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一點日常:
①
“青春短暫嗎?這應該是我這種九百多歲的人說的話。在學校度日如年呢。”
②
二鴨:“還有二十來天就畢業了,您看我們要么簡單點,不要互相麻煩了?”
班主任:“明天把你的假條改成下午第四節課后回家,次日上午第一節課回校,簽到畢業。”
③
班主任:“二鴨沒來,她今天請假嗎?”
二鴨:“她想來又不想來。”
④
二鴨:“我悄悄地來了又悄悄地走了,我打開書包,帶走了一沓作業。”
一
“你又溜啦?”校門口的大爺邊給我開門邊調侃我。
沒錯,我又收拾書包拿上假條回家去了——坐在教室里覺得暴躁壓抑,在走廊游蕩又覺得荒廢時間。可是當我強忍著情緒,去看課本上的內容時,我突然感覺原本認得的字符連成了一只我從未見過的小怪獸,它牢牢地守在下一項任務的門口,消耗著我的時間、吞噬著我的自信,不斷“叮叮咚咚”地捶打著,喚起我的心魔:誰讓你之前不好好學習?跟不上了吧?你都看不到人家打怪升級的背影啦!
氣血上涌,心情煩躁,甚至還有一些說不清楚的奇怪念頭。但它們都重復著同一個關鍵詞:放棄。
于是,我成了一個逃兵。
然而,回家也并沒有讓情況好一點:作業怎么背回來的,又怎么背回去。當我躺在床上想到這一點的時候,便怎么也不肯睡了。于是,困倦讓我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作業,不甘心讓我頂著睡意刷手機到凌晨。這樣掙扎了幾天之后,我發現我的心臟開始疼了。
二
“你這是神經痛。”醫生檢查后告訴我,“其實你的身體沒有任何問題。”
“那我該怎么辦呢?本來狀態就不太好,痛起來就更加煩躁了。”我陷入了迷茫。
“大概率是沒有休息好,精神壓力太大了。你有沒有什么事情想做?趕快去做吧。這種情況,多運動,讓自己忙一點。”醫生建議我。
我想做的事……那不就是好好學習嗎?我不能再當逃兵了!
三
我重振旗鼓的行動可以分為三步。
第一步,轉變心態。
“在天亮的時候,如果你懶得起床,要隨時作如是想:‘我要起來,去做一個人的工作。你生來就是為了做那工作的,你來到世間就是為了做那工作的,那么現在就去做那工作有什么可怨的呢?”
按時睡覺、起床、上學應當是我分內的事情,我得把它當作是重要的任務去完成。晚上九點半回家,十點半躺到床上,暗示自己:“今天也順利地度過了啊,準備開始元氣滿滿的新一天吧。”這兩個清晰的指令讓我的大腦迅速忘記了很多不必要的煩惱,生活規律了起來。
第二步,原諒過去的自己,把握當下。
“今天的事,馬上去做;明天的事,準備去做;不會的事,學著去做;困難的事,勇敢地做;簡單的事,立馬去做;復雜的事,細心地做;想做好的事,總能找到方法。”
這段話解決了我在已經掉隊的當下,每天該干什么的問題——每天都有當天該干的事情,今天的課堂就是學習今天知識的最好時機。剛開始總是很難,要相信努力的雪球總會越滾越大,從掛在車尾到爬上車廂總會越來越順利。今天的努力,至少可以讓自己對今天感到滿意,從而不再焦慮。
第三步,學會調動自己的身體。比如堅持每天中午冥想15分鐘集中注意力,通過梳頭來放松神經,通過慢跑釋放壓力。一方面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勞逸結合。
四
在我戰勝了那只焦慮小怪獸的時候,我并不清楚前方會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再跳出一只攔路虎,但我知道,以成熟的心智為刃,必將所向披靡。
面對未知的困難,我,不做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