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城市化建設不斷加快,基于此,將鄉村景觀與風景園林規劃設計進行有效的融合,不但能夠提高生態環境的發展質量,還可以為鄉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本文主要闡述了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的積極意義與設計原則,并重點分析了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策略。
【關鍵詞】風景園林;規劃設計;融入;鄉村景觀
1、引言
由于社會的持續發展,經濟的平穩增長,人們對園林景觀的關注度逐漸提升。將鄉村景觀運用到風景園林建設中,不但可以推動城鄉的穩健發展,還能夠提升自然環境的品質。原生態的設計理念,使得整個鄉村園林景觀的自然感變得更加生動真實,更多優質景觀的加入也讓園林景觀設計有了更多的色彩,同時,這也從另一方面加速了城鄉景觀的融合。
2、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融入鄉村景觀的積極意義
2.1 有助于鄉村與城市的有效融合
現階段,我國對于農村經濟的發展給予了高度的重視,在加快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也要縮小城鄉之間的差距,并促進城市與農村的進一步融合。將鄉村景觀融入到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則可以有效地促進城市與農村的融合,將鄉村作為城市的后花園,而且也為城市增添了田園生機,提升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舒適性。
2.2促進園林藝術的創新發展
近些年經濟的平穩、快速增長,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人們對精神生活的關注度愈來愈高,為此在風景園林建設領域,景觀所包含的藝術氣氛日漸濃厚。生活是創造藝術的根基,而融入到風景園林規劃中的鄉村景觀恰好契合該原則,依托該模式可以使農村風格與現代化元素有效結合,從而進行園林藝術的創新發展。
2.3繼續傳遞自然田園風光
當下社會,伴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 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這也致使人們的審美眼光發生了轉變。由目前園林設計規劃的現狀可知,歐美風格、地中海風格、鄉村田園風格等均是人們較為喜歡的風格。山水風光是不可缺少的構成內容,唯有把園林景觀規劃和已有景觀相結合,才可以讓山水田園風光藝術得以全面的展現。通過現代化藝術的表現方式,修建農村現有景觀,從而在社會發展中通過多元化的表現方式傳播景觀文化。
3、鄉村景觀融入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的原則
3.1協調性原則
由于和城市景觀相比,鄉村景觀有其自身的特點,為此在設計建設景觀園林的過程中,首先要考慮的是兩者的共同點和不同點,之后應用協調性原則制定科學的方案。在城市景觀引入鄉村景觀時,應當注重自然要素、人文要素、歷史要素等諸多要素的綜合,整體計劃,全盤考量,依據鄉村地區特殊的地區特征加上園林的生態協作能力,力爭將自然環境保護、地方獨特性、歷史文化互相結合,進而實現風景園林景觀物質收益和社會效益共贏的目標。
3.2規劃與保護相結合的原則
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導致了人們對自然環境的大肆開采與破壞,以致自然生態環境逐漸惡劣。因此,鄉村景觀的融入不但可以對當地獨具特色的建筑進行保護,還可以對農村的地域特色進行保護,讓優秀的傳統文化得以傳播。在風景園林設計和規劃的大方向之下,在自然景觀的基礎之上建造鄉村景觀,這不僅保護了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也能充分體現出鄉村景觀其獨特的價值與意義,實現規劃與保護相結合的目的。
3.3開放性原則
人們對精神需求的關注度逐漸提升的過程中,審美品位也得到了提升。為轉變大多數園林景觀打造過程中風格單一的問題,形成獨特的景觀風格,因此整體謀劃鄉村景觀的所有元素十分關鍵。此外,為了使景觀的設計更加符合人們的需求,在進行鄉村景觀的設計時也應聽取更多人民群眾的建議,這也是開放性原則的好處。在設計與規劃的過程中,也要注意人文與自然的結合方式,不要造成對原有鄉村環境的過度開發破壞。
4、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策略
4.1傳承鄉村的歷史文脈
