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志 尚明玉
摘要:21世紀,中國經濟文化政治都在騰飛的發展,發展離不開人才的培養。這就使得中國大學生的數量越來越多,經濟政治的發展也隨之帶來了社會壓力的加大,不僅僅是各行各業的工作者,在高校大學生中也尤為突出。那么怎樣解決當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就成為教師家長非常重視的事情。本文就以高校輔導員如何勝任大學生的心理問題進行分析。
關鍵詞:大學生;心理問題;輔導員
現在高校大學生心理問題日益突出,他們正處于身心發展的成熟時期,在當今發展的社會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以及培養他們心理的健康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當前高校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不僅僅是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還是家長的參與,更為重要的是輔導員的心理輔導。對于當代大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輔導員作為他們最貼近生活的老師應該及時的發現并解決問題。
一、大學生心理問題的現狀
(一)大學生進入高校后對獨立生活的適應問題
現如今的社會,多個家庭以獨生子女為主,孩子一直是在父母的庇佑下進行學習和生活。就像溫室里的花朵沒有經歷過任何風雨的洗禮,吃穿住用行皆是父母解決。所以剛剛進入大學,對于集體生活非常不習慣,這給新的大學生帶來了不少的困擾。這些學生根本無法獨立的面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困難,因此很容易在心理上產生厭煩學校,焦慮緊張的情緒。有很多的學生開始逃課,逃避現實的種種困難,自閉,不同他人進行交流,甚至對大學生活心灰意冷。
(二)大學生進入高校后沉迷游戲
緊張的中學生活結束后,很多學生面對的大學自由且學業任務不重。這就使得他們像脫韁的野馬一樣開始放任自己。很多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來打發時間,來填充自己的生活。網絡游戲成癮是高校學生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因為他們在虛擬的網絡中能找到自我,能使自己更亢奮,有些學生通宵的游戲,甚至是逃課逃學,對網絡游戲產生極大的依賴感,常常迷失其中。這樣的學生只生活在虛擬的網絡中,他們情緒的反差極大,一旦離開網絡游戲很可能產生不良情緒,不能夠正常的進行學習和生活。
(三)大學生進入高校后人際交往能力的表現
所謂大學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人際交往也是這個小社會中的重要課題,一些學生開始集體生活后及其的不適應。不習慣同別人睡在一個房間、不習慣別人的生活方式等等都成為交往中出現的普遍問題。面對新的環境,沒有來自中學的老師那樣的關心和照顧,同學來自五湖四海、交往方式等的差異都成為了阻礙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因素。
(四)高校大學生不正確的學習觀,戀愛觀
進入高校的大學生學習節奏突然緩慢下來,讓很多的大學生產生懈怠心理。有些學生奉信及格萬歲的說法,于是上課不認真、作業不完成、上課早退、逃課、考試抄襲的現象非常之多。有很多高分進入大學的學子最后畢業成績不合格,不能得到相關的畢業證書,于是開始對學校和社會不滿,發泄憤懣的情緒。成為社會不可用之才。更為嚴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
剛剛進入大學的男生女生多是情竇初開,向往戀愛。但是她們還并不成熟,很多對待愛情只是向往極容易造成對待戀愛的草率和沖動。很多學生因為沒有足夠的了解就墜入愛河,最后不能自拔。一旦失戀覺得萬念俱灰,失去生活和學習的勇氣,耽誤和學習甚至造成更嚴重的后果。
二、輔導員如何解決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
(一)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宣傳
輔導員是距離學生最近的老師,關心著學生成長的每一個方面。可以說是學生的在校父母。對于高校學生的心理問題,輔導員要找好方法和技巧進行心理的疏導。開設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知識講座,舉例說明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大學生心理扭曲的嚴重后果。在平時的學習和生活中要正視心理問題的存在,作為輔導員老師要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努力營造良好的心理健康氛圍,傳播正能量。加強系與系之間的文化建設,實踐活動。校園文化能夠使學生從實踐中找到自我價值和歸屬感,陶冶情操。
(二)及時了解學生的心理動態
作為高校的輔導員要不定期的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的檢查,比如從課堂的觀察中、平時的生活中、其他學生的反應中發現問題。對一些特殊狀態的學生要采取特別的關照,經常關心學生,讓學生感覺到溫暖。對心理問題嚴重的學生及時的進行疏導,做好預防工作防止惡性事件的發生。輔導員要和學生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的方式,從朋友做起,經常一起參加集體活動、一起聊天散步,這樣才能更容易進入學生的隊伍,才能更融洽的交流也更有利于輔導員對學生心理進行輔導。
(三)利用現代網絡,開辟心理咨詢通道
很多自閉型學生不愿意同人交流,即使輔導員主動引導也拒絕交流,這就需要輔導員進行其他途徑的開辟,以此來解決一些內向學生不愿意吐露心聲的問題。開辟網絡心理咨詢室,這樣學生可以在網上跟輔導員進行交流,慢慢的解決學生的問題,使學生從只有自我的漩渦中走出來。還可以通過郵件的形式或者微博,微信的方式跟學生展開溝通,通過這些平臺跟學生進行互動,也更易于讓學生接受。對有些同學的心理問題進行一一解答,掌握學生的心理動態。
總結
現代大學生的心理問題日益突出,只有及時的發現并解決才能為國家培養全面健康的人才。輔導員要對心理工作有全面的認識,加強心理的輔導,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通過不斷創新和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和途徑進行健康成長的教育。端正工作態度,輔導員的工作是具有時代性和思想性的,要充分的對學生進行了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羅澤如,鄧國英.如何給予輔導員角色展開大學生心理輔導[J].中國電力教育.2012(01):40.
[2]賈明明,論高校輔導員如何加強大學生心理輔導[J].管理觀察,2013(23):19.
作者簡介:
劉立志(1985—),男,漢族,黑龍江大慶人,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講師,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工商管理與人力資源管理。
尚明玉(1981—),女,漢族,黑龍江哈爾濱人,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學。
基金項目:
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20年度重點課題(項目編號:GJB1320207);2020年度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疫情防控應對策略與教育反思研究”專項課題;2019年度哈爾濱遠東理工學院“學生思政工作”專項課題(項目編號:YDZXS202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