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心
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生態文明建設是關系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根本大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將生態文明建設作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重要內容,開展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工作,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生態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污染治理力度之大、制度出臺頻度之密、監管執法尺度之嚴、環境質量改善速度之快前所未有,推動生態環境保護發生歷史性、轉折性、全局性變化。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是新時代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原則之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闡述了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揭示了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道理,指明了實現發展和保護協同共生的新路徑。綠水青山既是自然財富、生態財富,又是社會財富、經濟財富。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自然價值和增值自然資本,就是保護經濟社會發展潛力和后勁,使綠水青山持續發揮生態效益和經濟社會效益。
作為改革開放的試驗田和先行地,廣東省委、省政府一直以來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在國土空間開發利用、生態環保市場化、生態文明績效評價、堅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打造生態環保鐵軍等方面積極探索創新,取得了積極成效。全省各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因地制宜、因勢利導,摸索出了不少行之有效的創新實踐模式。2017年,河源市東源縣獲得國家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珠海市、惠州市、深圳市鹽田區獲得首批46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2018年,深圳市羅湖區、坪山區、大鵬新區,佛山市順德區,惠州市龍門縣被授予第二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2019年,深圳市福田區、佛山市高明區、江門市新會區被授予第三批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縣稱號,深圳市南山區獲得國家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稱號。本期《環境》雜志將推出“生態文明建設在廣東”專題,選取深圳市南山區、佛山市高明區、河源市東源縣、惠州市龍門縣、江門市新會區生態文明建設的創新實踐案例,共同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金”的轉化路徑。
猶記得2018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時的殷殷重托,“廣東有條件有能力把生態文明建設搞得更好”。當前,生態文明建設正處于壓力疊加、負重前行的關鍵期,必須要保持高度的戰略定力,堅持不懈、久久為功。廣東要以全面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建設為契機,更加擔當作為,奮力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的廣東樣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