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林
【摘 要】小學語文一直以來都深受父母和教師的重視,作為學生語文學習道路上的第一站,小學語文起著促進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創新思維以及自主學習習慣的重要作用。傳統小學語文教學課堂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也迎來了變革,本文主要對信息技術視域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進行了研究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7485(2020)21-0061-02
目前,小學語文教學正在進行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信息技術下衍生出來的新的教學方式開始不斷在課堂中投入使用,同時信息技術帶來的豐富教學資料也極大地拓寬了小學生的視野。小學語文教學在信息技術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教師應該抓住優勢,合理地利用信息技術帶來的信息資源,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
一、信息技術對小學語文教學的積極意義
(一)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帶來了新的活力,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在課堂上給學生播放動畫、視頻等與課程相關的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好習慣,這樣可以極大地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效率。
(二)豐富了小學教師的教學資源
信息技術的發展,不僅提升了我們獲取信息資源的速度,同時高度整合了原本分散的資源信息,使教師豐富了教學資源。因為信息技術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等渠道將資源引進課堂,讓學生擁有更多的學習素材,同時在諸多學習資料的支持下開展有效的學習活動。
(三)提高了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信息技術進入教學課堂后,教師利用白板、投影儀等多媒體設備,可以直觀地向學生呈現學習內容,增強學生的體驗感,便于他們理解晦澀的知識,這樣一來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得到了提高,有助于教師完成預期的教學目標。
(四)開闊了小學生的視野
信息技術下小學生了解資源的途徑增多,內容也豐富起來。利用信息技術可以有針對性地尋找拓展資料,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課本知識。同時,大量的課外資料有利于小學生從小就形成開闊的視野,在浩瀚的學識海洋中增長知識和見識。
二、信息技術下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現狀
(一)多媒體技術運用方式單一
由于信息技術發展速度極快,而大部分小學教師并沒有接受過系統性的信息技術培訓,所以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技術進行課堂教學時,由于使用不夠熟練,只能簡單地進行課件展示,多媒體變成了展示工具,并沒有很好地促進小學教學課堂的變革。
(二)過分依賴信息技術教學
在傳統教學向信息化教學的過渡過程中,部分教師太過依賴多媒體技術的便捷高效,大量展示課件而忽略了實際問題。雖然新媒體技術可以圖片化、影音式教學,但是長此以往,信息化教學就會形成定式,小學生會逐漸厭惡這樣的教學模式。
(三)師生之間的互動減少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利用信息技術后,教師在展示課件的過程中往往忽視了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傳統課堂教學雖然沒有信息化教學的便利,但是師生之間交流溝通的機會很多,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面部表情、形體語言都是交流的方式,而多媒體技術則阻隔了師生之間的溝通學習。
三、運用信息技術推進小學語文教學課堂的具體策略
(一)構建翻轉課堂,創新教學模式
信息化課堂教學彌補了傳統教學模式的缺陷,通過構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拓展了課堂教學空間,給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時間,有利于培養其自主學習的能力。翻轉課堂這樣的新型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師的講課效率,同時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質量。
(二)創新思維,推進學生深度發展
現代社會日新月異,一方面小學生要在不斷的變化中繼續學習;另一方面,小學生要培養自身的思維創造能力,思維創造能力在信息化教學中可以被最大程度地發掘出來。在追求高質量的課堂教學的同時,教師首先應該將信息化教學全面、深入地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
(三)優化課堂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相互討論、相互交流、相互學習的兩維動態發展的過程。將信息技術導入小學課程教學中,可以將復雜抽象的知識以最直觀、最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小學生,便于其接受新鮮的信息,引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小學生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可以促進他們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全面發展。
四、結語
現代信息技術為小學語文教學注入了新的發展動力,其搭建的良好的教育平臺可以有效推動小學教育的發展,完成新課程改革的目標。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不僅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而且可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其語文素養,滿足學生多樣化的發展需求。因此,信息技術視域下的小學語文教學對小學生的學習大有裨益,但是也需要教師合理地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將其與傳統教學模式相結合,以發揮其最大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程新莊.信息技術環境下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J].西部素質教育,2019(24).
[2]卜師文.融合信息技術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20(1).
(責編侯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