鄉村的歷史文脈是指農村在長時間的發展過程中,逐步形成了有自身特點與原創性的歷史文化。因為國內城鎮化發展速度的增快,很多鄉村文化在城鎮化過程中逐步消逝,為此我們應當加大對鄉村文化的保護力度,確保其在城鎮化過程中依舊有自己的容身之處??紤]到鄉村歷史文脈具有其獨特的鄉村地域性,城市園林設計師可以將這種概念擴展到城市園林的規劃和設計中,例如,當在城市園林道路上騎車時,可在道路的盡頭加入能體現出鄉村的耕田生活或農村的建筑物等。此外,也可以將鄉村的一部分田地改造為農家樂,讓農家樂變成鄉村景觀的一種標志,這也為住在城市的居民感受農耕生活。隨著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城市景觀慢慢吸收鄉村景觀元素,當開始進行城市規劃時,為減少鄉村文化在城市化過程中逐漸丟失的現象,盡量保留能夠體現鄉村風情的河流和道路等景觀。
4.2在園林景觀中加入原始的自然風光
城市園林景觀是經過后期人工裝飾過的,盡管景觀較為美觀,但相比于原始的自然景色,人為的痕跡仍然過于明顯。某些園林過度的追求美感,極力地刻畫,這不僅不能讓人們在景觀中感受到放松,反而還會給人一種壓抑的感覺,便失去了園林景觀的意義。為了給人們帶來一種新鮮感,自然風光也就慢慢地融入到城市景觀之中,緩解了人們的生活壓力。因此,在開始城市園林景觀規劃設計時,要為溪流、花草樹木等原始自然風光留足空間,減少人為的參與,使之順應天性,自由生長,逐漸接近自然風光。
4.3加強農村體驗
當下,大部分城市居民對鄉村人民的生產和生活了解甚少,特別是下一代的城市孩童,很大程度上他們沒有機會接觸到真實的農業生產作業,不了解其中的困難與艱辛,對耕作沒有概念,也不了解最基本的春種秋收過程。也有一部分城市居民對鄉村居民存在片面的看法。對于這些問題,設計人員在設計和規劃中適當加入農業勞作體驗項目,其目的是為了讓城市居民親身接觸到農業勞作,加強城市居民對于鄉村人文的了解。目前城市建筑的設計與規劃中,設計人員會特意開辟一塊空地來種植一些如小蔥、青菜、蘿卜等易生長的農作物,也可以創建農業體驗基地、農業體驗管理等方法,這一方面也讓人們了解了農業生產的過程,另一方面也讓城市居民及其下一代均可隨時隨地觀察農作物的成長。同時,打造風景園林的強有力特色特點,也有助于改善城市居民對鄉村居民的偏見,減少雙方的矛盾。
4.4鄉村生態的融入
設計者將鄉村生態融入園林規劃之中,通過使用鄉村獨特的經濟特性,開創出別具一格的園林風景,這一方面能體現出園林具有的生態風格,又能展現出園林的設計特點。例如:由于某自然景區存在面積較大的問題,游客很難在一天之內將其全部游覽完畢,加之景區沿途經過村莊,因此對于該風景園林的設計規劃,設計者可在其中加入鄉村生態元素,為游客量身定制吃、住、行一站式的游覽服務,這一方面為處于喧鬧城市的人們提供了安靜的游樂環境,豐富人們的游玩體會,另一方面也方便人們的出行。鄉村生態元素是城市人們無法在日常生活體驗到的。通過應用鄉村的生態特點,對園林景觀進行合理的規劃,促使園林設計與效益等各個方面發展進步。不斷優化的風景園林設計方案加之融入鄉村景觀,這不僅可以發展鄉村經濟,也進一步縮小了城鄉的經濟差距,體現出了鄉村景觀應用的重要價值。
4.5應該結合當前的時代特點進行創新
隨著時代發展,風景園林設計規劃中融入鄉村景觀也要有與時俱進的創新精神,不可生搬硬套。倘若繼續照搬,不僅沒有新意,而且達不到目標效果,更嚴重者會適得其反,因此無論是什么樣事物,只有獨具特色才會有鮮活的生命力。在風景園林規劃中,人文景觀的融入需要更加慎重的考慮,這不僅要考慮到園林四周環境的實際情況,而且還要與當前的時代特性相結合,以相互協調為前提,這才能使二者相互襯托、融合,才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對園林進行適當的文化點綴能夠提升其品味和內在的涵養,優美的園林風光不僅可以陶冶人們的情操, 還能夠讓人們去體會深藏其中的文化韻味,提高人們的品味,倘若文化點綴過度或者不符合園林的風格便會適得其反,顯得不協調,沒有趣味,這也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人們觀賞園林的心情。
結語:
繁忙的城市生活在鄉村景觀的融入下多了許多休閑的鄉村氣息,在經濟高速發展的社會中融入大自然的美麗,形成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畫面。鄉村景觀的融入,不僅體現出園林景觀新的設計思路,也可以達到保護鄉村文化的目的,還可以使更多生活在城市的人們體會到鄉村的文化和風土民情。
參考文獻:
[1]付振忠.鄉村景觀在風景園林規劃設計中的融入[J].現代園藝,2016,(22): 85.
[2]劉逸飄.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有效融入[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09):4382.
[3]嚴勇斌.風景園林規劃與設計中鄉村景觀的有效融入[J].現代園藝,2016,(06)112.
作者簡介:
葉仲濤(1984.07-),男,漢族,湖南株洲人,碩士,工程師,研究方向:景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