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古梅

2019年末,“新冠”疫情肆虐。按照教育部“停課不停學”的要求,全國中小學陸續開啟了“線上教學”模式。作為一名高一的歷史教師,從2020年2月11日到5月9日,按照學校的安排,本人開展了將近三個月的線上教學,感觸良多,難以忘懷。通過對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淺顯的分析比較,本人更深刻地認識到了教學的內在本質。
一、什么是線上教學呢?
線上教學,目前還沒有專業的定論,在本人看來,應該指的是一種基于網絡的學習行為。在強大的現代信息技術支持下,教師和學生通過一臺電腦,或者一部IPAD,甚至一部手機,就可以開展“屏幕”對“屏幕”的教學活動了。
二、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比較,明顯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比如:
1、課堂環境的不同。線下教學時,老師和學生可以在教室里面對面地交流,非常方便、直接。而線上教學時,老師和學生只能在網上交流,“屏幕”對“屏幕”。本人使用的是騰迅課堂極速版,起初使用非常生疏,但是后來就能夠比較熟練地使用“畫中畫”、“簽到”、“畫筆”、“評論區”等功能,終于成功轉型成為十八線“網紅直播”了。
2、課程節奏的不同。線下教學時,本人根據教學安排,基本上是按照一節課完成1課時教學任務的節奏,而線上教學時,考慮到學生的不適應、以及這種網上交流的隔閡,所以本人在制定教學計劃時,有意識地放慢了教學的進度,再加上每節網課都會先給學生詳細講解課后作業,這樣基本上是按照兩節網課完成1課時教學任務的節奏。
3、教學環節的不同。線下教學時,本人是按照“情境導入——師生互動——課堂小結——課堂練習——布置作業——課后反思”這樣的六個環節進行常規教學,而線上教學時,為了更好地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本人特意對教學環節進行了調整,把“課堂練習”這個環節滲透到了“師生互動”中,每學習完一個子目就會進行一兩道選擇題的課堂練習,對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處理,這樣更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知識內涵的理解。
4、檢測手段的不同。線下教學時,本人一般布置書面作業進行檢測,批改作業時對學生的錯處也只能有一個大概的印象。而線上教學時,本人使用了微信里的“每日交作業”小程序進行線上檢測,它的答題卡功能,不僅可以自動批改選擇題和填空題,還可以自動反饋出學生錯誤的地方、錯誤的比例等數據,幫助本人在課堂上能夠對學生的作業問題進行有針對性的講解。
當然,還有其他一些不同,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
三、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比較,有更多相同的地方。
上述列舉的課堂環境、課程節奏、教學環節、檢測手段等不同,在本人看來,其實只是手段、技術等外在條件的改變。在將近三個月的線上教學中,本人更深刻地認識到,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內在本質是相同的。
1、受眾相同。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教授的都是同樣的學生。深圳市鹽港中學以特色教育為理念,本人教授的高一學生,均是美術、音樂、體育等特長生,學習基礎比較薄弱。
2、教材相同。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高一歷史教學中都要使用人教版必修二《經濟文明歷程》,一開始使用的是電子版本,后來學校發動教師給每一位學生都郵寄了教材,方便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
3、內核相同。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要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在教師的引導下,實現有效教學。“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提倡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①,尤其是在看不見摸不著的“屏幕”對“屏幕”的線上教學中,教授的又是學習基礎比較薄弱的美術、音樂、體育等特長生的時候,教師更要注意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環節當中。
4、目的相同。不管是線上教學還是線下教學,都要落實歷史教學的基本理念。即:要貫徹“立德樹人”的育人原則,培養學生形成和發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堅持正確的思想導向和價值判斷,樹立學生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要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為目標,逐步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②。
四、抓住內在本質,在線上教學中,教師應該如何引導,開展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的有效教學,同時落實歷史教學的基本理念呢?
