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
摘要:中職學生數學課堂參與度不高,歸根結底是缺乏“創造性”。因此,從轉變數學課堂評價方式、給學生留有充分的選擇余地、頭腦風暴活動三個方面對激發學生創造性的策略進行了初步的探索。
關鍵詞:中職數學;創造性;策略初探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創新發展,在多次講話和論述中反復強調“創新”。面對日益激烈的國際競爭,國家已經把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中職學生是國家“大工匠”的生力軍,他們創造性思維的發展為今后創造性的工作、技術的改革與創新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所以,激發中職學生的創造性尤為重要。
大多數中職學生中考數學成績不理想,對數學這門課的興趣普遍不高。上數學課對于他們來說既累又煩,上課睡覺的現象屢見不鮮,考試不及格的大有人在,學習數學的興趣不高。就更不要提什么數學課上的“創造性”了。筆者認真分析了其中的原因:首先,數學基礎差,知識斷層厲害;其次,心理陰影多,畏懼數學教師;最后,評價方式單一,失去學習信心。
學科教育心理學指出:創造性培養,首先,要創設有利于創造性產生的適宜環境;其次,要注重創造性能力的培養;最后,開設培養創造性的課程。筆者在中職數學教學過程中,對激發中職學生創造性策略方面初步進行如下的探索。
一、轉變課堂評價方式,消除學生對答錯問題的恐懼心理
中職學生從心理上畏懼數學老師,是因為他們的初中乃至小學數學基礎不好。數學教師不免批評他們“不用功”“上課不好好聽講”,發言錯了可能會記差評再加一頓批評,所以中職學生上數學課就怕被提問,有時候明明自己會一些,也說“不會”,自信心喪失。于是筆者轉變課堂提問評價方式:首先,課堂發言占總評成績4分。筆者數學課堂工作記錄本上專門有一項就是記“發言”。學生可以坐在座位上說,筆者記下這名學生的姓名,并給予該生相應成績及表揚。如果學生站起來發言或到黑板上板書,給雙倍的加分,并且無論對錯都給予相同的獎勵。學生的心理壓力小了許多,愿意試試的學生漸漸增多,筆者再給予他們語言上的鼓勵與安慰,愿意發言的學生越來越多,愿意思考的學生也越來越多。在此過程中,學生數學課堂的創造性得到了培養。
二、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
初中的數學學習,目標直指中考,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沒有給學生時間充分地思考實踐,沒有給學生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這些中職學生的思維速度總比別人慢,創造性受到了壓抑。所以,筆者在數學課上留有充分選擇的余地,可以直觀猜想,可以畫圖分析,可以同桌討論,可以自己看書思考,方法自選,只要能說明理由即可。伴隨著前面改革的“新發言評價方法”,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中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創造屬于自己個性的答案,提高創造力。

三、頭腦風暴小組展示,為學生提供創造性的榜樣
經過數學課堂學生創造性的培養,越來越多的學生不懼怕數學了,甚至還喜歡上了數學。于是筆者為這些“愛數學”的學生成立了“數學社團”,結合目前的學習內容為這些學生出一些有難度的題目,讓他們先自己思考,再一起研究,過幾天發給他們正確答案,讓他們再一次思考、改正。在解題和討論的過程中培養了學生的創造力。
筆者還給社團成員講了“運籌學”的一些內容,讓他們“頭腦風暴”,如何把“運籌學”與打掃宿舍衛生結合起來。這個課題學生十分喜歡,紛紛開展試驗,打掃宿舍衛生的“勞動方案”越來越好,打掃衛生的速度越來越快了,質量越來越高了。學生充分體會到了數學的實用價值,在設計、實踐過程中也培養了他們的創造力。
四、結束語
通過筆者以上的探索與實踐,學生有了以下的變化:上課睡覺人數明顯減少,積極參與數學活動的學生越來越多了。他們愿意思考,敢于表達自己的想法,愿意與其他學生交流,并且愿意一題多解了??磥?,在中職數學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是可以實現的。下一步筆者會探索更多的激發中職學生創造力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齊建芳.學科教育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溫寒江.學習學[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