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希芳 于光海
摘要: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隨著各領域的快速發展,增強企業數量,并加大了對人才的需求量,要求人才具有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滿足企業的發展要求,發揮出自身的價值。為滿足各領域的用人需求,我國教育部門對此提高重視,加大了對復合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尤其是在教學中,思政課程的積極開展,對學生實際情況與社會發展需求的綜合分析,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結合時代特點,依照自己的職業傾向,確定目標,并為實現這一目標做出行之有效的計劃,提高學生的就業率。
關鍵詞: 思想政治教育;中職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正確引導
【中圖分類號】G717.3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3733(2020)15-0262-01
1現狀分析
1.1思想政治教育情況
在各階段的教育教學中,都需遵循“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學原則,對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情況的綜合分析,明確具體的教學目標,具有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而在教學中,對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的開展,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對教師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發揮出自身的教學作用,教書育人、服務育人,對中職思想政治教育體系不斷地優化與完善,從而提升中職學校思想政治教育質量。
1.2思想政治教育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引導情況
思政課程的實施,主要的基礎條件是有專業的教師人員,通過教師自身的專業水平與綜合能力,合理地選擇教學內容與方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使學生對自己學習情況的充分了解與掌握,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首先,遵循“以學生為教育主體”的教學原則,從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角度分析,鍛煉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對知識的拓展與延伸,讓學生把自身所學習與掌握的基礎知識正確地應用在社會實踐中,幫助學生進行角色的轉換,使學生提前對自己未來的就業發展方向有所掌握。其次,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模式。通過校企合作,以就業為導向,根據學生的學習與接受情況,通過過程性評價,終結性評價、教學反饋等進行逐步完善該課程體系,對教學內容、層次與難度方面進行適當的調整與完善,使兩者之間發揮出自身重要作用的同時,還能以相輔相成的作存在,以適應社會的需求,從而實現就業升學以及培養中職生一生帶著走的能力和提高個人附加值。
2引導策略
2.1加大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
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各領域的發展都加大了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量,使我國中職學校加大了對復合型人才的教學力度。需要明確的是,雖然各領域加大了對人才的需求量,絕不是在人才數量上的滿足,更主要的是人才的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對學生的就業發展、人際關系維護等,都有積極性的影響。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觀念,是確保學生的思想積極、健康,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就是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學生在學習與發展的過程中,會受到不同因素的影響,使學生的思想不健康,那么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有明確的發展目標。
2.2以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為核心,滲透思想政治教育
目前,開展思政教育的過程中,其教學體系主要是借鑒學習一些國外的研究理論,不具備我國的教學特色。而為了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正確地引導,需我國教育部門加大對其的研究力度,結合我國社會的發展、學生實際情況、思想政治教育基礎理論等綜合分析,建立具獨立教學特色思想政治教育體系,全面落實到中職學校的思政教育工作中,既符合我國學生的學習需求,又使思政教育全面滲透到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對學生的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3創新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專業技能
將立德樹人內化于學校的管理工作中,進一步完善學生個性化發展的管理體系,促進學校的內涵建設工作。為了思政教育的正確引導,是需求長期的教學,而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建立完善的教學機制,確保教學方案的合理性,提升學生自主能力、思維能力等。新穎的教學模式,能夠滿足所有學生的學習需求,以此形式不斷地發展,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創新,絕不是對思想政治基礎理論知識的表面教學,需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注重基礎知識以實踐綜合教學。一方面,以基礎知識教學為基礎,使學生有扎實的學習基礎。另一方面,學生對基礎知識的學習,通過實踐教學對基礎知識的求知,從而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使學生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有明確的目標與方向。
2.4明確就業方向,提高學生就業率
中職學校的學生,大多數的基礎知識與綜合素質都比較弱,但是不容忽視對學生思想政治的教育,依然會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未來發展等產生積極的影響。更是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觀念的重要階段。幫助學生找到自我存在感和成就感。這對于學生“三觀”養成和職業生涯規劃、促進學校長期健康發展及維護社會繁榮穩定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傳統教學模式中所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合理地解決,培養大批復合型優秀人才,促進我國現代化社會的穩定發展。而對學生職業生涯的規劃,目的是讓學生明白,在現代化社會的發展中,就業競爭力比較大,只有自己具備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才能穩定自身的地位。相反,如果自身不具備一定的基礎條件,那么就會被社會所淘汰。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需求中職學校以學生的角度思考,制定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以思政教育的作為正確引導,教師對學生的影響,讓學生對自己未來的就業發展提高重視度,使學生能夠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進步。
3結語
綜上所述,為滿足我國現代化社會的發展需求,我國教育部門加大了對學生專業能力與綜合素質的教育力度,注重思政的教育,對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正確引導,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制定完善的教學方案,從實際出發,注重發掘他們的潛力,加強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學生的操作能力,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在實踐中進步,促進學生的未來發展,提高中職學校就業率與教學水平,使我國具備大量高素質、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韓佳妮.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教育調查研究[D].延吉:延邊大學,2018.
[2]劉黎明.中職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現狀及對策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8.
[3]魏和平.云南省中等職業學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研究[D].昆明:云南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