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平平

【摘 要】目的:研究直腸癌患者術后護理中延續護理模式的應用效果。方法:篩選我院60例直腸癌患者進行研究,隨意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觀察組予以延續護理模式,觀察兩組護理效果。結果: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6.7%明顯低于對照組33.3%(P<0.05)。結論:為直腸癌患者予以延續護理模式,可減少并發癥發生率。
【關鍵詞】直腸癌;延續護理模式;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735.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8-24--01
直腸癌是消化系統中最常見的惡性腫瘤,常用的治療方法是手術治療,多數患者會選用腹會陰聯合直腸癌根治術實施永久性腸造口,這在無形后會加劇患者自我護理的難度,加上術后排便出現的變化,患者的心理上容易滋生不快情緒,影響治療效果[1]。延續護理模式通過電話隨訪、家庭訪視等形式為患者提供自我護理方面的指導,幫助患者持續護理。本研究對選取的患者分別予以不同護理模式,觀察護理效果,下面是護理報道。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本次研究中納入我科選取的60例直腸癌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選取時間為2018年2月-2020年2月,按照隨機分配方式劃分為對照組、觀察組各30例,對照組男女比例為15:15,年齡38~79歲,平均(62.66±11.38)歲;觀察組男女比例為13:17,年齡39~80歲,平均(62.69±11.39)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差異不顯著(P>0.05),可對比。選取患者均知情,有簽署的知情同意書為證,獲取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許可。
1.2 方法
對照組予以常規護理,主要是叮囑患者護理方面的注意事項,提醒患者定期來醫院檢查。
觀察組予以延續護理模式,具體包括:
(1)基礎護理
詳細記錄每位患者的相關信息,主要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別、聯系方式等,建立患者隨訪檔案。每周由專業培訓護理人員為患者實施1次護理,通過微信、網絡交流等方式為了解患者的恢復狀況,針對患者的實際狀況為其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導工作,提高患者的護理技能。通過對患者實施健康教育,使患者以及家屬明確日常護理腸造口的意義,掌握并發癥的預防措施,選取合適的造口袋,完成隨訪后在隨訪檔案上詳細記錄隨訪內容。
(2)建立高質量持續性護理團隊
直腸癌術后護士的選取從豐富經驗以及護齡角度入手,選取溝通能力較強的護理人員擔任延續性護理服務小組成員,確保延續性護理質量。小組成員不僅需具備豐富的專業知識,還需懂得心理方面的知識。成立小組后應對組員實施嚴格的培訓,使其成為具備康復護理以及營養指導和心理咨詢方面的綜合護理小組。
(3)延續性護理
①直腸癌門診:為納入延續性護理患者提供1d的針對性診療,通過與患者面對面的溝通,幫助患者了解直腸癌術后基本護理知識,叮囑患者康復護理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通過與患者的實際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以及患者對護理知識的掌握狀況,為延續性護理人員反饋與之相關的信息。遵循醫囑為每位患者反映針對性問題,為患者提供造口袋與造口栓。②電話隨訪:患者出院1-2月在患者術后遇到問題時為患者提出的問題予以詳細的解答,指導患者護理重點。③家庭隨訪:家庭隨訪頻率為每月1次,了解患者的日常生活,指導患者合理飲食,掌握并發癥的預防技巧,做好自我護理。④聯誼活動:每月組織患者進行一次聯誼活動,由護理人員為患者講述直腸癌術后護理方面,與患者加強交流,分享護理方面的經驗,互相予以安慰與支持,幫助患者融入社會中。
1.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出現的并發癥有:造口感染、造口狹窄、接觸性皮炎、造口旁疝、造口回縮,并發癥發生率越低越好。
1.4 統計學分析
在SPSS20.0軟件中錄入本研究數據進行分析,行t、X2檢驗比較,()表示計量資料,t表示計數資料。當P<0.05時說明組間差異顯著。
2 結果
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3 討論
直腸癌是消化科中一類常見的惡性腫瘤,好發與老年人群,治療最常見的方法是直腸癌根治術,但需根據患者的實際病情將患者的一段腸管拉出腹壁將其縫合在腹壁切口上做造口,方便患者排便[2]。但是,造口會將原來的排便方式改變,患者無形中心理上會滋生不良情緒。長久持續下去會對患者的心理造成較大的影響,加上患者護理能力的缺乏,會在無形中加重患者的消極情緒,容易引發眾多并發癥,影響預后。因此,有必要為患者提供延續性護理服務,這對減少患者的并發癥具有重要意義[3]。
延續護理模式護理人員會通過電話隨訪、直腸癌門診等多種形式詢問患者近一段時間的心理狀況以及患者護理中存在的問題。為心理不佳患者提供積極疏導,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4]。家庭隨訪期間,評估患者的自我護理知識以及技能,給予患者必要的指導。只有患者及其家屬對護理知識深入掌握后,方可使得患者的飲食規律,排便規律,加上護理人員的協同幫助可有效預防并發癥[5]。本研究對部分患者應用這一護理模式后,結果顯示:干預后,觀察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為直腸癌患者予以延續護理模式,可有效減少并發癥的發生,效果顯著,臨床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張利群,施丹,邢巧英,等.基于微信平臺的延續性護理在結直腸癌術后康復中的應用[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8,4(7):138-141.
孫琳,姚寒暉,王家成,等.移動健康教育平臺在直腸癌預防性造口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16):2019-2023.
陳曉晨.快速康復外科護理干預在結直腸癌患者圍手術期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基層醫藥,2019,26(13):1640-1643.
何曉蘭,黃師菊,周雪玲.微信平臺在前切除綜合征患者延續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7,33(15):1131-1134.
沈潔,葉成森,劉輝,等.家庭授權模式在早期直腸癌腹腔鏡手術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9,25(8):97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