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哲
鋼琴作為西洋樂器的典型樂器之一,被人稱之為“音樂皇后”,它在音樂領域的地位也不言而喻。不論是古典音樂還是現代化的音樂演奏,都是不可或缺的樂器。不管是在學校、家庭、社會的音樂教育中,鋼琴教育都是占據著很重要的地位,不容忽視。在目前網絡飛速發展的前提下,探究如何利用網絡便利來方便音樂文化的傳播,進而推動鋼琴教育改革的良性發展,是每一個音樂教育者需要思考的問題。
一 、音樂文化網絡傳播背景下鋼琴教育改革的必要性
音樂文化作為人類文化的集中體現、人類社會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變化始終都跟隨著人類社會發展的步伐。正因為當今時代發展迅速,更應該抓住當前最有效的因素——互聯網,來提升鋼琴教學,保證與時俱進,牢牢把握新時代音樂發展的關鍵節點,為鋼琴教育、鋼琴文化的發展綁上“加速器”。當代網絡有豐富的多媒體手段,微博、知乎等等實時信息平臺能夠追蹤每時每刻信息流動,bilibili、抖音等視頻軟件則能更好的傳播有聲有畫的信息,通過這些手段,教育者應該打破陳規,樹立現代化網絡思維,拓展教學方式方法,更新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對于鋼琴知識以及演奏的綜合理解和綜合能力[1]。
提升鋼琴教學的交互性。上過鋼琴課的人都知道,傳統的鋼琴教學離不開課上老師示范演奏,課后學生自主練習自主學習,第二節課老師根據練習情況進行點評講解,然后再進行示范演奏的教學步驟。這種循環的教學方式往往使得學生越學越沒有興趣,甚至對練琴產生抵觸心理,師生之間溝通不夠、趣味性不強,這都是影響鋼琴教學的主要問題。但隨著音樂文化傳播的網絡化,老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學習方式也悄然發生了改變。在互聯網大發展的今天,學生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等多種渠道進行學習于了解,老師也可以通過不僅限于課堂指導,只要有時間、有手機,就能和學生進行實時連線,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以及答疑,提升了教學效率。通過這種網絡化的文化傳播方式,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不再局限于每周一次或者每周幾次的課堂時間,師生之間的互動性大大增強,同時老師和學生也打破了傳統的教與學的關系,更可能是一種平等的、多元的互動關系。通過這種音樂網絡化傳播,傳統教學的方法得到拓展,弊端得到解決,老師教學效率得到提升,學生也會對學鋼琴更感興趣,提升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2]。老師應該學會利用這種便利有效的知識交互傳播方式構建出一種不同于傳統的新型的師生關系,提升學生參與的積極度,在教學課程選題、教學方式探討等方面,也讓學生參與進來,教學成果評價不再是老師一個人的,而應該師生雙方互評價。在這種良好的交互師生關系中,學生的鋼琴綜合素養將得到大大的提升。
提升鋼琴教學的復制性。音樂文化網絡傳播有著復制性這一主要特點,通過這種網絡化的音樂傳播平臺,世界各地的鋼琴相關信息與知識都能足不出戶在家中一手掌握,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隨意查詢瀏覽自己想了解的知識、技巧,以及相關演奏視頻、演奏信息和鋼琴學習技巧等等。大量的信息資源不但可以豐富學生的見聞以及知識儲備,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興趣,還能讓學生進行有效的模仿訓練,通過模仿他們自己喜愛的鋼琴演奏片段,以此提升學習興趣和技巧掌握程度。老師可以充分利用這種學生自主學習知識的平臺,將教學線上化,通過分段分模塊分類別上傳自己拍攝的視頻,讓學生利用自己的碎片化時間觀看,讓學生可以合理安排自己的學習計劃,學會合理利用時間,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觀看或下載相應的視頻,也可以在自主練習后上傳自己所拍攝的視頻,利用新興的AI技術自動對比師生彈奏之間的差異,讓學生明白不足之處[3]。這種針對性強的學習方法更能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推動學科知識豐富化。
提升學生對鋼琴知識的學習興趣。學生在面對傳統的鋼琴教學形式和日復一日反復練習的學習過程中很容易喪失學習的興趣,這在學習層面來說是很嚴重的問題。但是,通過網絡化的音樂傳播,各種各樣富有創意的傳播方式又點燃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星星之火。
