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鐵道職業技術學院 機電工程系,云南 昆明 650208)
為了增強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筆者通過問卷的方式,對所在機電工程系學生就學院各方面工作滿意度情況進行了調查,以深入了解學生對學院教育教學工作的意見和期望,總結和查找各方面工作的成效與不足,并提出持續改進的對策和建議。
“機電工程系學生對學院工作滿意度調查問卷”根據高等職業教育質量年度報告編制“學生反饋表”格式內容共設計為教書育人、課堂教學、管理和服務工作三個大塊8 個小的方面滿意度調查,通過問卷星創建問卷進行網上調查,被調查者通過手機端對每題的滿意度做出回答,有“滿意”和“不滿意”兩種回答。
調查對象為機電工程系所有班級的部分學生,共計1052 名學生參與調查問卷。其中男生897 人,占比86.3%;女生155 人,占比13.7%。漢族學生757 人,占比72%;少數民族學生295 人,占比28%。來自云南省的學生789 人,占比75%,外省學生263 人,占比25%。來自城鎮的學生229 人,占比21.8%;來自農村的學生823 人,占比78.2%。共青團員926 人,占比 88%,群眾126 人,占比 12%,擔任學生干部的594 人,占比56.5%,沒有擔任過的458 人,占比43.5%。以上數據信息表明,參與本次調查的學生結構總體比較合理,并具有一定的廣泛性和代表性。[1]
對所得原始數據資料采用描述性統計等,具體結果如下表。

調查結果分析:
這與與學院對課堂教學工作的重視和教師自身較高的教學水平有關。學生對學院后勤服務方面的工作最為不滿,是因為后勤服務涉及面較廣,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學院作為新組建的高職院校,還在不斷建設完善各項硬件設施過程中,不少地方還與學生的期望存在差距。
通過不同年級學生對各項工作滿意度進行單項比較發現,一年級學生對所有項目工作滿意度均高于二年級學生。其中學生干部滿意度較高,而普通學生滿意度較低。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學生干部與老師接觸較多,對學院各項工作相對比較熟悉和了解,而普通同學與老師接觸較少,致使信息不對稱,容易造成一定的誤解;二是由于二年級學生對學院各項工作的期望值相對比一年級學生高,導致滿意度降低。
根據本次調查結果,說明參與滿意度調查的學生對學院各項工作總體是比較肯定的,評價也是客觀公正和積極向上的。通過對學生滿意度的調查分析,可以了解到學院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和不足,明確今后發展的目標和學生的所思所想和基本訴求,要及時改進各項工作,滿足學生的合理需要,提高學生對學院各項工作的滿意度,促進學院教育教學各項工作的提高。[2]
學生是教育的主體,教育只有服務于學生,才能助力學生的成長和成才,因此學生工作要把“以生為本”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立足點,將教育與學生的成長成才需求緊密結合,提升教育服務質量水平,才能提高學生的滿意度。要把學生工作落到實處,作為學生工作者就要走到學生中間,去真正了解、關心、幫助他們,圍繞學生個人的成長成才,這一核心目標,切實解決學生在思想、學習、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難和困惑,為此,我們要不斷提高職業素養,加強責任感和使命,與時俱進,以適應新的需求。
學生工作繁雜瑣碎,內容涉及面廣,但卻與每個學生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因此學生工作需要秉持公平、公開、公正的工作原則,在各個方面都要做積極的努力,要在全院范圍內營造以人為本、服務育人的氛圍。
由于歷史原因,學校占地面積受限。辦學資源雖然有限,但學校一直在積極努力地改善辦學條件,從北院校區的改造重建到南院校區新圖書館、教學樓、食堂、學生宿舍樓紛紛拔地而起,短短幾年間,學院舊貌換新顏,辦學條件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嶄新的教學生活設施,改善了學生的學習生活環境,提高了學生的舒適度。所以從統計分析數據來看,學生對學校的硬件設施總體上是滿意的,學生滿意度較低的因素,相對集中在后勤服務的食堂上,學生人數眾多,需求多樣,眾口難調,食堂飯菜的價格、數量、品種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學校社團活動雖多,但學生真正感興趣的較少,一些社團活動內容和形式不夠新穎,不能吸引學生,學生的參與度不高;為此,我們通過對相關數據的研究分析,了解到學校發展過程中存在的一些主要問題、現實狀況和學生的訴求,查找學校管理工作的得失,在不斷完善學校基礎設施等“硬環境”的同時,要提升我們校園文化的“軟環境”,提高學生的幸福感和歸屬感。
從統計數據上來看,學生對學校的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還是比較滿意的,對教師的教學態度、教學水平、教學效果的評價也是比較高的,這說明學校非常重視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抓住了學校發展的根本。當然我們也要看到,雖然學生對教學和教學管理工作比較滿意,但滿意和非常滿意的程度還不夠高,根據調查表中學生的反饋情況,有一部分學生反映任課教師課后與學生的溝通和互動交流不夠,教學是否狹隘的僅限于課堂的授課,課后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是否應該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應該屬于教學環節的一部分,它是否會影響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根據相關數據調查顯示,學生對學校的學生管理與服務工作基本上是滿意的,但滿意和非常滿意的程度還不夠高,根據調查表的反饋,問題主要聚焦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學生參與學校的管理的途徑和機會比較少等;另一個是學校職能部門相對分散,學生辦事疲于奔波;
學校的一切工作歸根到底是為了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的,為鼓勵學生參與學校行政管理工作的積極性,發揮主人翁精神,學校也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例如實行院長接待日制度,對于同學們提出的問題會進行落實督辦,并作出書面答復。學校各職能部門也在積極簡化工作流程,提高辦事效率。但各職能部門之間的聯動還有待提高,“服務育人”是學生管理工作中應秉持的理念,為此,我們要針對學生的特點,加強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積極發揮學生在學校管理工作中的作用,讓學生能夠在參與學校管理工作的決策中獲得成就感,從而提升學生的滿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