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樂 馬云飛

摘要:5G時代到來之際,華為作為國內科技創新領頭羊,華為消費者業務從產品代理商走到“1+8+N”的新型消費者業務模式,華為抓住機遇成功完成戰略轉型,華為應不斷堅持發展科技創新,開拓新合作伙伴,打造新業務模式。
關鍵詞:戰略轉型;華為公司;消費者業務
華為公司2018年年報顯示,2018年全球銷售收入7 212億元人民幣,其中消費者業務實現銷售收入3489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45.1%,三大業務之首,華為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第一次超過了運營商業務。
由圖1所示,華為公司消費者業務從2011年全球銷售收入446.2億元人民幣,占總收入的21.88%,到2019年全球銷售收入4673億元人民幣,占總收入的54.4%,這足以說明華為消費者業務的戰略轉型的成功。
一、華為消費者業務戰略的轉型之路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表示:“自2011年起,華為消費者業務堅決放棄白牌、低端定制的業務模式,走上華為自有品牌中高端之路。2012年實現品牌、產品、渠道三大轉變,并堅定實施精品策略;2013年在全球市場初步具備了公開市場能力;2014年則站穩了全球高端市場,同時榮耀模式初獲成功。經過多年苦練,華為消費者業務在2014年實現了里程碑式的歷史超越。從2015年起,華為消費者業務將多頭并舉,重兵布局海外十多個國家并開始探索軟件服務和構建生態系統,創建華為消費者業務的全新格局?!?/p>
(一)全面的C2C(電子商務)轉型
華為消費者業務最初是通過通信運營商辦理電話卡或者充話費送手機來拓展業務的,這種方式使華為短時間內消費者業務的產品銷量大增,為快速占領市場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同時也帶來了更大的弊端、隱患。由于產品的做工品質欠佳,系統處理能力較低,是當時華為手機的短板,也給華為帶來了低端、低品質的商品標簽。2011年余承東調任華為消費者業務的負責人后進行了大刀闊斧戰略調整:
(1)砍掉運營商定制業務,向華為自有品牌轉型;
(2)從低端品牌向中高端智能終端品牌提升;
(3)停止開發銷量大但不賺錢的超低端功能機;
(4)開始啟用華為海思麒麟四核心處理器和巴龍芯片;
(5)開啟華為電商業務;
(6)啟動華為Emotion uI的設計;
(7)制定硬件世界第一的目標。
華為公司當年所定下的七大戰略目標基本已全部實現。在5G時代到來之初,余承東在微博里又為消費者業務制定了新的戰略規劃:“1.華為單品牌未來要做到全球第一;2.榮耀品牌做到中國前二,全球前四;3.全力支持榮耀發展,將會給榮耀極具競爭力的產品,在渠道、零售上加大投入,榮耀一定要超越并甩開對手;4.無論華為還是榮耀,都要敢于創新,做智慧全場景產業的王者!”
(二)IoT(Intemet of Things)生態戰略及全場景智慧化戰略
2018年12月26日華為以消費級IoT(物聯網)為主題的媒體品鑒會上公布了AIoT(人工智能物聯網)生態戰略,華為將從HiLink標準協議(HiLink是由華為自己研發的,為了打通不同品牌的產品之間壁壘的標準協議,涉及芯、端、邊、云四個層次技術架構)以及HiM(HiM 2.0開放平臺是華為2018年11月16日在北京發布的生態平臺。HiAl2.0面向移動終端的AI能力,分為云、端、芯三層開放平臺:HiAI Foundation芯片能力、HiM Engine應用能力與HiAIService服務、云計算技術三個技術層面,為整個生態系統的布局賦能。于2019年將推出超低功耗、高性能的端到端的差異化的安全系數較高的華為IoT芯片。華為表示將會繼續不斷優化LiteOS(Huawei LiteOS是華為在IoT領域上構建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和中間件軟件平臺”以達到更高能效、更省資源以及更低成本的目的。在邊緣側以及云側方面,華為表示在全球內已經部署了2000萬臺智能路由,而華為的IoT云平臺則可以實現毫秒級的響應并將覆蓋全球一百多個國家和地區。華為將憑借HiAi技術更強的算力、更豐富的場景化API以及更多的適配終端,打造出一個開放的全場景智慧生活生態,而且是面向整個生態的,HiAi智慧終端計算平臺將為全球的合作伙伴提供芯、端、云三個層面的技術開放。
