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鵬



摘 要:通過設定資源整合力、市場需求、企業發展、相關產業以及機遇、政府和創新等因素修正波特鉆石模型,運用因子分析法對四川省21州市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進行排名,根據因子對相關變量的解釋能力的大小,最終命名“文化因子”、“旅游因子”和“創新因子”3個代表因子,宜賓市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總得分排名第5,選取的3個代表因子得分在21州市中的排名分別為14、6和11,進而從“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角度、全域旅游角度、創新角度以及協調綠色發展視角提出提升宜賓文化旅游業競爭力的建議。
關鍵詞:文化產業;旅游產業;修正鉆石模型;因子分析法
中圖分類號:F592.3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0)20-0123-04
2018年3月,被妙喻為“詩和遠方走在了一起”的文化和旅游部的設立預示著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有了新的機遇。數據顯示,2019年一二三季度,全國5.6萬家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實現的營業收入以及國內旅游人數和入境旅游人數同比增長分別為7.6、8.8和4.7個百分點。這說明,文化和旅游產業總量規模持續提升,相關市場需求旺盛,消費潛力巨大,文旅產業持續深入高效融合發展必將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動力。
作為黃金水道起點的宜賓市,因其地處云貴川結合部以及國家“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結合部而獨具地緣優勢。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宜賓近三年GDP平均增速超過10%,并且高于全國和全省,諸多產業中,對GDP貢獻較突出的同時發展潛力巨大的有白酒產業、茶產業和竹產業三大產業,而這三類產業都有著深厚的文化底蘊。以白酒產業、茶產業和竹產業為基礎,以酒文化、茶文化和竹文化為引領,融合帶動宜賓旅游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將會進一步提升宜賓市經濟社會的整體質量,并為宜賓市如期打造成為四川省經濟副中心提供強有力支撐。
本文擬以文化旅游產業為研究對象,運用修正的鉆石模型和因子分析法,分析宜賓市文化旅游產業在四川省21個州市中的競爭力排名情況,并根據統計分析結果提出文化產業和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建議。
一、理論分析
20世紀90年代初期,邁克爾·波特教授在其著作《國家競爭優勢》中以生產要素、相關支持性行業、企業戰略、結構、同業競爭以及市場需求等四個關鍵要素和政府、機遇等兩個輔助要素為基礎創立了極具影響力的鉆石模型,該模型有時也被稱做菱形理論,主要用來研究產業競爭力。
芮明杰(2006)認為,邁克爾·波特教授的產業競爭力模型在要素的設定上并不十分合理。他提出,在影響產業競爭力的諸多因素中,產業知識吸收與創新能力是本源性變量而以此修正了鉆石模型。楊玲麗、丘海雄(2008)通過對鉆石模型的研究進行梳理和總結,并結合我國實際,提出在產業競爭力分析過程中,應該著重體現跨國經濟、國內外市場需求以及政府等要素。張春香(2018)在研究區域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時認為,政府通過直接支持和管理對產業競爭力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提出修正的鉆石模型。朱宗乾等(2019)在研究無人經濟產業時,通過將生產要素和相關支持性行業要素修正為資源整合能力和利益相關者而修正鉆石模型。本文結合上述學者的研究,重新修正鉆石模型如圖1所示。
二、數據來源和指標設定
本文數據主要來源于EPS(Economy Prediction System)數據平臺、省州市統計年鑒和統計公報、政府網站以及權威媒體等渠道。
根據修正的鉆石模型進行指標設定和解釋,如表1所示。
三、實證分析
因子分析法主要的作用就是對某一研究問題涉及到的變量進行有效降維,試圖用包含更多更豐富的原始信息的較少的新的變量來代替較多的原始變量。本文基于因子分析法研究宜賓市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嘗試對影響該產業競爭力的資源整合能力、市場需求、支持產業、企業發展、政府政策、機遇以及創新等因素對應的具體指標進行降維,以期找出推動宜賓市文旅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并據此提出建議。
