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珍艷


【摘 要】目的:探討系統化護理在急診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20例。研究組患者采用系統化護理管理,而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管理。對比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結果: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17.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服務態度、輸液管理、穿刺技術、輸液環境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相應評分,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系統化護理在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同時可以促進患者護理滿意度評分的提高,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關鍵詞】
系統化護理;急診靜脈輸液;有效性
系統化護理以現代護理觀為指導,以護理程序為核心,采用將臨床護理與護理管理的各個環節相結合的方式,它體現了護理工作的系統性、完整性、決策性與科學性,急診患者大多具有發病急、病情發展變化快、病情危重等特征,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對患者進行治療,將會對患者的生命造成嚴重的威脅。靜脈輸液是急診科一種十分重要的治療手段,具有給藥快、療效迅速、刺激性小等優點,但如果患者不能很好地配合將會導致不良反應的發生,進一步導致醫患矛盾的發生,因此對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對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1]。本研究主要探討系統化護理在急診靜脈輸液中的應用效果,選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為研究對象,現將研究過程做如下匯報。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240例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為研究對象,隨機將患者分為研究組和對照組,每組各120例。其中研究組男性患者77例,女性患者43例;年齡22~75歲,平均年齡(38.27±5.21)歲;疾病類型:上呼吸道感染44例,支氣管炎32例,肺炎24例,其他疾病20例。對照組男性患者75例,女性患者45例;年齡20~73歲,平均年齡(39.64±5.33)歲;疾病類型:上呼吸道感染52例,支氣管炎24例,肺炎28例,其他疾病16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對比,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患者均經過明確的診斷和治療,需要進行靜脈輸液治療者;2)可以收集到患者完整的檢查和病史資料;3)研究符合倫理道德,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急診靜脈輸液禁忌證者;2)采用藥物治療或者其他疾病者;3)患有精神病及意識障礙性疾病者,無法有效配合研究者;4)不依從、不配合及拒絕參加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管理,研究組患者采用系統化管理,具體的護理對策如下:1)健康宣教:在患者入院之后向其介紹疾病相關知識,使患者對疾病的基本情況、發病原因、注意事項、治療方法以及常見并發癥有更加深入的認識,進而減少患者未知的恐懼。此外可以針對比較常見的疾病在走廊或者宣傳欄進行介紹,提高患者對相關疾病的認知,更加積極地配合臨床醫師的治療。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與患者進行交流時需要始終保持誠懇、熱情的態度,耐心的傾聽患者的陳述,消除患者的焦慮、緊張等不良情緒,幫助患者樹立積極的治療信心。3)起針護理:輸液后需要將針頭迅速拔出,使用無菌棉簽壓住穿刺點,減少患者出血的同時降低患者的疼痛感,叮囑患者起針后按壓穿刺點5min。4)輸液護理:選擇合適的部位進行輸液穿刺,同時與患者保持密切的溝通交流,詢問患者的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匯報給臨床醫師。穿刺時需要一次性準確、快速地穿刺,向患者說明輸注的藥物、輸注的速度、輸注的總量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項,叮囑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后及時告知醫護人員。5)運動干預:叮囑患者多進行運動,加強運動鍛煉,促進患者自身免疫力的提高。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以及護理滿意度。其中護理滿意度評價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其內容主要包括服務態度、輸液管理、穿刺技術以及輸液環境,每項指標的滿分為10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也越高,調查兩人一組,相互配合完成調查。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數資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檢驗(χ2)或Fisher檢驗;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5.0%,明顯低于對照組17.5%,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1所示。
2.2 兩組患者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
研究組患者的服務態度、輸液管理、穿刺技術、輸液環境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相應評分,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2所示。
3 討論
急診靜脈輸液是醫院急診科的重要治療手段之一,是一種十分高效迅速的治療方法[2]。急診患者年齡跨度大、病情復雜、使用藥物種類繁多,因此靜脈輸液后出現不良反應的可能性較大[3]。通過對急診靜脈輸液患者進行有效的護理干預,可以一定程度地降低不良反應發生率[4]。系統化護理是一種全面系統科學的護理方法,可以為患者輸液前、輸液中以及輸液后給予有效的護理干預,并且通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和健康教育,可以降低患者的焦慮情緒,提高患者對疾病的認識,促進患者治療依從性的提高[5]。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系統化護理管理的研究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各項護理滿意度評分高于對照組,由此可以看出系統護理管理具有很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系統化護理管理在急診靜脈輸液患者中應用效果顯著,不但可以降低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緩解醫患之間的糾紛和矛盾,提供了一定的臨床參考價值和實踐基礎,值得在臨床中應用。
參考文獻
[1] 曹健.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門急診靜脈輸液患者的效果觀察及滿意度影響分析[J].健康之友,2019,13(22):194-195.
[2] 朱海麗.系統化護理干預對急診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健康之友,2019,11(20):202.
[3] 華潤.系統化護理干預對急診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1(24):61-62.
[4] 李丹.門急診開展系統化護理干預對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5,12(09):1279-1282.
[5] 邵榮榮.系統化護理干預對急診靜脈輸液不良反應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心理醫生,2019,25(04):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