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小鋒
漢語言文學專業一直致力于培養具備扎實的漢語言文學基礎和良好的人文素養,熟悉漢語及中國文學的基礎知識,具有較強的審美能力和中文表達能力,具有初步的語言文學研究能力,同時具有一定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夠從事與漢語言文字運用相關工作的復合型人才。漢語言文學專業也一度被譽為文科的萬能專業,但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和學科門類的多樣化,加之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發生了巨大變化,漢語言文學專業失去了過去的專業優勢。由此也暴露出了傳統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體系缺乏應用性的缺陷,以及課程設置不合理、評價體系單一、教學與實踐相脫離、教學模式無創新等問題。于是,加強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革新勢在必行。
21世紀以來,各校各學院為此做出了很多嘗試與探索,其中阜陽師范學院文學院的成果卓著,該學院的漢語言文學專業在2010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國家級特色專業建設項目。該項目建設的標志性成果之一——《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與課程教學研究》于2015年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出版。
該書以阜陽師范學院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和課程教學研究兩個方面為主,分上、下兩篇。上篇主要展示了阜陽師范學院在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國家級特色專業——“漢語言文學”的建設方案、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師教育類)本科學分制人才培養方案、漢語言文學專業卓越實驗班(教師教育類)人才培養方案以及漢語言文學專業“卓越中小學教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方案。從中可以看出,阜陽師范學院圍繞師范教育這一根本目標,對于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與實踐要求等方面作出了順應時代和社會需求的細分、調整與革新,從而切實地將漢語言文學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定位到應用型的現代化人才上,將課程教學與社會實踐緊密結合。
下篇精心編選了阜陽師范學院在漢語言文學專業課程教學方面的研究成果,包含了文學院部分教授、副教授、博士等撰寫的涉及漢語言文學專業核心課程、拓展課程和教師教育基礎課程研究的二十篇優秀論文,既有宏觀層面的當代語境下地方高師院校文學理論課程教學的困境及其對策研究、高師文學類通識選修課課程現狀調查,也有微觀層面的機測背景下的高師普通話教學與培訓研究、中學語文教師古文素養與高師院校古漢語課程教學探析;既有教育理念層面的高師中文師范生專業素養教育因性而別的探索、高校課堂教學評優的標準探討以及對于語文教學內涵——追尋感性與理性的和諧共融的思考,也有教學實踐層面的現代漢語課程的學習方法、形象化教學在古漢語課程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及關于文學評論體驗式教學的嘗試。
綜上可知,該書全面而翔實,深入而具體,對于高校及相關從業者轉變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觀念、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對于提高相關專業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