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丹
成都市新都區北星小學校
教學目的:
1.通過品析經典材料感知動作描寫對刻畫人物的作用;
2.通過品析經典材料和自主探究,領悟并總結妙寫動作刻畫人物的幾種方法;
3.能夠運用所學方法,寫好人物動作并表現人物特點;
教學重點:通過品析經典材料,領悟并總結寫好動作刻畫人物的幾種方法;
教學難點:運用動作描寫常用的幾種方法進行動作描寫。
教學設計流程:
通過認知、理解、運用、提高、拓展這樣一個教學流程來訓練學生學會用準動詞、精心修飾、巧用修辭等方法來寫好動作,刻畫人物。
認知——通過動作描寫,猜出猴子,動作寫好了人物形象躍然紙上
理解——結合《我的老師》分析用準動詞對刻畫人物性格的作用
運用——根據唐僧師徒性格特征選擇最準確的一個動詞
提高——男女生表演吃西瓜,精心修飾動詞,人物特點更鮮明。
拓展——播放冰川時代中小松鼠的經歷,請孩子們用生動的語言記錄下來。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實錄:
師:今天老師想帶著大家玩一個“猜猜它是誰”的游戲。請根據下面這段話的描敘,猜出句子中的“它”是誰,并說明理由。
PPT出示:只見它盤坐在樹下用爪子搔耳朵,齜牙咧嘴,樂不可支。不一會兒,縱身躍上樹,用尾巴勾住樹枝倒掛樹上,像蕩秋千一樣蕩來蕩去。
師:誰來說說看?
生:它是猴子,從“搔耳朵”“躍上樹”“勾住樹枝”“倒掛樹上”這些動作猜出。
師:動作寫好了,猴子的形象就躍然紙上。根據動作猜出人物容易。(板書:動作 人物)
師:那你知道怎樣寫好人物的動作,來表現人物嗎?(再板書:妙寫 刻畫)
生:(面露難色)寫生動、寫具體。
師:孩子們的目標很明確,想要把人物寫生動寫具體。那我們今天一起走進“妙寫動作 刻畫人物”探索如何把人物的動作寫好。
【設計意圖】有關教學導入,一定要有一個互動性,如果開課以名人名言引出,難免枯燥,學生不感興趣。如果從學過的文段中有關動作描寫的語句入手,未嘗不可,但是缺乏新意。后來我想到了根據文段猜人物這個游戲,通過富有表現力的動作猜人物。由此引出本堂課的內容“妙寫動作 刻畫人物”,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一下子被調動起來了。
師: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句子,看你能否從中悟出找到寫好動作的方法。
師:請兩個同學來讀一讀,他們讀的時候,其他孩子思考:這兩句話,哪句更好?好在哪里?
PPT出示:
1.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打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
2.她從來不打罵我們。僅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像要落下來,我用石板一迎,教鞭輕輕地敲在石板邊上,大伙笑了,她也笑了。(魏巍《我的老師》)
通過剛剛的比較你有沒有發現我們在使用動詞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嗎?
生1:第二個片段寫得更好,因為“敲”字可以表現老師不是真的想打我們,也可以很好地說明第一句“她從來不打罵我們。”
生2:我也覺得第二個片段更好,從這個敲字可以體現老師很愛我們,可以看出這是一位溫柔的老師。
師:通過孩子們的分析,我們發現:動詞的選擇與一個人的特征有關系,所以我們在描寫人物動作時,在選擇動詞時,應該注意什么呢?
生1:用得恰當。
生2:表現人物的性格特點。
生3:用得準確。
(板書:用準動詞)
那你能根據不同人物的性格來選出最恰當的動詞嗎?
(同桌交流)在括號里填上你們認為最準確的動詞
那日,唐僧師徒四人正在大山中跋涉。只見從前面樹叢中走來一位美麗的姑娘,唐僧( )了一眼,立刻低下了頭,沙僧( )了一眼,繼續趕路,豬八戒( )大了眼睛,搖晃著他肥胖的身子向姑娘小跑去孫悟空( )著那女子,早就掏出了兵器。
師:有沒有哪位同學想要分享你們的思考?
生1:瞄、看、睜、盯 生2:瞅、望、瞪、盯 生3:瞥、看、瞪、盯
(經過一番討論,孩子們最終同意同學三的用詞更加的準確,從而明白用準動詞可以刻畫人物。)
【設計意圖】用準動詞把人物寫形象,能夠表現人物的一個性格特征。我選取的是接近他們生活的片段魏巍的《我的老師》,通過賞析來習得方法。通過給《西游記》中唐僧師徒配上最準確的動詞,強化用詞準確這個方法。孩子們在討論、爭論、分析中,在合作探究中,深度對話,最后得出一致的結論。這樣的思維過程是他們的,收獲也是他們的。他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用準動詞,刻畫人物。
師:我們剛剛說不同的人,他們的動作不同,表現出的性格也就不同。其實同樣的動作也會有輕、重、快、慢的差別;其神情姿態也會有明顯的不同。
以吃西瓜為例,誰來表演一下自己平時是怎么吃西瓜的?
