朱源北 陳靜 李昊 陳研

【摘 要】目的:觀察針灸推拿對腰背肌纖維炎引發腰背板滯疼痛的影響。方法:選取本院90例腰背肌纖維炎引發腰背板滯疼痛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標本納入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其中單獨給予藥物治療的為參照組,給予針灸推拿治療的為研究組,對兩組的治療效果和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比較。結果:參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82.22%)顯著低于研究組(97.78%),P<0.05;參照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顯著高于研究組,P<0.05。結論:針灸推拿對腰背肌纖維炎引發腰背板滯疼痛的影響顯著,能夠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
【關鍵詞】
針灸推拿;腰背肌纖維炎;腰背板滯疼痛
腰背肌纖維炎會引發一系列的臨床癥狀,患者腰背部的肌肉和筋膜等由于多種因素的影響出現性變,患者出現的主要臨床癥狀之一就是疼痛,在患病初期患者的癥狀相對并不是非常明顯,隨著病程的增加,患者的疼痛逐漸嚴重,患者如果出現負重或者是運動較多的情況,疼痛會加劇[1]。在現階段治療的過程中主要有藥物和手術兩種方式,在手術治療的過程中會對患者的身體造成較大的損傷,并且會出現較多的并發癥,在藥物治療的過程中患者治療的時間相對比較長,會出現抗藥性[2]。本研究選擇了90例患者,并對其分組給予不同的治療方式,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90例腰背肌纖維炎引發腰背板滯疼痛患者開展本次研究,標本納入時間為2018年2月至2019年1月,所有患者通過數字表法進行平均分組,分別為參照組和觀察組,各45例。其中參照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25例;年齡最小為35歲,最大為65歲,平均年齡為(42.16±3.64)歲;病程最短為11個月,最長為9年,平均病程為(4.44±1.64)年。研究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24例;年齡最小為36歲,最大為66歲,平均年齡為(42.95±3.24)歲;病程最短為12個月,最長為8年,平均病程為(4.39±1.67)年。兩組患者在性別和年齡等一般資料的對比上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1.2.1 參照組 該組患者給予藥物治療:布洛芬緩釋膠囊(生產廠商:黑龍江澳利達奈德制藥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43208)患者每天服用2次,每次1粒,飯后服用,復方夏天無片(生產廠商:江西天施康中藥股份有限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Z20003105)患者每天服用3次,每次2片。患者的治療時間為7d。
1.2.2 研究組 該組患者在參照組患者基礎上給予針灸推拿治療。1)針刺:在針灸的過程中患者取俯臥位,找到患者的壓痛點和對應的背俞穴,然后找到大腸俞,對患者進行針刺。每次治療30min,每天1次,治療7d。2)艾灸:針刺完成后在患者的疼痛部位進行艾灸,將1~2條艾條放入到艾灸盒中,為患者進行溫灸,治療時間為25min左右,觀察患者的皮膚是否有潮紅現象出現,每天1次,治療7d。3)推拿:患者采取俯臥位,首先對患者的板滯的肌肉進行放松,采用按和揉的手法,重復2~3遍,然后從上至下對患者進行彈撥,位置是患者的壓痛點,患者如果存在硬結核,要增加彈撥的次數,最后拍打患者的背部,為患者進行放松。每天治療1次,治療7d。
1.3 觀察指標
應用VAS疼痛評分對患者的疼痛情況進行評估,滿分為10分,分數越高,患者的疼痛情況越嚴重。
1.4 療效判定
顯效:患者的臨床癥狀基本消失,在治療后1年患者沒有出現復發的情況;有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好轉,患者存在輕微的不適;無效:患者的臨床癥狀沒有改善,疼痛情況沒有變化。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為治療總有效率。
1.5 統計學分析
用SPSS 18.0軟件統計處理數據,以%表示治療有效率等計數資料,行卡方檢驗;以(±s)表示疼痛情況等計量資料,行t檢驗,P<0.05時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 比較兩組的治療效果
參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82.22%)顯著低于研究組(97.7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比較兩組患者的疼痛情況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評分分別為(7.36±3.19)分、(1.26±2.94)分(t=0.402,P=0.688)。參照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疼痛情況評分分別為(7.64±3.41)分、(3.65±2.58)分(t=4.098,P=0.000)。
3 討論
腰背肌纖維炎是臨床上常見的疾病類型之一,近幾年患者的發病率呈現增加的趨勢,在患病后患者會出現反復發作的現象,疼痛對患者的身體造成損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在中醫中認為此疾病屬于“腰痛”范疇,患者出現肝腎虧虛的現象,患者最終會出現疼痛的現象,患者需要進行有效的治療[3]。
在現階段治療的過程中患者主要是采取藥物治療的方式,患者通過服用西藥能夠產生一定的治療效果,疼痛有所緩解,但是患者容易出現復發的現象,并且由于患者的治療時間較長,患者需要長期服藥,對患者的身體造成一定的損傷。在聯合針灸推拿治療的過程中患者的治療效果顯著提高[4]。在針刺的過程中能夠促進患者的血管擴張,有助于患者的代謝旺盛,在艾灸的過程中能夠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從而有助于祛除患者的寒濕,產生良好的止痛效果,推拿能夠促進患者病變組織的血液循環,達到放松的目的,消除患者的疼痛[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參照組患者治療有效率(82.22%)顯著低于研究組(97.78%),P<0.05;參照組患者治療后疼痛評分顯著高于研究組,P<0.05,說明在腰背肌纖維炎引發腰背板滯疼痛治療的過程中應用針灸推拿的效果良好。
綜上所述,針灸推拿對腰背肌纖維炎引發腰背板滯疼痛的影響顯著,能夠緩解患者的疼痛。
參考文獻
[1] 費國策,許立新,張斌,等.經椎旁肌間隙入路與傳統入路椎弓根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椎骨折對比研究[J].陜西醫學雜志,2016,45(06):715-716.
[2] 胡錚,林勇彬,林可新,等.3種不同手術入路治療胸腰椎骨折的療效比較[J].臨床骨科雜志,2018,21(02):136-140.
[3] 張斌青.紅外熱成像技術在腰背肌筋膜炎診斷中的應用[J].山東醫藥,2015,55(34):108-109.
[4] 王彥明.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針灸推拿結合康復訓練的臨床療效[J].飲食保健,2017,04(17):71-72.
[5] 柳海銘.椎旁肌間隙入路椎弓根螺釘內固定治療胸腰段脊柱骨折的臨床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6,13(24):8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