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社會進步迅速,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有了改善??萍紕撔率菄野l展的強勁動力,而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從國家戰略角度來說更是重中之重。目前,國際貿易形勢依然嚴峻,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因此如何提高高新技術產業的科技創新能力、怎樣占據高新技術產業鏈上游地位成為了重要研究課題??萍寂c金融的融合是提高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基礎,也是促進科技金融是支撐和服務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結構調整的著力點,更能夠促進科技型產業與金融產業蓬勃發展,因此,研究科技金融對高技術產業科技創新的作用對我國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關鍵詞:科技金融;體系構建;效率評價
中圖分類號:F832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2096-3157(2020)15-0120-02
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能夠對金融和科研機構的結合起到明顯促進效果,明確科研機構的創新方向,為推進金融的改革提供方向。深化科技創業,必須建立和不斷完善相應的服務體系,持續提升配套的服務質量,進一步整合科技與金融資源,促進科技與金融的更好結合,優化科技創業環境。在一定程度上,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能夠推動科技市場創新改革,促進相關企業的經濟效益提高,通過對服務、資金的提供,對政策體系的服務以及將市場實際需求和企業綜合實力結合,建立綜合的制度體系。科技與金融相結合是促進產業創新、科技創業、技術進步的重要途徑,是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拓寬科技企業資金途徑的現實選擇,探索科技金融中介服務平臺的運營模式,對于金融業態創新和科技產業發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概述
“科技金融”是“技術”和“金融”的有機結合。有機結合意味著兩者必須互補互通。金融為技術創新過程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科技的開發和科技成果的產業化發展又為金融投資帶來豐厚的回報,增加的資本將為新的技術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如此循環往復,形成一個良好且穩定的發展模式,為國家經濟發展帶來源源不斷的動力。目前我國現有的金融支持還難以滿足科技企業創新的需求,特別是小微企業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資金需要。因此,在無法提升金融支持總量的情況下,如何提高現有金融資金的利用效率,進而如何有效配置金融資源,便成了另一條完善科技金融發展模式的道路。
二、科技金融服務體系重要性
科技金融是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的重要動力,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經濟發展模式的創新和產業結構的調整,使得資本、技術、知識等在全球范圍內重新進行優化配置??萍寂c金融的結合有助于提高科技創新成果的轉化速度,加快新興產業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不斷優化升級??萍紕撔螺d體多為知識密集、資本密集的科技型企業,在技術研發和商業化運作過程中需要大量資金投入。
三、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現狀
一是功能實現主體及力度的結構性失衡。目前不僅沒有專門的科技政策性金融機構,而且現有政策性金融機構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不夠,貸款規模還有所下降。二是功能實現方式的結構性失衡。能夠體現科技政策性金融制度質的規定性及核心功能的間接貸款和轉貸款不足。相關的科技政策性金融專業性配套服務工作也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三是功能缺位與越位并存的結構性失衡。一方面,本該積極主動彌補科技金融市場不足和充分發揮科技政策性金融特有功能的領域,卻沒有得到很好的體現或者說是長期缺位,科技型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持續存在;另一方面,有的政策性銀行熱衷于盈利性的所謂優質客戶,與商業銀行爭利或者說是越位的不公平市場競爭。四是功能規范保障的結構性失衡。20年來,我國科技政策性金融立法一直缺失,不能有效的對從事科技金融業務活動的政策性金融機構進行規范制約和權益保障。這與國外科技政策性金融機構先立法后建機構或同步并進的國際慣例和先進經驗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四、基于市場決定理論,實現科技政策性金融和科技商業性金融的協調發展
科技政策性金融也需要從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角度,秉持其特有的基于市場逆向性選擇基礎上的市場補缺性功能,只做商業性金融機構做不到的科技政策性金融業務,充分發揮商業性金融在科技金融市場上的決定性作用和主體性地位。同時,從科技政策性金融機構組織和業務規模上細心考量,避免科技信貸過程中的道德風險,以及對商業性金融的擠出效應,維護企業優勝劣汰的市場經濟法則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盡可能減少政策性金融由于享有種種顯性或隱性優惠待遇而可能帶來的一些弊端及副作用、負功能,進而體現科技政策性金融的政策導向性功能要求。
五、完善科技金融服務體系的措施
