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是帶動就業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擴大紡織服裝出口是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得力辦法,如何發揮區位優勢推進紡織服裝向西出口意義重大。因此必須堅持創新,支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建設,培育出口產業集群,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競爭力擴大出口生產規模,拓寬紡織服裝國際市場。
關鍵詞: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建設;產業集群
中圖分類號:F426.86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5-0039-02
一、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現狀
1.產業整體情況
(1)產業發展初具規模
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涵蓋棉紡、毛紡、麻紡、化纖、織造、印染、服裝、家紡、針織、產業用紡織品、地毯(含手工)等多個紡織服裝生產加工領域,具有勞動密集程度高、對外依存度大的行業特點。截至2019年年底,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0多億元,棉紡產能達到1809萬錠,織造、服裝服飾、家紡、針織等產業初具規模,紡織服裝備案企業達到3141家,帶動就業人數近60萬人。已成為我國最重要的優質棉紡加工基地之一,基本建成西北地區和絲綢之路經濟帶核心區紡織服裝生產基地。
(2)產業集聚顯著增強
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庫爾勒—尉犁、阿克蘇—阿拉爾、喀什地區已初步形成紡織服裝產業聚集區,紡織服裝產業集聚發展已具規模,新疆紡織服裝產業70%以上的產值、收入均來自各地紡織服裝產業園。目前,各紡織服裝園區主動向著差異化、特色化、集群化發展,已取得較為良好的效果。
2.產業現行政策
2014年以來,自治區制定了《關于支持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促進就業的指導意見》、《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3年)》等一系列指導支持紡織服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政策措施。成立了發展紡織服裝產業帶動就業領導辦公室,出臺了運費補貼、貸款貼息、崗前培訓補貼、社會保險補貼、低電價等各類優惠政策,極大地激發了投資熱情,推動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快速發展。
新疆紡織服裝產業政策逐步向高質量和促出口方向傾斜,2018年出臺了《關于加強棉紡在建項目建設管理推進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關于進一步完善自治區紡織服裝產業政策的通知》,推進棉紡產業高質量發展,支持企業“走出去”,對服裝、家紡、針織等終端產業生產企業參加俄羅斯、中亞等國外各類展會、開展跨境電子商務、開拓國際市場等給予支持,構筑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競爭新優勢,助力紡織服裝行業拓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3.產業發展空間
新疆地處亞歐陸腹地,與俄羅斯、蒙古、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和塔吉克斯坦接壤,西南與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毗鄰,貫穿中亞通往歐洲,連接國內國外兩個市場,成為中國向西開放的樞紐。目前中亞五國及俄羅斯是新疆紡織服裝出口的最大市場,約占新疆紡織服裝總出口額90%左右。未來10年,預計中亞、俄羅斯和歐洲紡織服裝市場容量將達到1.6萬億元規模。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建設和與周邊國家合作的深入,新疆獨特的區位優勢和向西開放的核心作用將更加凸顯,紡織服裝出口的潛力和發展空間將更加廣闊。
二、新疆紡織服裝出口情況
1.新疆紡織服裝出口狀況分析
(1)新疆紡織服裝出口走勢
新疆紡織服裝出口金額,2015年280.31億元、2016年353.04億元、2017年430.9億元、2018年341.92億元、2019年389.50億元,近兩年呈下降趨勢。其中織物及制品出口在2017年到達98.68億達巔峰后,出口量急速下降,2018年織物及制品出口68.87億元,同比下降30.2%,2019年出口22.64億,同比下降28.7%。
(2)新疆紡織服裝主要出口國家
我國新疆紡織服裝出口主要貿易國為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塔吉克斯坦、巴西以及阿富汗、巴基斯坦等其它國家,其中出口到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俄羅斯等歐亞經濟聯盟國家的紡織服裝產品占出口總額的91.3%。
(3)新疆紡織服裝出口主要品種
2019年1~12月新疆口岸服裝及服裝輔料出口總額324.7億元,同比增長18.9%。紡織紗線、面料和產品出口總額64.8億元,同比下降5.9%。其中上半年,機織服裝43.96億元、針織服裝25.91億元、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20.33億元、內衣襪帽16.65億元等品種,其中出口機織服裝占總出口額的39.5%。
2.新疆紡織服裝出口特點
(1)紡織服裝占新疆出口比重較大
2019年1~6月,新疆外貿出口總額451.6億元,新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111.1億元,占全疆總出口額的24.6%。
