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素質教育的今天,人們對英語加倍重視。但在偏遠農村地區的英語教學,特別是英語口語教學的效果很差。應該探索改變教學方法,運用激勵機制,努力營造語言環境,培養學生大膽開口說英語,進而提高農村小學生的口語水平。
關鍵詞:小學英語;口語;教學;環境性原則
中圖分類號:G62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隨著家長對外語的廣泛重視,目前英語成為小學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并且,說為主的英語口語教學更加受到關注。目前絕大多數學校的教師已經意識到這一點的重要性——在課堂上以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為主導。在小學課程表中,已將英語排入日常教學中,并且要求教師在上課期間盡量使用英語上課。盡管這樣,農村小學的英語教學效果仍然很差,尤其是英語口語教學。針對農村小學英語口語教學中的現狀和突出問題,結合自己的教學心得,小學英語口語教學水平的提高應當從如下幾個方面來實踐。
一、營造語言環境的教學手段
環境一般指語言輸出和輸入的外部條件。‘說的環境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社會和心理活動。由于環境問題,給學生帶來不少困難。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造主動形象的語言環境。
1.激發學生興趣,刺激說的欲望。
要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氛圍,學生必定要與老師形成互動,因此首先要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其大膽開口。對于學生們羞于開口這種情況,教師應當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語言環境,可漸漸消除他們的心理障礙。教師可以尋找一些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話題來引導學生開口。如天氣情況,自己的家庭,見面的招呼等。讓學生發言。但值得注意的是初學者有害羞、畏懼、怕出錯的心理。所以在練習的過程中,對表現積極的人給予表揚,增強他們對英語的興趣[1]。
2.英語授課創設語言環境
小學生學習英語時,缺少學習母語時真實的語言環境,這就要求教師用英語組織教學。教師盡量把握好課堂的幾十分鐘時間,多用英語來表達,這樣的話,學生的思維也會隨著英語的思路和方向去轉,自然而然會慢慢地去說英語了。但是小學生的詞匯太貧乏,尤其是農村的小學生。開始他們聽不懂、不習慣,所以,教師在上課時可放慢語速,配合動作、表情或適當地解釋,堅持用英語組織教學的各個環節,說慢一點,反復重復,反復感受,盡量避免用漢語,讓學生置身于英語的語言環境之中,有利于加強學生的語感。
3.英語交際提高口語
丹麥語言學家杰斯帕森說過,教好外語的首要條件是盡可能讓學生多接觸外語。對英語的學習,我們不能只局限于英語課,而應擴展到日常生活中去,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能夠使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得到持續的發展。例如英語角等。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
水平[2]。
二、營造語言環境的教學方法
為了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教師還應將學生放在特定的環境中去考慮,制定的活動內容、方式都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為了引導學生積極開口說英語,培養學生會話能力,實現培養學生交際功能這一目的,具體方法總結以下幾點:
1.起英文名
給學生起一個通俗易懂,而又別致的英文名字。可根據學生自己名字的特色起,例如:名字中有叫‘月的女生起名叫‘Moon;名字有‘雪的女生起名叫‘Snow;還可根據諧音起名,例如:有‘婕的女生可叫‘jesse;有‘濤的男生可叫‘Thomas或‘Tom。這些名字對于小學生很有新鮮感,所以從一個名字就很有可能引起學生對英語的興趣,而不再排斥。
2.唱英文歌,形成輕松愉快的氣氛
心理學研究證明,兒童的注意力易分散,唯有對感興趣的東西才會集中注意并能持久。不少小學英語學習內容可以用歌曲形式表達,這有助于激發興趣和分散難點。學生在唱歌時,隨著旋律的起伏變化,在感到松弛、愉快、滿足的同時,產生興奮情緒。凡是教材上有的歌曲我們都學唱,學生在沒有掌握多少英語的情況下,就能唱出一句句有難度的英語歌,這無疑給學生增添了無限樂趣和成就感,增強了求知欲。
3.看圖說話提高口語能力
圖片是英語教學中常用的直觀教具,而且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圖片教學是最直觀、最方便、最可行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根據句型、課文和練習內容,利用一些教學圖片或自己制作的簡易圖片等,用英語進行講述,啟發學生邊觀察圖片,邊聽老師講述基本內容;之后也可請同學進行講述。這樣不僅鍛煉了學生聽和說能力,也培養了學生的發散思維[3]。
4.設計游戲情景,復習鞏固對話內容
學生在游戲情景中深入角色、踴躍表演,在玩中復習鞏固,既符合孩子們樂于模仿與好玩的天性,又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與創造性,還調節了學習節奏。尤其是農村小學生,天性活潑好動,不易管理,但在課堂上設計游戲活動,絕對是孩子們樂于做的事情。當然既要注意質,又要有良好地把握量,不要把課堂變成游戲天地,讓孩子們在游戲中體會到快樂輕松,卻沒學到任何知識。那樣即使課堂氣氛多么活躍,孩子多么喜歡上英語課,這都不是一堂成功的課,因為沒能完成知識技能的教學目標。因此,教師在將游戲引入課堂時,要注意把握好度。
總之,教師要想方設法盡量啟發、誘導、激勵學生產生說的欲望。除了為他們創造各種條件讓他們有機會說,還要具體幫助、指導,為他們創設各種情景,出些具體題目或范圍,并指導學生該說什么、怎么說。真正帶動農村小學生說英語的氣氛,營造良好環境。
參考文獻
[1]王麗萍.淺談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對策[J].教育教學論壇,2011,(12).
[2]周義濤.關于農村小學英語教學的現狀及思考——寫在小學英語課程普及到鄉鎮之后[M].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2003.
[3]李愛蘭.農村小學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C].中華創新教育論壇,2007.
作者簡介:古運霞(1979—)女,山東省莒縣人,莒縣果莊小學英語教師,本科,二級教師,莒縣果莊鎮中心小學,研究方向:小學英語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