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琳(指導) 劉娜 王天 任梅
50多歲的張先生原來身體一直比較健壯,吃嘛嘛香,但近來張先生的身體出現了異常的狀況。食欲比原來差了很多,惡心,有時肝區還會隱隱作痛,這可把張先生嚇壞了。他趕忙去醫院做了全面檢查,好在問題還不是非常嚴重,張先生得了脂肪肝。
現狀:脂肪肝對中年人構成威脅
隨著現代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逐漸改變,脂肪肝的發病日趨全球化和年輕化,歐美等西方發達國家普通人群中脂肪肝患病率達 20%~33%;日本成年人則是21.8%;韓國人患病率也高達6%。
據調查,我國不同地區脂肪肝患病率差異較大,約為11%~15%之間,患病高峰期則在31~50歲之間,整個脂肪肝的患病率呈增長態勢,對人們尤其是中年人的健康構成巨大威脅。
脂肪肝在非肥胖人群中的發病率為10%~20%,在體質指數( BMI)>25 及25
脂肪肝是遺傳——環境——代謝的相關因素所導致的疾病,以肝細胞內脂肪肝堆積為主的臨床病理表現。按照致病因素脂肪肝可分為酒精性脂肪肝和非酒精性脂肪肝兩大類。
正常肝內脂肪占肝重3%~4%,若肝內脂肪含量超過5%即為輕度脂肪肝,超過10%為中度脂肪肝,超過25%為重度脂肪肝。
危害:多種疾病的有關系
脂肪肝目前已取代慢性病毒性肝病,成為中國第一大肝臟疾病。脂肪肝不僅僅是肝臟的問題,還與多種疾病密切相關。其危害主要有:
1.導致肝硬化:長期的肝細胞變性會導致肝細胞的再生障礙和壞死,形成肝纖維化、肝硬化。
2.誘發動脈硬化、高血壓:脂肪肝患者血液中甘油三酯高,常伴有高血脂血癥,血液黏稠度增加,促進動脈粥樣硬化的形成,進而易導致高血壓、冠心病。
3.誘發或加重糖尿病:脂肪肝患者脂代謝失調,會引發和加重糖代謝失調。糖尿病患者中合并脂肪肝的約占50%,可見脂肪肝與糖尿病是一對難兄難弟。
4.降低人體免疫與解毒功能:脂肪肝患者肝細胞脂肪變性或壞死,且常伴有脾臟腫大,肝脾功能異常可抑制細胞免疫的功能,降低解毒功能和抵抗能力,易導致內外毒素潴留和感染的發生。
癥狀:食欲差、乏力、惡心與疼痛
輕中度脂肪肝一般沒有明顯臨床表現,輕度脂肪肝一般對健康影響不大,如果長期存在中重度脂肪肝且不予治療有可能引起肝硬化,甚至出現肝功能嚴重受損等后果。
重度脂肪肝可以出現食欲差、乏力、惡心、嘔吐、肝區疼痛等癥狀。化驗檢查可以發現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堿性磷酸酶、谷氨酰轉肽酶增高,嚴重時還可以出現膽紅素增高。
應對:找病因、調飲食、多運動、輔藥物
首先,找出病因,有的放矢采取措施。如長期大量飲酒者應戒酒。營養過剩、肥胖者應嚴格控制飲食,使體能恢復正常。有脂肪肝的糖尿病人應積極有效地控制血糖。營養不良性脂肪肝患者應適當增加營養,特別是蛋白質和維生素的攝入。總之,去除病因才有利于治愈脂肪肝。
其次,調整飲食結構,提倡高蛋白質、高維生素、低糖、低脂肪飲食。
1. 每日三餐膳食要合理搭配,低糖、低脂的平衡膳食,少吃或者不吃精制糖類、蜂蜜、甜點等,不吃含有代可可脂的食品,用植物油替代動物性油脂。
2.蔬菜水果不能少,每天應吃至少8兩~1斤的蔬菜,如菠菜、芹菜、小白菜等綠葉蔬菜,胡蘿卜、番茄等紅色蔬菜以及南瓜、土豆等黃色蔬菜為宜;每天至少吃2~4兩水果,最好是當季新鮮水果。
3.不能忘記補充優質蛋白質,如魚、牛奶、雞蛋等,足夠的蛋白質能有效幫助清除肝內脂肪。切忌過度節食,單純追求“苗條”而節食過度會導致運送脂質的蛋白生成減少,反而加重脂質在肝臟的堆積,結果得不償失。
再次,適當增加運動,促進體內脂肪消耗。每天跑步,仰臥起坐或健身器械鍛煉都是很有益的。我們最推薦的運動形式就是游泳,游泳是全身的運動,而且由于浮力的作用,使得這項運動不耗損關節,游泳使得皮膚散熱增加,加速了耗能。并且特別適合需要減肥的人。同樣是運動一個小時,游泳可以消耗1300大卡的熱量,比跑步和快走消耗的熱量大很多,因此我們特別推薦游泳運動。
最后,藥物輔助治療。脂肪肝并不可怕,早期發現積極治療,一般都能痊愈,且不留后遺癥。值得指出的是,脂肪肝的預防工作應從兒童做起,尤其是獨生子女,想吃什么就給什么,活動又少,一旦變成“小胖墩”,恐已有脂肪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