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軍
【摘要】 ?特殊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殘疾學生獲得最大的教育收益,以提高未來的生活質量。一個人的成長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共同作用下促成的,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對于個人的發展同樣起到重要作用,對于智力因素處于劣勢的智力障礙學生而言,換個角度從非智力因素出發,注重情感、意志等因素的培養,將有利于智障學生的缺陷補償,促進孩子的持續性發展。
【關鍵詞】 ?情感 興趣 意志 非智力因素
【中圖分類號】 ?G760?? ? ? ? ?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1992-7711(2020)21-166-01
0
相對智力因素而言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興趣、意志、性格等,其特點是后天成因多,先天少。一個人的成長不僅僅是智力因素的作用,非智力因素同樣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智障學生由于各種原因智力水平低于同齡人,在智力障礙學生的活動設計和組織上也會因為學生的智力因素影響而有這樣或那樣的困難,活動效果往往收效甚微,學生個體發展沒有起色。實踐發現,從非智力因素出發,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對智力障礙學生的發展是行之有效的。
一、熏陶情感、奠定基礎
情感是人在一定環境中對客觀事物的體驗,情感教育對智力障礙學生的發展極其重要。智障學生因為智力低下,導致他們的情感體驗比較膚淺,對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美好事物很少去主動感受。在智力智障學生的培養過程中要把情感教育放在首位,有效培養道德情感、理智感和美感,從而為自身發展奠定基礎。
一方面學校要把對智障學生的情感教育擺在日常工作的重要位置,作為老師要積極抓住日常生活中契機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如在每天的午餐過程中有的學生不講究進餐衛生,吃得很邋遢,教師就可以抓住這個機會讓學生觀察自己飯后的桌面,誰吃的干凈,誰浪費了食物,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愛惜事物的品德教育。
另一方面情感教育不僅要在學校里進行,更要延伸到家庭。人的童年成長過程也是培養、熏陶情感的過程。在整個過程中,家庭是主要環境,也是關鍵因素。和諧有愛的家庭環境和生活是培養美好情感的最優條件。作為學校應做好家校聯系的工作,多和孩子父母進行溝通,共同配合做好孩子的情感教育。
二、培養興趣、激發動機
興趣是激發活動欲的基礎和動力,智力障礙學生因為智力缺陷導致興趣水平降低,對事物或活動的興趣點降低,即便有了一定的興趣,保持和強化的難度也較大。在活動過程中要創設適宜的情境條件,善于引導和啟發,幫助學生培養適合的興趣。在興趣的形成過程中,作為引導者要及時關注興趣的發展趨勢,有效干預,促使興趣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1.注重學生親身的體驗
智力障礙學生的教學圍繞生活開展,以生活為中心。對智障學生的教育活動的組織和開展,要讓學生有參與感、體驗感,避免說教,盡量讓學生去做一做,在活動中獲取真實的體驗,豐富感知覺,進而萌發興趣。
2.創設良好有益的情境
特定的情境中、適宜的情境條件容易使人產生興趣,興趣的養成往往是在潛移默化中形成的,對于智力障礙學生亦是如此。怎樣結合教學活動內容去設定適應的情境是活動開展的前提。例如在勞技課上,把室內清潔的活動預設在小動物做客的情境中,通過圖片、視頻、各類教學具等把所要教學的內容有效串聯,讓學生充分感受到做客的氛圍,在此基礎上進行相關技能的學習和練習,學生的勞動興趣就容易激發出來。
3.開展豐富多彩的游戲
游戲是任何學生都最喜愛的活動,游戲也是激發興趣的重要途徑。對于智力障礙學生而言,游戲的吸引力是其他方式方法不可替代的,因此在活動中采用游戲化的教學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興趣。
三、磨練意志、提高品質
良好的意志品質并非與生俱來,意志品質的形成是與環境互動結果,是在實踐過程中反復磨煉出來的,良好的意志品質有益于人的多方面發展。意志薄弱是智障學生較突出的共性特征,畏難、畏縮、怕事、意志不堅定是主要表現。因此,要注重對智障學生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增強學生的自信息、恒久心以及面對困難用于面對、克服的品質。
1.確定目標,樹立信心
每一個活動都要預設合適的目標,目標的確定可以和學生一起制定,要讓學生明確、指導目標的具體內容。目標的制定要符合學生的實際能力,既不能太高學生無法達到,也不能太低沒有難度。經過一定的努力完成目標預設的活動任務,這樣的目標利于學生自信心的培養。
2.及時評價,激勵上進
及時的評價對于學生發展很重要,評價的有效介入會給予學生最大的精神鼓勵。智力障礙學生的心理特點決定他們在活動中往往處于被動位置,活動的參與反饋效率低。因此在互動過程中,對于學生表現出來的努力和取得的進步,老師要善于發現,及時給與肯定和鼓勵。哪怕是一句樸實的贊賞,一個友愛的擁抱,一個善意的微小,這些都會給與智力障礙學生力量。
3.反復磨練,形成意志
意志是歷練出來的,沒有人不經過奮斗的歷程就會有好的意志品質。對于智力障礙學生很多人會過多抱著寬容、理解、支持的態度,一味的體諒和照顧,這并非益事,學生會因此形成過分的依賴。適當的增加波折,營造一定的挫折感,對于智力障礙學生的意志品質形成是有效的。
如針對腦癱的學生訓練其站立乃至行走,訓練過程中老師在鞭策鼓勵的同時要結合各種教學具創設帶有一定難度的訓練情境。從幫扶到放開,一步、兩步……學生在有效鍛煉的同時,能力和自信心逐漸增強。
其次體育鍛煉對智障學生的意志培養也有重要作用。科學鍛煉,重在堅持,與家長共同制定適宜的項目,學校里練習、家庭中鞏固,既鍛煉身體又磨煉意志。
特殊教育的課程改革要求要圍繞著學生的生活,以生活為核心努力促進學生多方面發展,促進學生生活質量的提高是教育的最終目的。面對智力障礙學生,一線教學工作的教師,充分考慮多方面因素的參與,積極有效的保障學生在各個反面都有所收獲,在日復一日的學習活動中,學生必將有所收獲。
[ 參 ?考 ?文 ?獻 ]
[1]陳云英.《智力落后學生教育的研究》[M]華夏出版社.
[2]肖幼萍.《多元智能理論與新課程》[J].《中小學教師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