男生表演 女生表演
師:誰來用自己的語言來形容一下他們吃西瓜的動作。
生:蔣旭大口大口地吃。趙晨蕊十分優雅地吃。
師:同學們有沒有發現,他很準確地說出了兩個同學吃西瓜的特點。
生齊答:大口大口、優雅。
師:這些修飾動作的詞語我們就叫做修飾詞。所以,注重動作描寫,精心修飾動詞,人物的形象,人物的特點更鮮明。(板書:精心修飾)
【設計意圖】前面通過經典的作品領悟了動作描寫的方法,再出示文段會進入一個作品賞析的誤區。實際上,動作描寫是貼近生活且很好表演,我們可以通過孩子們自己的表演,從表演中來悟出方法。
師:剛剛,孩子們給老師分享了你們在如何寫好動作上的金點子。老師也給大家帶來了名家名篇,看你能不能發現其中寫好動作的方法。
PPT出示:
一座泰山定在他面前,嚷道:“快交作業!”他“嘿嘿”一笑,表情是那樣滑稽。兀地,他把頭猛的一扎,像一條滑溜溜的泥鰍從組長胳膊旁閃過,腳底像抹了油一樣飛奔逃走了。
生1: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來寫人物。
生2:可以從“他”一系列的動作看出他很調皮,很狡猾。(板書:巧用修辭)
總結今天學習的三個把動作寫好的方法:用準動詞、精心修飾、巧用修辭。
【設計意圖】此環節的設置經過迭代,剛開始選擇的是一個簡單的句子,后來利用武松打虎的片段,通過小試牛刀,既在總結前面的方法,又引入了新的方法。
師:學以致用,顧名思義學了就要用,我們今天學到的方法剛好可以解決下面的問題,在一場動畫片的發布會上,剛好停電了,現在需要一位應變能力很強的主持人來救場,把他只看過一遍地動畫片,用精彩的語言介紹給大家。假如你就是這個主持人,我們來看一看這部動畫片,待會用你精彩的語言來介紹小松鼠的經歷。
生:觀看《冰川時代》片頭小松鼠埋松果、救松果的片段。
師:請先在小組內交流一下,我們來推舉一位最佳主持人。
生:對同學的分享提出表揚和建議。
生:用上今天學到的方法,把小松鼠的動作寫下來。
【設計意圖】關于寫這個環節我們微教研團隊也是進行了多次的驗證,從最開始的用今天學習的方法寫你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個片段。再到后面寫不同人的吃相,不同的人怎樣去擠公交車,孩子們總是被動地寫,并沒有發現寫作的樂趣。所以我們以創設情境的方式讓學生主動積極地表達,在實際運用中鞏固課堂上的收獲,讓自己的表達更加精彩。
利用希沃授課助手展示孩子們的作品,使課堂輕松高效,并增強了孩子們作品的互動。高爾基認為,寫人物要多行動少說話。老舍曾說,只有描寫行動,人物才能站起來。希望孩子們緊握把動作寫好的金點子,讓你筆下的人物活起來、站起來。也希望同學們在學習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動作行為,不斷完善自己。
妙寫動作 刻畫人物
用準動詞
精心修飾
巧用修辭
本節作文指導課,目的在于教會孩子們寫好人物動作的幾種方法,從而表現人物。重點突出,通過多種形式的學習悟出描寫人物方法,層層遞進,使學生真正掌握描寫動作的方法,把人物動作寫準確、寫形象、寫生動。難點則是將人物的動作特點與人物本身相結合,表現人物的特點。從孩子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們能夠較好地運用方法來寫小松鼠的經歷,從而表現小松鼠的形象,教學效果較好。
作文課歷來是枯燥的,怎樣讓孩子們在玩中學,怎樣在玩中掌握方法。于是本節課從課堂地位、教學方法、教學素材幾個方面作出以下思考。課堂定位方面:本節課緊扣一個“趣”字,寓教于樂,使學生樂于發現,樂于表達。讓學生在實踐中感悟,教學方法新穎,在文字中捕捉動作,通過動作來猜出文字,感受語言的魅力。從而自然引出通過動作猜人物容易,但是如何寫好人物的動作呢?在后面學習方法中通過動作表演方式引導學生發現同一動作,不同的修飾語表現出不同的人物特征,悟出寫好動作要精心修飾。教學素材的選擇注重趣味性,如圖片,視頻等,都能使課堂生機盎然,學生樂于接受,樂于運用。
“教是為了不教”,本課教學更注重了寫作方法的指導。每一個教學環節層層遞進。如教學第一環節,通過對比發現用準動詞可以刻畫人物性格。第二個環節,通過學生表演吃西瓜的動作來表現修飾詞的運用可以表現出人物的特點。學生能在實踐中較清楚地認識到怎樣才能寫好動作。第三環節通過探究知道把動作寫生動需要巧用修辭。
但在本節課的教學中也有些遺憾,比如方法的總結應該選擇更貼近孩子們的語言,在捕捉教育契機方面不夠機智等,例如在吃西瓜這個環節就可以順勢讓學生觀察并思考如何把動作寫細致,讓孩子們深入體會如何把動作寫細致。路漫漫其修遠,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在立足課標、關注年段目標的基礎上深入地了解分析學情,以兒童的視覺去認知、理解、運用。真正地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