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會
摘要:聲樂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組成結構,開展教學的目的不僅在于向學生傳播歌唱的技巧,讓學生會唱一些簡單的歌曲,而是通過歌唱的形式打動學生,讓學生深切的體會到歌曲中內含的情感,從而在潛移默化中使自己的情感世界得到感染與熏陶,進而產生對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因此聲樂教學以其天然的優勢已然成了學生情感培養的主要載體。但對于當前的教學情況來看,思想觀念的落后、教學模式的落后
關鍵詞:聲樂教學;現狀;情感培養;地位與作用;培養策略
小學音樂教學在結構上可以劃分為歌唱、鑒賞和創造這三部分,從教育學角度來講,唱歌既是學生抒發情感的一種方式,也是學生情感培養的有效手段。通常教師通過分析教材中的歌曲,讓學生掌握如何發音、如何控制音調等唱歌的技巧,然后再通過對歌曲的鑒賞讓學生逐漸體驗其中蘊含的情感和思想,讓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在潛移默化中慢慢的豐富起來。而在新課改中也對音樂教學提出了“通過音樂學習,使學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在潛移默化中建立起對人、對社會、對世界一切美好事物的摯愛之情,進而養成對生活的積極樂觀態度和對美好未來的向往與追求”的要求,引導著教師積極探索多樣的教學方法和形式來推動學生情感的培養,在提高教學質量的同時實現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
一、情感在音樂藝術中的地位與作用
每一種藝術形式都是真實情感的表現性形式。音樂作品在被創造的過程中也都是有感而發,都是作者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他將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了音樂中,通過或低沉或歡快的曲調和唯美的歌詞將這種情感或情緒完全的抒發出來,這既是生活狀態的一種升華,也讓聽者在欣賞的過程中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因此音樂聲樂教學的開展就是為了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和感悟這種情感;小學音樂教材中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符合小學生的年齡、心智和心理發育特點的童謠,歡快明亮的曲調、郎朗上口的歌詞會帶著小學生重溫童年的美好,在音符、聲調、情緒的不同變化中產生不同的聯想和想象,以一種特殊的心理暗示和體驗產生內心情感的共鳴,并得以保持和升華。但需要注意的是,唱歌并不是張口就能來的,若是沒有激情、沒有技巧,唱出的歌曲也是沒有靈魂的,無法打動人心。因此情感為音樂注入了靈魂。
二、小學音樂聲樂教學現狀
1.從教學觀念分析
即使實施了素質教育,但人們對音樂教學始終重視不起來,僅僅是將其當成既定的教學任務,只要完成了教學課時就行。很多教師也是在這種思想的指引下開展教學活動,并且注重的是樂理知識的傳播,很少針對某個學生的發音、聲色進行詳細的指導。
2.從教學方法分析
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通常以傳統的“你教我學”為主,聲樂教學始終處于被動的狀態。教師不能充分地利用自身的伴奏、范唱啟發學生審美,學生沒有在教師示范下活動,因此產生的情緒體驗十分蒼白;另外,教師雖然注重課堂發言,但這種“發言”實際上是在教師主導下,學生對著教師照本宣科的講述對歌曲的分析,或者當堂演唱歌曲,而不是學生之間、師生之間就某個發音、聲色或者曲目予以相互的交流和探討。
三、如何在少兒聲樂教學活動中培養情感
1.教師要注重科學引導
教師要以自身深厚的文化和技能功底,將音樂作品的歷史背景、來歷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加深對作品的認知,從而激發出他們內心的情感,與作品形成共鳴,自然學生在演唱中就會將自己帶入到作品中,真情流露,催化藝術效果。其次,小學生對教師有著至高的敬重和崇拜,他們認為,教師所唱出的歌曲非常動聽和親切,并在無意識中進行模仿,希望有朝一日也會擁有著美麗的歌聲。因此,教師要把握好學生的心理變化,充滿愛心和耐心的范唱唱出最美的歌曲,將歌曲內涵情感轉化為自己的心愿傳達出來,讓學生接收、感受并感動著。學生也會增強對整首歌曲的記憶,發揮主動性去模仿、探索。對每一首新的曲子,教師會在課堂中先做示范,從表情、音調、聲調等都做到位,學生在聽過一次之后,會跟隨著音樂有所動作,如此反復,既熟悉了音調,也激發了學生們的唱歌欲望,經過不斷地示范-模仿完成歌曲的情感抒發。
2.教師要創設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是教師普遍運用的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音樂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體驗和思想的碰撞,充滿著意境,而通過對應情境的創設會更容易激發學生對聲樂的期盼和渴望,讓學生投入進去,體會作者的情感,并強化自己的情感。比如在學習《太陽出來喜洋洋》這首歌曲時,教師可以把每一個教學環節都創設一個情境,營造出一種情感氛圍,帶動學生的情緒。在發生訓練這個環節中,教師還可以用《拉蓬號子》最后兩部分的合唱樂句作為練習曲:蔚藍的大海中,一個個漁民撐著漁船正在捕魚。一條條閃著金黃色的帶魚在漁網中奮力的扭動著,而旁邊的漁民面漏喜色,五人一組有節奏的拉著漁網,嘴里唱著“拉蓬號子”。隨著教師的引導,學生也進入了這樣的場景中,不自覺地跟著哼唱起來,氣息下沉,下巴的肌肉也自然的放松了下來。
結語
聲樂教學既注重情感的注入,也需要注意和掌握歌唱時的技巧。為了更好的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熱情,培養學生的情感,教師要尊重學生的心理特點,認真研究教材內容,比通過教學方式的創新讓學生接受音樂中的情感信息,愉悅學生的身心,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是他們的情感更加豐富濃厚。
參考文獻:
[1]林玨.新課標下中學音樂聲樂藝術的情感滲透探究[J].教育論壇.
[2]曹樹平.小學音樂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J].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