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云江


【摘要】目的:探究急診胸腔鏡在自發性血氣胸診治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自發性血氣胸患者,將其隨機的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各45例,其中實驗組患者使用急診胸腔鏡進行治療,對照組使用傳統的開胸手術治療,對比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以及不良反應發生率變化情況,做好記錄工作。結果:實驗組患者的胸管引流時間、平均手術時間以及住院時間等均短于對照組患者(P<0.05)。結論:自發性血氣胸的臨床治療中,應用急診胸腔鏡能夠有效的縮短手術時間,降低患者治療風險,其在臨床上具有極為重要的治療意義,能夠更好的幫助患者恢復健康,值得在臨床上推廣和應用。
【關鍵詞】急診胸腔鏡;自發性血氣胸;診治;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 R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20)08-082-02
自發性血氣胸屬于臨床外科的常見疾病之一,該疾病在發病之后如果沒有及時的得到有效救治,很容易優化其他疾病,影響患者健康。針對該疾病常規的保守治療方法多是開胸手術,但其治療效果一般,而且難以控制患者病癥的發展。隨著我國醫療衛生水平的不斷提升,胸腔鏡手術方法在治療該疾病時應用頻率越來越高,相較于傳統的開胸手術來說,該治療方法具有創傷小、出血量低等優點,因此起所受關注度不斷提升。現將具體報道如下。
一、資料與方法
1.一般資料。
本次研究選取2018年0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自發性血氣胸患者,將其隨機的均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兩個組別,各45例。其中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43例,患者年齡在20-75歲之間,患者氣胸類型主要有雙側氣胸、左右側氣胸、合并血胸等,5例患者伴有高血壓、7例患者伴有糖尿病。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以及氣胸類型等方面并無明顯差異(P>0.05)。
2.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的開胸手術進行治療,開胸之前醫護人員要注意安撫患者情緒,做好各項常規檢查工作,確定手術時間。然后規范患者體位,安排其進行臨床手術,醫護人員需在患者機體外側行切口,隨即進入其胸腔內,于機體胸腔內第4或者是5肋間實施手術操作,將肺大皰切除,止血、縫合,手術結束。
實驗組患者則應用急診胸腔鏡手術法,臨床治療時,手術開展前醫護人員需要向患者簡單的介紹手術流程,給予患者語言上的安撫和鼓勵,避免患者因為過于緊張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醫護人員引導患者規范好體位之后,對患者實施麻醉操作,保證患者全身都得到麻醉之后,麻醉藥效發揮實施氣管插管操作,然后在實施皮膚切口,切口長度一般在1厘米左右作為合適,在完成上述操作之后,醫護人員要著手下放胸腔鏡套管,這項操作可以幫助醫護人員全面的查看患者的病灶位置,為后期治療做好準備工作。為了達到預期的治療效果,應用急診胸腔鏡時,還需要在機體胸腔不同位置做操作孔,借助操作孔抽離胸腔積血,以便更好的觀察肺大皰、胸腔積液等病癥情況。一般來說,自發性血氣胸患者的胸腔內會存在有不同組織結構粘連的情況,為了解決該問題,醫護人員還需對患者實施電凝鉤分離操作。除此之外,部分患者病情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還存在有胸腔內肺大皰過大、直徑長、體積大等癥狀,針對這一類患者醫護人員首先要做的就是將患者體內的肺大皰完全清除,然后再實施胸膜固定操作。
手術操作后,要做好各類并發癥的預防工作,如預防肺不張和肺氣腫等,可以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早期鼓勵患者多咳嗽、咳痰,以促進肺復張,痰多不宜咳出可服用或霧化吸入祛痰藥物,必要時需行纖支鏡吸痰,同時所有患者在術后都均需要實施胸腔引流。
3.評價標準。
本次研究主要針對兩組患者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手術相關時間等進行比較分析。
4.統計學處理。
研究期間所得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處理,其中計量資料采用t進行檢驗,計數資料則采用x2進行檢驗,當P<0.05時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1.兩組患者手術相關指標比較分析。
治療期間兩組患者的胸管引流時間、平均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等存在有一定的差異,其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2.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
手術結束之后,兩組患者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如持續漏氣、肺不張和肺部感染等,相較于對照組患者來說,實驗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率略低,具體如下表。
三、討論
結合本次試驗情況來看,實驗組患者采用急診胸腔鏡治療自發性血氣胸,患者的手術相關指標以及術后不良反應發生率等均低于使用傳統開胸手術的對照組患者,這也從側面說明了該治療方法的有效性。
自發性血氣胸患者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上胸刺痛、咳嗽比較多,而且隨著患病時間的延長,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的癥狀,嚴重時患者甚至會出現內出血、休克,自身的生命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在臨床上如何做好該疾病的治療工作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相較于傳統的開胸手術治療法來說,急診胸腔鏡在治療自發性血氣胸時,能夠借助胸腔鏡觀察到患者胸腔內部組織結構變化情況、準確找到病灶為止,這樣對于手術的治療也有一定的輔助性作用。同時,結合手術時間來看,這一治療方法所需要花費的時間比較短、術中出血量低,這些都有效的降低了患者治療期間的手術風險,患者得以更好的恢復健康。此外,急診胸腔鏡治療自發性血氣胸的手術切口比較小,因此患者在術后所產生的疼痛感和不適感也更加輕微,而住院時間的縮短則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家庭經濟負擔。
總之,結合上文的研究分析可以發現,將急診胸腔鏡應用于自發性血氣胸的臨床治療中可以幫助醫護人員迅速準確的發現病灶為止,減小手術創傷,縮短患者的住院治療時間,極大的減輕了患者的經濟負擔,減少了因為病痛帶來的折磨,因此其值得在臨床上大規模的推廣和應用。
參考文獻:
[1]?急診電視胸腔鏡治療自發性血氣胸療效觀察[J].張振陽,康明強,林江波,陳舒晨,林若柏.福建醫藥雜志. 2015(06)
[2]?自發性氣胸胸腔鏡輔助肺大皰切除術后松解下肺韌帶的臨床意義[J].任祖恩,張文謙,李輝,許紹發.中華胸心血管外科雜志. 2015 (10)
[3]?電視胸腔鏡手術與開胸手術治療創傷性血氣胸58例[J].李囡,曹中良.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5 (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