本人認為,藝體生歷史線上教學應該開展如下的有效策略:
1、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激勵中學習。疫情中學生必須居家學習,離開了熟悉的人際環境,再加上比較緊張的防疫氣氛,學生的心情無法避免地會低落、會煩躁甚至會抑郁,線上教學期間教師應該更關注學生的身心健康,引導學生在激勵中學習。比如本人在每節網課前,都會提前5-8分鐘進入騰迅課堂,播放一些正能量的視頻,例如歌曲《出征》、《白衣長城》、英語演講《WeAreAllFighters(我們都是戰士)》等等,以培養學生的心懷感恩、關愛他人、對偉大祖國的認同、對中國共產黨的認同、熱愛祖國等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歷史使命感。這些視頻播放效果非常地好,用學生在評論區里的話來說,就是“看了熱血沸騰”。接著本人會展示作業完成優秀的同學表揚名單,并附上鼓勵性的寄語來激勵大家,讓學生們即使在居家學習中,也要學會自律,懂得約束自己,努力在當下,相信終有一天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會得到回報,“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③。在這種激勵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們每次都能以高昂的情緒開始網課的學習。
2、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在興趣中學習。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然而,高一下學期學生要學習的是歷史必修二《經濟文明歷程》,這本教材里面的很多內容都比較枯燥晦澀。為了更好地吸引學生興趣,本人精心準備了很多的素材。例如在學習第2課《古代手工業的進步》時,本人就是在周杰倫的《青花瓷》MTV的情境中導入新課,在師生互動中展示了各種手工業產品的圖片和材料,如國之重寶“后母戊鼎”,如“薄如蟬翼”、“輕若煙霧”的素紗單衣,如陸龜蒙《秋色越器》中描寫青瓷的詩句,如拍賣價格高達幾億人民幣的琺瑯彩瓷器,等等,這些都讓學生能夠直觀地了解、感受、體會歷史。而在展示意大利畫家的《群神宴》油畫時,美術班的學生更是興趣盎然,他們注意到畫家把來自中國的三件青花瓷器放在突出的位置上,更深刻地感受到當時歐洲人對中國瓷器的格外珍視,而正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才能創造出這些燦爛高超的手工業品,從而進一步樹立起學生對中華文明的高度自信,增強了學生對中華民族的認同,對中華文化的認同,極大調動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在主動中學習。在強大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本人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學習任務,來激發學生的內部動機,以引導學生的自主性學習。“‘任務設計的核心是‘驅動,是將枯燥、單調、生疏的知識學習,變成學生喜歡、有挑戰性的、學生熟悉的、樂于去做的事情。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習知識、發展技能,學習產生學習知識、提高技能的需求,學習就有了認知驅動”④。歷史必修二《經濟文明歷程》雖然有些枯燥晦澀,但這本教材里面的部分內容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了,在這些學生熟悉的基礎知識之上,教師再設計一些拔高1-2個水平、有一定挑戰性的學習任務,就可以驅動學生去主動的學習。例如在學習第7課《第一次工業革命》時,本人就提前設計、發布了幾項學習任務,其中有兩項任務,一項是以表格的形式填寫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幾個關鍵階段和標志,另一項是回答蒸汽機的發明對人類社會的影響。“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基本內容學生在初中已經學習過了,但這兩項任務在高中教材里面并沒有現成的答案,難度適當的提升反而激起學生學習的熱情,驅動學生去主動地歸納、總結、思考,甚至去網上查詢。最后微信小程序“每日交作業”上反饋上來的任務成果中,學生完成的數量和質量都非常令本人滿意,在課堂上展現的優秀任務成果里也不乏平時學習歷史不認真的學生。學生在主動中學習,既能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自信心,也培養了一定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4、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教師要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學習。布魯納認為:“對于一門學科來說,沒有什么比它如何思考問題的方法更重要的事情。……只有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才可能導致有意義的學習。⑤”依據布魯納的理論,學生應該通過自己的思考,體現出獲得知識的過程,這樣才能實現有意義、有價值的學習。本人通過精心設計的問題探究,引導學生積極思考,并在討論區中參與討論,形成活躍的課堂氣氛。例如在學習第5課《新航路的開辟》時,本人通過《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的引文設計了一個問題探究——“新航路的開辟給人類帶來的是曙光還是災難?”,學生在討論區積極討論,后來還“舉手”登上“講臺”展開了辯論,最后大家一起對雙方的觀點進行點評。通過本人的引導,學生培養了認識事物要一分為二的歷史唯物史觀,訓練了作為小論文應該怎么解答的能力,還學習了用多元史觀來評價新航路的開辟,在探究中得到了提升,實現了有效教學。通過這樣的探究學習,學生體會到獲得歷史知識的過程,提升了歷史學科的思維能力,進一步培養了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疫”路同行,勤心耕耘,在強大的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本人的線上教學雖然也存在著一些短板,但依然進行了有效教學,獲得了一定的教學效果。原因就如布魯納所說的:“教一門學科,不是建造有關這門科目的一個小型圖書館,而是使學生親自像一名歷史學家一樣進行思考,使知識的獲得過程體現出來。⑥”本人歸納的藝體生歷史線上教學的有效策略,同樣也適用于線下教學。以學生為中心和主體,通過教師的引導,讓學生在激勵中學習、在興趣中學習、在主動中學習、在探究中學習,讓學生經歷學習過程,就能實現有效教學,從而貫徹“立德樹人”的育人原則,樹立民族自信、文化自信等正確的歷史觀和價值觀,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作者單位:深圳市鹽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