(2)新疆地產紡織服裝產品向西出口比重較小
2019年1~6月,新疆紡織品出口88.5億元,而生產企業營業收入僅為6.8億元,表明絕大部分從新疆出口的紡織服裝產品由疆外生產,在新疆報關出口。
(3)新疆紡織服裝企業多為間接出口
在新疆重點出口企業開展調研時發現,南疆紡織服裝產業園區內,服裝企業大部分都在為內地出口品牌做服裝代加工,產品絕大部分是貼牌后在內地出口。
三、存在的問題
1.企業對周邊市場缺乏了解,出口路徑不暢
新疆本地紡織服裝外貿企業尤其是針織企業,迫切希望借助“一帶一路”倡議,開拓中亞與俄羅斯市場,但是對國外市場狀況、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出口流程、出境通道等缺乏了解,導致開拓國外市場進展緩慢,無法有效進入國外市場。
2.企業缺少技術性貿易措施認知,沒有應對意識
新疆企業對技術性貿易措施的認識不足,絕大多數新疆紡織服裝企業對技術性貿易措施不敏感,相關信息收集能力差,在遭受國外貿易壁壘時多數企業束手無策,基本未采取有效應對措施。
3.出口企業占比少,未形成向西出口產業集群
以阿克蘇紡織工業城為例,106家紡織服裝企業除部分生產家紡、襪子等企業向西出口外,絕大部分紡織服裝企業以內銷和向東出口歐美市場為主,目前還未形成向西出口的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4.產業鏈不完整,無法滿足出口交貨期限要求
新疆紡織服裝企業之間、產業上下游之間未形成互補、配套的產業鏈,必需的設備、面料及配件等均由外地提供,甚至本地生產的紗線、織物還要返回內地加工,大大延長了產品供貨周期,無法滿足國外企業或出口貿易商要求的交貨期限。同時,因新疆地域廣闊,紡織服裝企業零星分布在全疆各地,物流企業無法準確控制運輸成本,不能有效匹配紡織品外銷。
5.企業對海關相關政策利用不足,未發揮好政策扶持作用
企業對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發展目標和政策功能定位認識不足,不能有效利用特殊政策來發展壯大;企業對海關AEO認證了解不足,相關信用意識淡薄,多數外貿企業片面追求經濟利益最大化,不重視自身信用等級,增加了很多產品出口的成本或障礙。
四、建議和對策
1.發揮原料優勢,培育出口產業集群
各地要發揮好當地棉花、羊毛、麻等特色原料優勢,培育一批針對中亞及周邊國家市場特色的紡織服裝出口企業集群。利用南疆特色服飾服裝企業,攜手有實力的皮革、毛皮企業,增加服裝品種及款式,拓寬周邊國際市場,培育一批特色民族服飾和優質服裝出口企業。提高當地棉花和粘膠纖維轉化率,發展用于中高檔面料生產的梭織紗和針織用紗等出口產品,以及混紡、功能性針織面料的出口產品。繼續協調發展半手工和機織地毯,打造以羊毛、絲毛為引領的中高檔手工地毯,以棉紗為原料的中低檔機織地毯相結合的出口新格局。
2.支持紡織服裝出口基地建設,擴大出口生產規模
強化政府質量主導,匯聚優惠政策和服務舉措,先行先試建立適應產業發展的監管模式和通關機制。強化出口基地功能定位,積極發揮企業示范引領作用,合力打造出口基地品牌,推進出口基地企業技術創新。利用媒體宣傳出口基地建設、優秀企業和品牌,擴大出口基地示范效應。提高出口紡織服裝產業集聚區質量安全水平,增強競爭力,在此基礎上將繼續開展紡織服裝出口基地的建設工作。
3.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分析應對,幫助企業規避國際市場風險
收集紡織服裝企業在國外遭受的技術性貿易壁壘信息,開展專項調查核實,通過核實、分析、篩選和整理,指導企業發揮信息資源優勢,采取應對措施,合理合法規避國際市場風險,最大限度地規避技術性貿易措施對產品出口帶來的負面影響。
4.支持設立海關特殊監管區,為企業創造良好的通關環境
加強職能部門業務指導,積極開展政策宣講,重點介紹保稅物流中心和保稅倉庫、出口監管倉庫的政策優勢和發展方向、設立流程及注意事項。加強保稅貨物監管,充分運用信息技術和管理手段,優化監管模式,簡化通關流程,打擊走私和偷逃稅行為,維護質量安全,為企業生產經營創造良好環境。積極發揮特殊監管區域輻射功能,培育區域外產業配套能力,促進區域內外生產加工、物流和服務業的深度融合,形成“高端入區、周邊配套、輻射帶動、集聚發展”的新格局。
5.加強對外貿企業轉型升級規劃指導,支持紡織服裝企業實施“走出去”戰略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逐步深入實施,我國新疆地區與周邊國家之間的經濟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政府相關部門應做好紡織服裝等重點外貿行業、產業發展規劃,對紡織服裝等重點外貿行業、產業發展的目標、途徑和政策措施給予更為明確的指導和規劃。同時,我國東部地區外貿企業正在考慮向西發展,做好新疆紡織服裝等重點外貿產業規劃指導,可以更好地承接東部地區紡織服裝等加工外貿產業轉移。
6.培育儲備專業人才,提高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競爭力
亟需培養高素質、高技能紡織服裝產業工人隊伍,并注重培育創業型領軍人才和具有國際戰略思維管理型人才,在促進學科建設、技能培訓和紡織服裝產業轉型優化升級協調發展的同時把脈國際市場,不斷培養引進國際化人才和專業管理人士,并逐步帶動培養儲備本地化外貿人才,形成人才更新梯隊,同步加強電商專業人才培養,提高新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競爭力。
7.搭建服務平臺,拓展出口發展空間
發揮“互聯網+”的作用,搭建電商全供應鏈一體化交易平臺,完善跨境電商通道和物流服務體系建設,加快電子口岸結匯、退稅系統與電商、物流等企業系統聯網,優化口岸監管和分類通關管理,支持紡織服裝企業拓展跨境電商業務。探索建立跨境電商保稅倉,提高紡織服裝企業出口貿易便利化。
參考文獻:
[1]新疆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3年)[Z].2018.
[2]關于促進新疆紡織服裝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意見新政發[Z].2018.
作者簡介:
趙剛,供職于新疆工業經濟和信息化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