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蓮
【摘 要】青少年這一特殊年齡段的群體,與傳統的廣播節目聽眾在媒體接觸習慣和收聽喜好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因此分析青少年廣播欄目的受眾特點,根據其收聽特點和喜好,有針對性地對欄目進行優化調整,才能提升欄目對于青少年聽眾的吸引力,增加他們的收聽興趣和節目黏性。
【關鍵詞】青少年廣播節目 ? 受眾特點 ? 優化策略
移動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在改變傳統大眾媒體生態環境的同時,也重新建構了受眾的媒體消費習慣。我國青少年受眾(一般年齡段集中在15-24歲)的成長與移動互聯網密不可分,可以說被深深地打上了網絡的烙印。因此,青少年廣播聽眾對于聲音媒體和廣播節目的接觸習慣和選擇偏好有一定的特殊性。如果要開設專門針對青少年群體的廣播節目,必須首先分析其特點。
一、青少年廣播節目的受眾特點
1.青少年受眾是一群什么樣的人。來自尼爾森網聯全國廣播及音頻收聽基礎調查研究數據顯示,青少年聽眾的年齡一般是15-24歲,普遍接受過良好的教育,有的仍在學校(高中或大學)就讀,有的則已步入職場。年輕、個性、有思想是他們的典型標簽。
2.青少年受眾的收聽渠道。一般來說,青少年受眾的廣播收聽渠道是車載廣播和手機內置的收音機。最新的調查數據顯示,15-24歲青少年聽眾中,少部分人群是私家車主,他們習慣于在開車時收聽廣播;更多的聽眾還處于求學階段,他們更多地會使用手機和廣播收聽。
3.青年少受眾的收聽喜好。在收聽內容上,音樂歌曲是青少年聽眾收聽最多的內容,其中中文流行音樂是他們最喜歡收聽的內容。青少年聽眾還對一些實用性廣播內容展現出濃厚的興趣,比如新聞資訊、吃喝玩樂、旅游、教育、培訓、校園、情感等內容,都是這一群體的關注焦點。
在收聽習慣上,首先,青少年聽眾對內容的追隨度高于對節目和頻率的忠誠度,他們不會對某一檔節目盲目地追隨,執著于某個頻率,而是會不停尋找喜歡的內容。這也就意味著,青少年廣播節目必須精心打造每一期的節目內容,“內容為王”是節目存活的關鍵。由于青少年聽眾對特定節目、主播的忠誠度普遍不高,再加上他們有著強烈的嘗新意愿和主動性,這也就意味著以他們為目標受眾群的廣播節目必須走精品化路線,并且不斷推陳出新,這樣才能讓老牌節目一直保持吸引力。
其次,由于處于特殊的年齡段,青少年受眾受到網絡的影響巨大,其收聽場景和收聽時段更加多元化和碎片化。他們不像中年或老年聽眾,在固定的上下班出行時間或者居家時間里收聽,而是隨時隨地在自己的空閑時間收聽,比如睡前、吃飯、工作學習的間歇、運動時;此外,青少年的單次收聽時間與全年齡段聽眾相比,時間更短,有研究數據顯示,收聽時間超過30分鐘的占比僅有38%,這就意味著,針對青少年聽眾的廣播節目必須在有限的時間內傳遞更加有效的信息。
二、青少年廣播節目的優化策略
1.欄目定位精準化。如今媒體之間競爭越來越激烈化,如果青少年節目依然走大眾化的路線,則滿足不了受眾需求。因此,一檔青少年廣播節目要辦好的第一步就是明確欄目定位,根據受眾需求盡量細分化和小眾化,這樣才能圈住青少年的心。
以筆者現在主持的一檔青少年節目《成長小歡喜》為例,策劃之初就確定了一個鮮明的定位,那就是幫助青少年塑造健康、積極、向上的人格,實現健康成長。《成長小歡喜》這檔節目的受眾群一般都是00后,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期,由于他們大部分是獨生子女,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學習壓力的加大,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交往和自我認知等方面可能會遇到諸多問題。因此節目就提出了這樣一條宗旨:一條龍服務,關愛并解決青少年群體從生長發育到心理健康再到學業解惑、親子關系等多方面的問題。
2.打造精品節目和精致內容。在確定好欄目定位后,青少年廣播節目下一步要做的,就是打造制作精良、思想獨到、不枯燥晦澀的精品節目。
還是以筆者現在主持的青少年節目《成長小歡喜》為例,如何將這檔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節目,打造成合乎受眾口味的聽覺盛宴,是重點思考的問題。
首先,注重節目的選題策劃,在節目開始的半分鐘或一分鐘內通過精彩話題,快速吸引受眾的關注。有研究數據顯示,青少年聽眾的收聽關注度一般在一分鐘內,他們往往會在一分鐘以內就做出是否繼續收聽的決定,其中三成以上的聽眾在30秒內就會做出決定,因此廣播節目開始的一分鐘很關鍵,要迅速引起聽眾的注意。
其次,一檔節目不能一直平平淡淡,要不斷在其中穿插新的精彩內容和環節,不斷拋出能夠引發受眾關注的新的興奮點,這樣才能吸引青少年持續關注并繼續收聽,否則就會錯失良機,導致聽眾流失轉臺或關停。所以筆者在節目中也進行了此方面的積極有益的嘗試。
最后,重視聽眾的收聽體驗,尊重他們的收聽習慣。一般來說,青少年聽眾思維活躍,性格活潑,語言較為時尚流行,一定要盡量讓節目變得輕松風趣,無論是歌曲的選擇還是內容的編輯,都要從青少年的語言能力和興趣愛好出發,盡量讓節目更鮮活,更生動。
3.加強廣播節目的網絡呈現。作為移動互聯網的“原住民”,青少年群體是伴隨著網絡直播、微信等社交平臺以及短視頻成長的新生代,如果廣播節目依然墨守成規,單純以聲音形式呈現,太過單一,無法滿足他們的收聽需求。作為純聲音媒體,廣播要適時轉型,創新網絡呈現形式,滿足青少年的移動信息需求。青少年節目通過廣播渠道傳播的同時,可以同步開通網絡傳播渠道,如視頻直播等;還可以將節目內容通過微信和微博推送,配發圖片,形成內容的多樣化立體呈現。
三、結語
辦好青少年廣播節目,必須首先對青少年這一受眾群體的特點進行系統分析,這樣才能根據他們的興趣和喜好,對節目進行策劃。必須看到,現代青少年的需求變得更為廣泛,他們對于事物的理解更有深度、更加個性化,需要人們尊重他們的觀點和意見。在系統分析青少年的收聽渠道和收聽喜好的基礎上,廣播節目才能精準確定欄目定位,打造精品化內容,促進節目的網絡化呈現,獲得更好的收聽效果。
(作者單位:安徽廣播電視臺生活廣播)
【參考文獻】
[1]陳葉紅.青少年聽眾收聽軌跡與廣播節目制作趨勢分析[J].中國廣播,2019.6;[2]孫啟斌,張冰冰.如何辦好青少年廣播節目[J].科技傳播,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