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玲

摘要目的:分析綜合護理對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睡眠質量的改善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的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7例。對照組進行傳統護理干預,觀察組則進行綜合護理干預。比較2組的睡眠質量[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結果:觀察組的PSQI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綜合護理可顯著改善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的睡眠質量,值得在臨床中推廣。
關鍵詞綜合護理;顱腦損傷;睡眠質量
Observation on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CHEN Liling
(Department of Neurosurgery,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Xiamen 3610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 improving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brain injuryMethods:A total of 74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craniocerebral injury in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Xiamen University from June 2017 to May 2019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7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were with traditional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Then the sleep quality[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 scale)]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PSQI score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mild and moderate craniocerebral injury,so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wordsComprehensive nursing;Craniocerebral injury;Sleep quality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2095-7130.2020.06.058
大腦是人體的控制中心,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活狀況,若其出現損傷,不僅直接危害到患者的身體,而且還會引發緊張、不安等情緒,影響患者的睡眠質量,導致患者難以正常入睡,而患者睡眠情況較差之后,將會加快體力的消耗,降低患者身體各方面能力,從而更容易被其他致病因子所侵害,不利于患者的康復。因此,出現顱腦損傷后,應在科學治療的基礎上,對其進行合理的護理干預。基于此,本文對我院收治的74例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采用不同護理方式進行干預,探討綜合護理對神經外科顱腦損傷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6月至2019年5月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收治的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74例作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7例。對照組中男19例,女18例,年齡26~55歲,平均年齡(3856±673)歲,輕度損傷27例,中度損傷10例。觀察組中男20例,女17例,年齡26~53歲,平均年齡(3912±694)歲,輕度損傷24例,中度損傷13例。一般資料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納入標準1)符合輕、中度顱腦損傷診斷標準者;2)清醒者;3)對本研究知情同意者。
13排除標準1)合并其他嚴重的神經外科疾病者;2)臨床資料不全者;3)精神障礙疾病者。
14研究方法
141對照組對照組進行傳統的護理干預,包括翻轉患者的身體,指導患者簡單運動等。
142觀察組觀察組則在傳統護理干預的基礎上,加入了綜合護理,主要包括以下措施:1)構建良好環境:每天清晨,打開病房的門窗通風,提升室內空氣的清新度。進行通風時,應適當減少通風時間,并注重患者的保暖,避免冷空氣進入而導致患者感冒。控制室內的溫濕度,打造出良好的治療康復環境,室溫應控制在22~24 ℃,濕度應控制在50%~55%。病房年內不宜放置鮮花,不播放嘈雜的音樂與影視作品等,避免對患者感官造成刺激。選擇干燥、柔軟的被褥,并定期進行清洗,以保證被褥的清潔衛生,避免患者感染。醫護人員在病房內動作輕柔,避免聲音過大對患者睡眠造成干擾[1]。2)心理護理:護理人員應增加與患者的交流頻率,且采用溫和的語言,避免語言過重而對患者造成刺激。患者向護理人員提問時,護理人員應耐心解答,不能因患者提問過多,或者是由于自身方面的因素而對患者產生厭煩感;在護理的過程中,可通過對患者講解成功案例來提升患者康復的信心,確保其可以更好地配合醫生。3)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提升巡房頻率,最短的時間內解決患者的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4)行為干預:控制患者飲食,餐食宜以清淡的蔬菜為主,睡覺前不宜食用過多,不過多飲水,尤其不可欽用一些刺激性飲品,如濃茶等。每天晚間熱水泡腳10 min左右,在專業人員的指導下,患者家屬可適當對患者進行按摩。睡覺前排尿,還可適當為患者播放一些利于睡眠的輕柔音樂,如搖籃曲等。
15觀察指標睡眠質量:采用[匹茲堡睡眠質量指數(PSQI)]進行睡眠質量的評估,本量表共包括睡眠障礙、睡眠時間、睡眠效率、入睡時間、睡眠質量、催眠藥物及日間功能等7項,每項評分為0~3分(整數),共計21分,得分越低代表睡眠越好。
16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7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2組患者PSQI評分比較護理后觀察組的PSQI評分顯著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3討論
大多數患者顱腦出現損傷后,會發生意識喪失的情況,根據受損的程度與部位的不同,意識喪失時間存在差異,其中輕者表現為嗜睡,嚴重者甚至會處于長期昏迷的狀態[2]。頭部劇烈疼痛并伴有嘔吐等現象,呼吸不暢,脈搏微弱,血壓下降等均為顱腦損傷的正常表現。上述這些癥狀可對患者睡眠質量造成較大的干擾,如做噩夢、難以入睡等,危害患者的身體功能,影響患者的康復[3]。所以在出現顱腦損傷的問題后,應及早進行治療,并配合科學的護理方案,以降低睡眠質量對患者康復產生的影響。
以往階段中,醫護人員對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進行護理時,往往采用傳統的護理干預,通過護理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質量。但深入觀察后可以發現,由于護理涉及面較窄,導致很多患者的睡眠質量改善情況并未達到預期目標[4]。而采用綜合護理模式之后,則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從而進一步提升患者的睡眠質量。通過室內環境的控制,可以為患者康復構建出良好的生活環境,避免細菌、病毒等致病因子對患者的危害,降低不良反應的發生率,防止不良反應對患者睡眠造成影響;通過心理護理,能夠提升患者對顱腦損傷的了解程度,增加其治療的信心,使其可以積極主動地與醫生配合,發揮出最大的治療效果,為患者睡眠打下良好基礎;通過對患者體征的詳細觀察,可以第一時間發現患者出現的問題,并及時將問題解決,避免疼痛、緊張等對患者睡眠造成影響;通過合理的進食,使患者身體處于最佳狀態,加之適當的按摩,播放輕柔的音樂等,可以使患者精神放松,良好的睡前準備,防止各方面因素對患者睡眠造成影響,有利于患者睡眠[5]。此外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發現,觀察組經護理后各項睡眠質量評分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綜合護理后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睡眠情況。
綜上所述,綜合護理可顯著改善輕、中度顱腦損傷患者的睡眠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毛曉云.臨床綜合護理對減少重型顱腦損傷病人并發癥的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79):268,272.
[2]聶晶.顱腦損傷患者的臨床綜合護理干預效果[J].中國傷殘醫學,2017,25(24):8687.
[3]吳紅霞.綜合護理干預對顱腦外傷患者功能恢復的影響[J].2018,24(27):277278.
[4]熊艷,江育英,何淑琴,等.舒適護理對輕~中型顱腦外傷患者睡眠質量和綜合功能的影響[J].上海醫藥,2016,37(18):3941.
[5]孫建琴,王欣玲,羅霞.護理干預對輕中型顱腦外傷患者睡眠質量和綜合功能的影響[J].河北醫藥,2015,37(4):631633.
n lang=EN-US>,2015,21(10):11461147.
[2]江玉珍.1286例肝穿刺活檢術患者術中特殊護理體位的效果觀察[J].黑龍江醫學,2015,39(8):970.
[3]張進茹.護理干預用于經皮肝穿刺活檢術患者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連續型電子期刊),2017,2(4):36.
[4]鐘富珍,麻少卿,黃曼.心理干預在慢性乙肝患者肝穿活檢術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吉林醫藥學院學報,2015,37(6):451452.
[5]劉梅,李萍,陳衛幸.B超引導下肝臟穿刺患者的全程護理[J].心理醫生,2018,24(6):22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