2019年3月14日在上海召開了“真生態臻品質”生態大會上,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正式宣布,“華為IoT生態戰略將全面升級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華為將圍繞著HiM、兩大開放平臺和三層結構化產品的戰略,為行業打造一個豐富多彩的智能家居生態系統。”
何謂“全場景智慧化”戰略?全場景智慧化戰略概括起來其實就是“123”。
1個核心驅動力—華為HiAI: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成為這個時代技術創新的大方向,華為人工智能fHiAI)是華為所有智慧化業務核心驅動力,也是華為戰略投資的方向。
2個生態平臺一硬件生態和服務生態:
硬件生態:HUAWEI HiLink平臺是華為IoT0ntemet nfThingsl生態的基礎架構,是IoT生態產品互聯互通的開放平臺。
服務生態:Ability Gallery快服務智慧平臺。
3層結構化產品-1+8+N:
“1”代表手機;“8”代表手表、耳機、PC、平板、音箱、眼鏡等產品;“N”即N種智能硬件,包括智能家居、智能辦公、智慧出行、運動健康等智能產品。
華為消費者業務CEO余承東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華為只做10種產品,N所代表的IoT的廣泛產品,華為永遠不做。華為不會進入家電領域,也不會進入其他領域,我們只做1+8+N當中的1+8,包含“+”的10種產品?!?/p>
華為的全場景智慧化戰略需要搭乘“5G”技術實現,“5G”技術商用的普及,各大運營商、通信公司通過推出“5G”相關產品,搶占5G市場,而華為早在2018年就已經取得“5G”技術和專利,當然也包括“5G”芯片技術。
二、華為消費者業務戰略轉型分析
(一)確定正確的戰略,以行踐言
華為消費者業務是與運營商作定制機起步的,有一定優勢,與運營商維持穩固的合作關系,可以保證源源不斷的收入,不需要像小米這樣從做系統開始花幾年時間積累粉絲,能夠普及低端大眾市場實現快速增長。
當時,國內品牌中興、華為、酷派和聯想等都曾長期作為運營商ODM的合作方,作為運營商貼牌產品。由于這些品牌的公司處于產業鏈的底端,無法建立自身品牌的,更不可能獲得相應的溢價,而且這種合作需要依靠運營商。2014年起運營商就開始取消定制機,對于這些合作品牌是一種打擊。
然而這時的華為消費者業務已開始打造自建品牌,轉做C2C,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很大的阻力。當時余承東去見歐洲運營商的一位CEO,對方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們全面轉向2c這個行業,我對你們的未來保持謹慎的悲觀?!比A為內部也不是看好,并且懷疑這項業務的合理性。由于砍掉華為的低端功能機,使華為原有的ODM業務將出現大幅下滑,這讓華為公司面臨極大的壓力。
同時,如果想讓自建品牌進入公開市場,就需要利用技術創新,吸引客戶眼球,占領市場,獲取競爭力,這也意味著需要在人才和技術投入大量的成本。在2012年,華為終端的銷售量同比下降20%,之后推出的智能手機HUAWEI P1以及HUAWEI D1,以沖擊中高端手機市場,但效果不佳。
華為公司消費者業務雖然一直是依附于運營商的,經過十幾年在生產制造環節的錘煉,以及對技術研發的巨大投入,所以要改為持續發展2c業務并不是什么難事,在當時來說,生產制造環節比小米要更有優勢。消費者業務發展方向確定了三點:一是面向高端,二是面向消費者,三是面向開放渠道。華為的消費者業務在定制機形勢大好時,果斷縮小運營商渠道擴大開放渠道,將資源轉向筆記本、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一系列產品,往產品核心技術上發展,例如:芯片和系統,通過生產出一系列智能設備,打造出一個全新智能生態圈。
2013年6月,華為在倫敦發布了HUAWEI P6,這是一款定位于中高端人群的手機,外型時尚,主打技術創新,手機的銷量超過400萬臺。這意味著華為智能手機開始賺錢了,它也標志著“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內部改革,第一次突破了華為的B2B。從此,華為高層開始對華為自有品牌手機有了信心,同意了將原有的產品系列榮耀獨立成為一個品牌,隨后的HUAWEI P8、榮耀7和Mate7等機型搭載了華為自研的麒麟950芯片,也都獲得不錯成績。
