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風

【摘要】目的:研究牙科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制作技術(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應用到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患者中的治療作用與效果。方法:由2017年8月-2019年8月,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病例,依據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A組(n=30)、B組(n=30),A組使用貴金屬烤瓷冠,B組使用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對其最終的結果觀察并比較。結果:在治療后,對于總體滿意率,B組較A組更高(P<0.05)。結論: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應用到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患者中,能夠得到更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CAD/CAM;治療;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效果
【中圖分類號】 R78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61-02
CAD/CAM指的是新型口腔修復技術之一,其借助計算機控制來進行掃描、設計等,由本質上轉變了傳統性冠橋制作方式[1-2]。本研究特選取本院60例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患者,分別采取兩種不同的治療方案,探究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對患者總體滿意率的應用價值:
1?一般資料及方法
1.1?一般資料
由2017年8月-2019年8月,選擇我院就診的60例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病例,依據方法的不同,可以分為A組(n=30)、B組(n=30),A組使用貴金屬烤瓷冠,B組使用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本次已經通過了醫院中倫理委員會的核實、批準;本次全部患者、患者親屬都已經知情且同意,還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在A組中,男:女=21例(70.00%):9例(30.00%);年齡:21歲-56歲,均值在(38.78±7.88)歲。在B組中,男:女=22例(73.33%):8例(26.67%);年齡:22歲-57歲,均值在(39.80±8.63)歲。兩組患者資料數據無統計學差異,可以比較。
1.2?方式
1.2.1?各類材料
KAVO Everest型系統(德國),主要就包括了掃描系統、研磨儀等。材料主要就包括了預燒結釔穩定型氧化鋯坯料、專用型可塑樹脂等。飾面瓷使用VM9系列二氧化鋯專用型瓷粉(由德國VITA公司所出品)。
1.2.2?方式
A組:施予貴金屬烤瓷冠橋:依據常規方式進行制作。B組:對患者施予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借助無反射型超硬石膏對模型進行灌注,對模型進行修整,以制作出可卸代模,對基牙頸緣進行修整。在模型配備結束后,借助KAVO Everest CAD/CAM型系統進行設計。
1.2.3?模型掃描
把模型固定于掃描儀支架中的底座,借助CAD型軟件所具有的模塊控制光柵進行掃描,由15個方位對模型投射進行掃描(比例即為1:1),對支架底座進行垂直、水平等方面的轉動,直到全方位地對模型全部形態、邊緣等進行檢測,并借助CCD型傳感器對各類光學信息加以記錄。每一單位代型掃描總時間共4min,橋共15min,借助成型模塊對得到的所有數據進行檢測、組合,得到三維虛擬圖形。
1.2.4?邊緣線識別
模型邊緣愈尖銳,系統進行識別的總準確率也就愈高。醫師在進行備牙期間,把預備體中的邊緣盡可能地制備銳利,并得到更為清楚的印模,同時,在進行掃描以前,把預備體中的邊緣制備出相應的環形凹槽,凸顯出邊緣線。對基牙中的邊緣線進行識別,借助人機交互型半自動提取方法,在自動型識別結束后,再進行手工精修。
1.2.5?基底冠橋的計算機輔助性設計
借助計算機所給予的最優冠厚度,固定橋各項基本性設計可以在參數窗口中進行設定,比如,橋體本身的直徑、齦端與牙槽嵴間的總距離等。全部修復體均遵照傳統性固定冠橋設計有關的原則,應具有更為適宜的連接體體積。
1.2.6?基底冠橋的計算機輔助性加工
把設計得到的冠橋有關數據發送到研磨儀中,借助計算機對預燒結釔穩定型氧化鋯坯料進行輔助性加工。在Everest型系統中,把坯料借助專用型樹脂進行包埋,把其固定于研磨儀而進行切削。在冠橋內面切削結束后,借助Everest型包埋蠟進行包埋,再對冠橋外面進行切削。
1.2.7?燒結
在切削結束后,對氧化鋯冠橋進行修整與清潔,并對其進行染色,接著,借助高溫進行共7h的燒結,獲得高強度型氧化鋯基底冠橋。在模型中就位,并借助常規性外部飾面瓷進行堆筑、上釉,修復體燒結結束。
1.3?觀察指標
治療后,評估并檢測下2組患者總體滿意率。
1.4?數據統計與分析
通過SPSS 20.0對數據統計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用t檢驗,P<0.05有統計學差異。
2?結果
在治療后,對于總體滿意率,B組較A組更高(P<0.05)。具體見表1。
3?討論
CAD/CAM型系統是新興的加工技術之一,其對比十分經典的貴金屬烤瓷加 工技術而言,可以得到更為良好的修復效果,其能夠進行美學修復、多單位性全瓷橋聯合冠修復等,解決了常規性全瓷系統無法作出長橋這一問題,能夠開拓全瓷修復的總范圍[3-4]。但是,依舊需要更多臨床方面的使用與交流來證實其科學性、實用性[5]。
綜上,在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患者治療中予以CAD/CAM氧化鋯基底冠橋修復體,能夠明顯改善患者總體滿意率。
參考文獻:
[1]?陳小平.數字化印模準確度的研究現狀[J].口腔材料器械雜志,2018,27(2):98-101.
[2]?王景卉,朱晶.冠橋修復中高金合金與鎳鉻合金的應用效果比較[J].西南國防醫藥,2018,28(7):677-679.
[3]?沈惠丹,邸萍,李健慧,等.單頜種植即刻修復體戴用6個月以上的并發癥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口腔醫學雜志,2018,53(4):236-242.
[4]?湯春波.種植義齒固定修復基臺的特點及選擇[J].口腔醫學,2017,37(9):769-773.
[5]?蔣媛(綜述),楊楊(審校).二氧化鋯的臨床研究進展[J].臨床口腔醫學雜志,2017,33(2):12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