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興安嶺職業學院,黑龍江 大興安嶺 165000)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及其先民在中國領土上的創造,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的繼承和發展,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內涵。它是不同文化形式所表達的各種民族文明、風俗和精神的總稱。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的,是涵蓋思想觀念、價值取向、思維方式、道德情操、禮儀制度等多方面內容的有機整體。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了豐厚滋養。教育部頒發的《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為新形勢下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作出了部署。高校在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高職院校作為高校的一部分有其特殊性,生源上比較普通高校文化課分數比較低,當然高職院校不乏一批品學兼優的好學生,相比普通院校高職院校更重視專業和技能的培養。但筆者在高職院校從教多年發現,有些學生受社會上不良思潮的影響,形成了很多不良風氣,在教學生活中,我們經??吹?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在誦讀中國傳統古典文學時味同嚼蠟,對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傳統節日的興趣日趨淡漠,而對圣誕節、情人節等西方節日卻趨之若鶩;集體主義、艱苦奮斗、團結友愛等許多優良傳統不僅沒有很好地繼承,反而被認為已經過時,背離優秀傳統文化的現象時有出現。這些社會不良風氣嚴重毒害了大學生的思想,對于他們尚未定型成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審美觀都產生了消極影響,使一些大學生逐漸迷失方向,道德和行為上存在一些偏差,貪圖個人利益和個人享樂,缺乏崇高的理想和堅定的信念,缺乏奉獻精神和利他精神,重物質輕精神,缺乏責任意識和義務觀念。出現這些現象從根本上講就是思想上出了問題,所以在高職教育中加強中華傳統文化的滲透和影響,對于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發展和創新有著重要的意義,同時對于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有著重要指導意義,要著重圍繞家國情懷培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提升等維度。對大學生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并從大學生身心特點出發,結合時代發展要求,按照教育發展規律,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高職院校育人實踐全過程,同時充分發揮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主渠道作用,同時在專業課中也加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滲透,比如開展專題講座,講授各專業的發展史,對職業素養和職業道德進行培養教育,不斷提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實效性。
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中的弘揚,對于提升高職大學生的思想修養,以此指導高職學生的行為,把高職學生培養成技能扎實,技術過硬,思想道德高尚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義。
筆者申報了黑龍江省教育廳黑龍江省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等職業教育教學中理論滲透與應用實踐》并獲批。項目團隊由五名在高職院校工作十余年的碩士研究生組成,一直從事在教書育人的一線,其中三人從事輔導員工作多年。教研團隊深感高職學生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迫在眉睫,遂組織了一次關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弘揚的必要性和弘揚方式的調查問卷,調查問卷收回85 份,
其中問題三:“你認為有必要在高職院校中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校園進課堂的活動嗎?”(多選)87.06 人都選擇了很有必要,這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才能很好的得到傳承。 72.94%的人選擇了“很有必要,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高職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沃土”。51.76%選擇了“可以進行,以合適的方式讓高職大學生能夠樂于接受。”只有1.18%的人選擇了“沒有必要,學好文化課和專業課就行。”的選擇。

問卷中對于中華傳統節日的界定有22.98%的人選擇了國際勞動節,很顯然這是一個錯誤選項,這表明接受問卷調查的人有五分之一以上的人對于中國傳統節日的界定不是特別了解,這就有待進一步的宣傳普及。
對于問題12,“你想通過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知識來提升自身修養嗎?”
99.65的接受調查的人都有學習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意愿。
根據以上數據推論和綜上所述--在高職院校中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十分必要的。具體的弘揚方式和相應的措施,教研團隊正在努力探索實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