(二)華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
華為全場景智慧化戰略涉及四大場景,“智能家居、移動辦公、智慧出行、運動健康”,將以提升用戶體驗為宗旨,致力于“讓服務找人更精準,讓人找服務更便捷”的智能體驗。
1.智能家居
華為為打造HUAWEI-HiLink智能家居解決方案,引人家居產品伙伴、家電產品伙伴、室內設計伙伴、生活綜合服務伙伴,并探索與物聯網、智能家居領域深度合作,共同建立智能家居行業標準、規范。
2.移動辦公
在日常的辦公環境下,消費者通過華為的智能助理進行語音、手勢的交互。在沒有PC的情況下,使用HiShare來進行跨屏數據共享,從而實現云電腦辦公。
3.智慧出行
在2018年華為將重點放在車聯網的研發上,HUAWEIHiCar利用分布式技術將移動設備和汽車連接起來,給我們帶來了“安全交互、無感互聯、生態共享、硬件互助”的體驗,實現“手機+車機”人機交互最優體驗,“手機+車機+N端”互聯互通、無感連接。HUAWEI HiCar構建一站式開發的開放生態平臺,可支持多家廠商多款車型,可支持導航、音樂、智能家居、有聲讀物、駕駛關懷等APP軟件,讓消費者出行體驗更加智慧和安全,體驗的開發與創新更加高效。
基于HUAWEI HiCar,汽車廠商可以通過引入移動設備連接移動互聯網全生態服務、以及全場景智慧生活,讓消費者享受到智能座艙升級體驗。由于降低了研發成本和周期,從汽車廠商加速擁抱智能網聯的產業大趨勢。
4.運動健康
今天,人們更加關注運動健康,如何更有效的運動,讓身體更加健康。華為HUAWEI HiHealth平臺是通過向智能穿戴&運動健康領域的平臺開放,接人合作伙伴的健身器材、健康設備等服務,聯合合作伙伴實現業務創新,向消費者提供個性化服務,并使消費者從中獲取更加精準健康數據及專業的訓練方法。
(三)HUA WEII-TiTJnk的全方位升級
華為將通過打造品牌、技術、產品和渠道四個方面的升級,讓智慧IoT從夢想走向現實。
品牌方面,HUAWEI HiLink升級為全場景IoT生態系統,華為聚合全方位資源積極推動智慧化變革,實現全場景IoT產品進入千家萬戶。
技術方面,華為為了使連接更加穩定,體驗更好,覆蓋更遠,功耗更低,首先將為智能家居進行重要的技術升級。華為自研的凌霄系列芯片產品將全面在HUAWEI HiLink生態中部署,會面向所有華為智選智能家居生態合作伙伴開放。
產品方面,華為打造了多種智選生態產品,深化HUAWEI HiLink共同工作的合作方式,從單一型號產品到全品類、全系列產品,覆蓋多種場景、多種價格檔位的產品。
渠道方面,華為不斷拓展各種合作渠道,從生態、產品、渠道等層面進行戰略合作,為實現整體方案集成。
三、結語
從2011年到2019年華為消費者業務合球銷售收入來看,華為公司用了近十年的時間使得消費者業務銷售收入從446.2億元到4673億元,提升了9倍,而且成為華為公司銷售收人第一的業務,意味著華為消費者業務戰略轉型的成功,也代表了公司領導層戰略方向選擇是正確的。
眾所周知,華為從傳統運營商到現階段國內知名通信公司,是經過不斷地調整、蛻變。華為重視人才的培養,打造狼性的企業文化,以及任正非的個人企業家精神,使得華為走得更遠。華為在未來的發展戰略中側重與“云”服務、“芯”產品、“互聯網+”的開發,以更強大的實力加入新一輪的市場角逐。
2011年余承東對消費者業務戰略作了重大調整,正是從任正非的熵減理論里汲取營養,為消費者業務長期保持活力找到了新的方法。然而,華為消費者業務的長遠發展,則在于全場景智慧生活戰略的實現。
當我們縱觀華為的每一次戰略轉型,華為都面臨著復雜的外在環境,包括客戶的變化、各種機會的變化以及行業競爭格局的變化,華為總是以“活下去”作為最高的戰略目標,同時也做為最低的標準。在華為看來,戰略是要解決“做正確的事”,而戰術是指導如何“正確的做事”,在這種明確的戰略布局下,精準的戰術加上超強的狼性執行力,使得在當下成為成功的基石,華為應在堅持戰略定位,發展科技創新。華為公司在面對復雜的環境,應采取多與外部尋找合作共贏的機會,重視技術、重視創新,突破自身的技術壁壘,發展多種融資渠道,提升產品的性價比,滿足客戶不同需求,提高服務質量,建立可持續發展的生態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