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日樂托雅
摘要:體驗式教學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通過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營造一種對知識的討論、思考及知識運用的課堂學習氣氛,有助于激發學生對知識的學習情趣,調動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升教學質量及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文章對體驗式教學的內涵及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了詳細分析,并對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中的具體實踐進行了探索,意在為促進醫學院校的穩定、持續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醫學院校;實踐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R-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20)07-0-01
前言
提高學生對醫學專業知識的掌握能力,增強學生的醫學經驗是醫學院校最終的教學目標。體驗式教學是一種將營造課堂氣氛與體驗思考完美結合的教學模式,在醫學院校實際教學過程中,通過科學、合理地應用,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知識,對提高學生的專業能力具有重要意義。另外,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的有效實踐,還有助于培養學生對醫學的獨特情懷、增強學生的人際交往及隨機應變能力,對更好地為患者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實現學生的社會價值具有重要意義。
一、體驗式教學的實質內涵
體驗式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根據知識內容為學生創設可以對知識進行體驗的教學氛圍,從而提高學生參與知識學習的積極主動性。體驗式教學環境下,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在對知識理解方面出現的誤區,讓學生充分體驗到教學活動中樂趣,讓學生在樂趣中鞏固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驗式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及學生整體的發展特點,制定符合學生切身發展的教學方案,在課堂上將專業知識與學生的心理進行有效結合,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感悟及掌握程度,從而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1]。
二、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實踐探索中存在的問題
1.重理論知識輕理念意識
醫學社會工作者的教學課程與眾多人文課程相似,其教學活動主要以傳授為主,將教學者作為主導者,忽視學習者的主體地位,使得學生無法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性。如果教學目標以及課程的設置難度較大,那么不僅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還會導致實際的教學內容與塑造學生思維習慣以及培養學生理念意識不相符,從而使教學形成惡性循環,難以提高教學質量,最終造成教學的工作過于表面化。
2.課程內容與實際教學難以緊密融合
醫學院校的學生在接受知識的過程中,不僅希望能夠在醫學領域獲得更多知識,也希望在非醫學課程中了解并掌握實用的知識,便于后期自身職業生涯的長遠發展。但是現階段醫學院校過于重視理論知識的教授,極易使學生在學習方面失去興趣。現有教學課程中的實際教學實踐過于簡單,無法將課程的內容與實踐教學緊密結合。院校主要是將醫患關系作為教學背景展開教學,使得實際的教學缺乏從患者角度的分析,從而影響學生理解的程度。而且課程中實際教學的教學情境沒有帶入感,難以帶領學生對醫學案例產生共鳴,最終導致學生的教學效果不明顯,影響整體的教學質量。
3.教學方案缺乏有效的引導性
醫學院校的教學課堂應該加強學生與患者之間的理解程度,使學生與患者之間產生共鳴,憑借相應的醫學案例、相互討論以及意識理解等方式,增強學生對社會屬性患者心理狀況的理解[2]。但是醫學院校現有教學課堂中難以落實該教學目標,經常將社會中醫學工作方法以及相關的知識點照搬照抄,將學生帶入醫院的工作場景中,但是學生對醫患之間真實的互動不夠了解,僅僅依靠工作場景的體驗,難以使學生真實感受到醫務人員在工作中提倡的價值觀以及醫護人員的主要立場,最終導致學生無法真正理解醫護工作對患者的重要性。
三、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的實踐探索
1.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手段之一,屬于一種情景模擬的教學模式,比較適用于輔助醫學院校講授醫患溝通、醫患關系等知識內容。通過對相關人物進行全方位包裝,對所講授的知識點相關角色進行合理分配,讓學生融入創設的情景環境中,通過角色互換,提高學生在不同角度上的知識理解程度,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
2.課堂討論
課堂討論主要是課堂角色扮演后的講解。課堂討論不同于課堂中普通的發言,因為該環節主要是引導學生快速進入教學活動中,轉變傳統教學模式中以教師為主導的現狀,體驗式教學是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帶領學生根據不同的角色展開體驗或者感受講解教學課程。例如,在討論醫患之間交流溝通的案例時,教學課堂可以引進辯論或者投票的新方式,使學生在扮演不同角色的過程中,對醫患雙方各自認可的觀點展開辯論,學生可以就醫生如何正確告知患者病情、患者如何向醫生詢問注意事項等。根據自己的觀點進行陳述,最后將由教師以及觀察者展開投票環節。通過這種體驗式的教學,不僅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以及表達能力,還能加深學生對醫學知識的理解,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互融合,從而提高院校的教學質量。
3.項目教學法的運用
項目教學法是指,通過借助團隊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在教師的專業指導下完成仿真醫患項目的一種教學方法。通過項目教學方法,不僅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及實踐能力,還有助于開拓學生的知識視野,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例如,學校通過舉辦醫學項目大賽,鼓勵學生自主組團參加,在項目大賽中,學生通過相互協作共同完成項目。這樣不僅有助于增強學生之間協作能力,同時還有助于幫助學生尋找出自身的知識短板,增強對知識的實際運用、提高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
結語
綜上所述,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實際實踐過程中,由于對教師的角色定位、教學能力及時間布局等多方面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所以在實際推廣應用中具有較強的局限性。為提高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的應用質量及效率,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對知識的實際掌握情況,并結合體驗式教學的整體特點,制定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從而為提升醫學院校的教學質量及效率、促進醫學院校穩定、健康、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姚俊,王長青.體驗式教學在醫學院校的應用探索[J].南京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018(006):492-495.
[2]溫丹紅.體驗式教學在醫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中的運用[J].求知導刊,2018,(03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