例如,呆藍藍(微博大V鋼琴博主)將所有曲子du的節奏打亂并演奏出來,將現有曲目重新演繹,開創了即興斷句的“新紀元”;油管博主Rousseau則會使用特效的鋼琴演奏一些自己喜愛的曲目,不同于傳統鋼琴,電腦合成鋼琴彈奏時擁有著更炫酷、更神奇的音效。這些有趣的玩轉鋼琴的方式,雖不見得需要多么深厚的演奏水平,但敢于打破傳統演奏形式,融入自己的想法,就足夠帶給學生一些傳統教學以及練習所無法帶來的樂趣。不管怎么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的興趣高漲,才能更好的實現學習目的。
豐富學生的鋼琴知識儲備。互聯網的特征之一就是信息的海量性。在傳統的鋼琴學習中,學生基本上只能通過老師的教授來進行對鋼琴的了解,大到它的歷史文化、發展進程、各類概況,小到它的知識運用、演奏技巧等等,這些龐雜的知識只通過老師的教學是遠遠不夠的,所了解到的也一定只是鋼琴的冰山一角[4]。而通過互聯網平臺學習,學生可以最大限度的拓展自己的知識面,也可以站在更高的層次去了解鋼琴藝術,探究一切自己想要感知了解的知識。在互聯網,學習將不受時間地點空間任何限制,通過互聯網,各個國家、地區、流派、時間段的相關知識都將清晰的展現在學生面前。
通過這種方式,具有自主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快速領會鋼琴教學的主旨與核心,進而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學習目標、學習途經、學習方法等,充分理解鋼琴學習的關鍵之處。老師也應該利用線上教學平臺對學生進行課堂之外的學習并幫助,提供線上教育資源,拓寬學生知識獲取途經,豐富學生的鋼琴學習經歷。幫助學生在日常學習過程中,更好的獲取知識與解決相關學習問題。
新時代的教育主流素質教育觀念已經深入人心,這種觀念同樣也運用到鋼琴教學上。鋼琴教育的改革應該緊緊跟上時代、社會、文化等發展的步伐,靈活調整學生的學習課程規劃安排,最大限度利用互聯網資源,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興趣。
積極轉變鋼琴教學的方式方法。在這種背景下的改革,如何掙脫傳統教學理念的束縛,以及如何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方式方法,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思考和做到的。學校和老師可以在琴房引入新媒體設備,并連接網絡,通過電子投屏來進行教學,從實踐教學出發為學生提供一個完善的實踐環境。也要注重和同行的專業演奏技巧交流,認識到自己目前演奏水平的不足。
提升對網絡化鋼琴教學的重視程度。老師要把握融合傳統與現代化教學的契機,營造良好課堂氛圍,通過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自主發現并解決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來建立新型的師生交互關系。在課堂上,老師應該善于利用鼓勵的話語,讓學生樹立自信,提升鋼琴學習的興趣。同時讓學生明白,鋼琴演奏對人生發展具有長遠作用,激勵學生鑒定學習目的。鼓勵學生用創新思維學習,嘗試多種演奏方式方法等等。學校則要提升對于網絡化鋼琴教學的重視度,有條件的可以設立一體化的網絡學習教室,為學生建立網絡化學習環境。
總而言之,教育機構、學校、老師和廣大鋼琴教育工作者都要明白充分利用音樂文化網絡化傳播對鋼琴教育改革創新的作用以及重要性,緊跟時代發展是每一個工作者必須做到的。音樂文化的網絡化傳播有利于鋼琴教育改革,有利于教育者打破常規教學方式方法,解放教學思想,拓寬教學思路,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提升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因此,加強對于音樂網絡化傳播的理論研究推動教育教學方式方法的改革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 孫鵬.新時期我國高等鋼琴教育理念與教學方式的變革[J].北方音樂,2018,38(13):159.
[2] 閆志偉.“互聯網+”時代高等職業院校鋼琴教學的改革方向探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3] 徐桂敏.高校鋼琴教學改革新思路研究——談數碼鋼琴集體課與傳統鋼琴小課的有機結合[J].藝術科技,2017,30(10):74.
[4]佟麗.“互聯網+”時代高校鋼琴專業課教改模式的新探索[J].音樂創作,2017(11):156-157.
單位:洛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郵編: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