本文主要通過統計軟件SPSS19.0進行實證數據處理,通過表2(KMO檢驗和Bartlett的檢驗表)可以看到,Bartlett球度檢驗統計量為723.478,sig.值接近于零,表明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的15個變量之間存在較強的相關關系;同時,KMO統計量為0.835,超過0.7,說明適合作因子分析。
表3給出了各因子所解釋的原始變量方差的部分主要數據,可以看出,提取出的3個公因子累計解釋了原始變量方差的96.570%,這表明因子分析的效果較為理想。
采用Varimax法得出旋轉后的因子荷載矩陣,即如表4所示。
從表4可知,第一個因子主要解釋了4A級景區數量、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數量、文體傳媒財政支出和公共圖書館藏書量等因素,根據這些因素的特點,我們把第一個因子命名為“文化因子”;第二個因子主要解釋了城鎮居民人均年可支配收入、國內旅游收入、保費收入以及住宿業資產和收入等因素,根據這些因素的特點,我們把第二個因子命名為“旅游因子”;第三個因子主要解釋了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每萬人擁有高等學校在校生人數和研發投入強度等因素,我們根據其特點,把第三個因子命名為“創新因子”。在此基礎上,我們運用SPSS按回歸法估計因子得分系數矩陣以及用公因子方差貢獻率做權數進行加權匯總得出21個州市文旅產業競爭力得分排名,見表5。
通過表5產業競爭力得分排名可以看出,宜賓市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在全省21州市中排在第5位,文化因子、旅游因子和創新因子排名分別為14、6、11。實證結果表明,宜賓市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優勢明顯,但還有巨大的潛力可以挖掘。比如,宜賓文化因子排名較為靠后,但宜賓市本身擁有豐富的酒、茶和竹資源,而這三大資源背后又有源遠流長、沁人心脾的文化故事,這說明旅游產業融合文化產業做大做強高質量發展之路還很廣闊。再比如,宜賓市的創新因子得分也比較低,以宜賓市的竹文化旅游產業為例,無論是從竹種數、竹屬數還是竹林面積等天然條件來說,宜賓市竹資源在全省乃至全國都是相對豐富而集中的。但是竹文化旅游產業所帶來的經濟效益還不夠樂觀,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在于在竹文化旅游全產業鏈上創新的力度和廣度都還不夠,優勢資源的整合能力還不足,打得響的品牌還很缺乏。
四、建議
(一)推動文化、旅游及相關產業實現全產業鏈融合發展
文化是旅游的不竭動力,旅游是文化的有效載體。文化和旅游相伴而生、協調發展、融合為一體才能釋放出巨大的經濟拉動力。因此,宜賓市應以(酒、茶和竹)文化產業為引領,通過打造特色景觀為聯結點,推動旅游業上下游產業即“吃住行游購娛”全產業鏈融合發展,把宜賓市打造成“宜吃宜住宜行宜游宜購宜娛宜居”的文化旅游名城。
(二)依托“1+3+N”改革機制打造全域旅游,實現協調綠色發展
根據馬斯諾的需求理論可知,人類在滿足了基本需求以后,更高的精神需求會隨著經濟基礎的穩固而旺盛。所以,在當下大眾旅游新趨勢下,人們的消費需求呈現出了愈來愈明顯的多樣化多結構復合型態勢,僅僅依靠打造景觀景區已然無法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全域旅游時代已經到來。這種趨勢要求,在促進文化旅游產業發展的同時,勢必要重視基礎設施建設、安全保證以及管理服務水平等涉及全域旅游的制度保障。
(三)通過創新創建文化旅游產業強勢品牌
習總書記說:“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比如,要考慮如何融合相關文化元素打造宜賓市強勢旅游品牌以吸引游客,要考慮如何通過打造特色飲食和創建品牌文化景觀以留住游客,要考慮如何通過管理創新、制度創新提升游客無形體驗,使游客從旅游轉向旅居進而打造文化旅游經濟的原動力。所以,宜賓市的酒產業、茶產業和竹產業等產業唯有創新性地融入酒文化、茶文化和竹文化等文化元素,才能實現高質量發展,才能協調帶動宜賓市旅游業實現融合發展,才能創建文化旅游業超級IP品牌。
參考文獻:
[1] ?芮明杰.產業競爭力的新鉆石模型[J].社會科學,2006,(4):68-73.
[2] ?楊玲麗,丘海雄.鉆石模型的理論發展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與經濟,2008,(6):55-58.
[3] ?張春香.基于鉆石模型的區域文化旅游產業競爭力評價研究[J].管理學報,2018,15(12):1781-1788.
[4] ?黃諾.山東省文化產業競爭力實證研究——基于波特鉆石模型和因子分析法[J].江蘇商論,2019,(1):118-123.
[5] ?占紹文.基于鉆石模型的西安市文化產業競爭力評價實證[J].吉首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33(9):1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