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集聚了大量的科技型中小微企業,但如何更有效地發掘企業在科技金融服務方面的需求,需要通過有效地技術手段來實現。通過建立綜合的科技金融信息服務平臺,將科技型中小微企業集聚到平臺之中,首先,方便提供股權投資的風險投資機構、提供債權投資的銀行等金融機構對企業的了解,從而大大降低科技金融服務機構的獲客成本;其次,科技型中小微企業可以通過平臺方便直接對接一定數量的園區經過考察認可的債權、股權投資機構;最后,高新技術產業通過對入駐平臺的企業、銀行、風投機構等的篩選工作,大大提高供需雙方的信息質量,把中小微科技型企業通過股權、債權以及知識產權、高新技術培育方面的服務,真正落到日常的點滴管理之中。在科技金融實踐過程中,通過“股權+債權+科技服務”的三位一體創新服務方式,為科技型中小微企業提供鉑金級的科技金融服務。
1.改革政府投資科技資金的使用方式
提高科技設備配置以及效率,能很好地形成以間接投入為主體的財政資金使用方式,能夠通過保險和風險補償金,降低初創期企業的風險。采用風險投資機構與銀行合作服務模式,專門成立同業合作部,與風險投資機構進行合作。要想實現科技金融服務體系服務效率的提高,需要對管理制度的創新改革以及完善,通過對科技行業市場的資源合理分配,打造創新資源共享的渠道,可以有效地使前途較好的創新科技項目被支持,提高服務效益。還要將監督機制引入到服務體系當中來,建立健全科技金融服務體系。要提供信息資源整合中的增值服務,加強產業鏈的融合,構建創業交流平臺,促進產業鏈上的企業信息互動交流和資源整合利用;主動為其企業推薦投資機構,幫助尋找合適的投資機構;主動開展財務輔助管理業務服務,幫助企業節省資金成本;整合各個行業的資源,為創業者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信息。
2.優化科技金融服務效率的評價指標
第一,從科技企業的角度來看,首先,要提高自身的融資能力。企業之所以不能獲得資金支持,很大原因是自己從事的研發項目最終收益具有較大不確定性。相對而言,投資方更偏好于最終收益可見的風險較小的科技企業。因此,為了消除投資方的顧慮,科技企業在擁有實力的前提下,為了獲得投資方的資金支持,可以研發投資收益率高、成功可能性大且市場前景較好的項目。其次,要加強企業的自我管理,消除道德風險。投資方不愿意對科技企業提供資金支持的另一大原因則是不確定企業獲得的資金是否真正投入了公司的創新研發活動中。因此,科技企業在發展初期,不僅要專注研發,也要注重企業信用管理。要努力掌握先進的信用管理技術,制定企業信用管理目標,著力加強信用管理基礎工作,嚴明統計、會計制度,規范交易程序,不斷提高企業資信水平,消除投資方對產生道德風險的顧慮。第二,從投資者的角度來講,無論市場上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完善,還是要加強對科技企業信息的鑒別能力。特別是在信息不對稱和社會第三方評估機制還不夠健全的當下,科技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風險性較高,投資方收集的這些信息本身具有一定價值,值得投資方花費相應的代價去了解。且隨著國家政策向科技研發的傾斜,將會有更多的資金流向科技企業。
3.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模式
加強協同作用,在投資方面,就是協調貸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和業務、配售股份的投資機構之間的關系,以便建立籌資機制,結合當下的股票和債權的有關法律、制度和機制,使平衡風險和收益和提供可持續的財政支持。作為元素的融合平臺、金融領域的金融中介服務的科學和技術,有義務和責任推動合作模式信貸機構和投資機構之間建立聯系和投資、融資業務之間的互動和科技企業的融資機會的最大化。
4.建立科技金融中介服務協同生態功能聚集區
建立科技金融中介服務基地。金融中介服務領域的科學和技術必須成為一個功能聚合區,因融資供需匹配、企業無力時,需要找到適當途徑和機構設法找到融資項目。前者是由公共部門建設科技金融服務中心,并在創新創業相對集中的地區引進各類專業機構,在資助科學和技術,建立投資、資本市場、金融市場的金融服務創造咨詢并適合當地環境。同時,這是整合國家資源來創造的一個統一的市級平臺——贊助的獨特形式,以便克服資源碎片化,并建立一個更大規模的金融和科技平臺。
5.健全科技金融服務評價體系
建立完整的金融中介服務領域的科學和技術需要定義服務范圍、服務標準、考核指標和測量效率,因此,需要加強中介服務的中介服務評估制度??茖W的評估體系和金融中介服務的指標應包括建立業務平臺、金融服務等功能。服務平臺體現投資服務專業人員的數目、結構和數量的科學和技術綜合服務,在線一體化程度類型,合作機構的數量和規模以及政府的支持水平。
六、結語
國家應該盡快出臺相應的法律法規,健全和完善科技金融體系,為企業提供更好的產學研交流環境,出臺針對高技術產業的稅收優惠政策,創新政府支持方式,拓寬科技融資渠道,簡化流程,提高運營效率,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系。政府應大力發揮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和引導作用,增強對中西部地區的財政科技支持。高新技術企業應該繼續加大科研投入,注重高新技術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尤其是掌握科技金融知識的高新技術人才。加快科技成果的轉化,注重將科技創新與市場化生產相結合,加快形成多層次的科技資本市場,針對高風險、高利潤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機構、銀行等要進行相應金融產品創新,更好地為高新技術企業服務,實現共贏。同時要重視社會資本對科技創新的支持作用,提高科技金融中的民間資本比例,注意控制和防范風險。
參考文獻:
[1]陶鋮,陳秋曉,劉圓圓.廣發銀行移動金融綜合服務平臺解決方案[J].金融科技時代,2019,(6):31~38.
[2]余慶澤,楊玉國,毛為慧,等.基于SERVQUAL模型的科技金融平臺服務質量評測研究——以P2P網貸平臺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代,2019,(11):113~121.
[3]王秀芳,于濛,程月.構建京津冀科技金融平臺的思路[J].經濟與管理,2018,(3):17~21.
[4]鄭力燕,朱雙平,王喆,等.我國科技創新與科技金融協同發展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9,(18):60~63.
[注]項目信息:江蘇省高職院校教師金融專業帶頭人高端研修個人訪學(蘇州大學)項目,指導老師:喬桂明,項目編號:2019GRGDYX027
作者簡介:
劉曉敏,蘇州高博軟件技術職業學院國際商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會計,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