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濤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政治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逐漸對政府會計有了新的要求,原有事業單位會計核算和披露中存在的權責關系不匹配等問題。隨著2019年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推進,以往的會計核算模式由收付實現制為主轉變權責發生制及收付實現制兩者相互并存又適度分離的會計核算模式,執行“平行記賬,雙重報告”。這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工作將帶來不小的挑戰。本文結合筆者在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新舊制度銜接工作中的會計實務處理為例,針對銜接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了思考,并提出幾點亟待解決的問題和想法,希望能為事業單位實現新舊會計制度的平穩過渡提供參考。
關鍵詞:政府會計制度;事業單位;新舊制度;銜接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部署了“建立權責發生制的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的重要戰略任務。2019年1月1日,政府會計準則制度全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不僅能滿足國家對財政預算的核算要求,而且還進一步的對會計報表的結構進行了修改和完善。這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人員是一次業務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挑戰。
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初期,財政部頒布了一系列新舊制度銜接的規定及政策解讀,并全面開展了相關理論培訓,由于缺乏實際素材的支撐,短期內讓財務人員掌握新政府會計制度準則有一定難度,面對緊隨其來的具體銜接業務的問題措手不及。
一、單位基本情況和背景介紹
遼寧省農業發展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為遼寧省農業農村廳直屬副廳級事業單位。2018年底正遇遼寧省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中心”由原23個法人單位合并為一個法人單位,面臨的巨大挑戰就是財務的合并和政府會計制度的新舊銜接。
二、“中心”政府會計制度新舊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新舊制度銜接進展緩慢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初期,由于政策強、操作復雜,沒有較多的可參考的實際案例。沒有強有力的組織領導與統籌協調,加之新合并單位,財務基礎狀況復雜,多部門之間配合不順暢,工作被動,新舊制度銜接工作進展緩慢。
(二)培訓偏重理論
新制度落地,財政部門對全體行政事業單位人員開展了培訓,但因前期培訓多為理論培訓,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平行記賬有所側重,但對新舊制度銜接講解不透徹,觸及不到實際銜接工作中的具體問題,導致“中心”財務人員普遍對新準則概念模糊,遇到問題無所適從。
(三)科目銜接調整難
1.對往來款項的資金來源確認難
“中心”由原23家事業單位合并組成,其中合并會計賬中“其他應付款”150余條,“其他應收款”100余條。財務合并初期,對各原并入單位的往來款項只能從往來款項摘要進行了解。許多往來款項由于年代久遠,不能確定是由財政補助資金還是其他資金構成。如果按照制度要求流程逐一對往來款項分析資金來源,新舊制度銜接就遇到較大阻礙,難以進展。當前,中心也僅就能夠確定資金來源的往來款項等以及極大可能會支出或者有資金流動的往來款項進行了處理,相應調整了預算會計結余類科目期初數。
2.固定資產補提折舊工作量大
由于重大會計制度變革,又遇遼寧省行政事業單位機構改革,開展資產清查工作是必須的。需注意對資產、負債情況進行分類并對單位的收入和支出進行認真的核實。但是清查工作量大,時間長,且事業單位下資產折舊攤銷并未在得到清晰的規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會計工作的順利有序進行。
3.對部分會計科目理解不清
銜接規定中沒有關于“其他應交稅費”和“其他應付款”對預算會計科目的調整規定,在銜接初期,便將以上科目余額直接過渡到新賬中。實際按照政府會計制度記賬過程中發現,對于在發生時不做預算會計分錄不會產生影響,但是屬于2019年后的“其他應付款”有的還需編制預算會計分錄。為避免使用科目混淆,因此還需將2019年及以前年度往來款項和2019年后的往來款項進行區分。
三、“中心”新舊制度銜接主要流程
按照《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與《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關銜接問題的處理規定,結合“中心”工作實際,適當簡化相應流程,使銜接工作更清晰更容易推進,主要做法如下:
(一)確定新舊制度會計科目對接科目
1.結合工作實際,將事業單位原會計科目明細表中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存貨、長期投資、固定資產、應繳稅費、其他應付款與新政府會計制度下的科目進行對照分析,余額進行逐一登記。
2.財務會計科目銜接處理。首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因中心在新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前,尚未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應當按照固定資產清查數據截至2018年12月31日的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按照預計使用年限、已使用年限、尚可使用年限等,于2019年1月1日按照應計提折舊和攤銷金額,借記“累計盈余”,貸記“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和“無形資產累計攤銷”。
其次,按照科目和余額進行對接。新制度設置了“累計盈余”科目,除應計提的折舊和攤銷金額影響“累計盈余”外,轉賬時原制度的“事業基金”“非流動資產基金”“財政補助結轉”“財政補助結余”“非財政補助結轉”“專用基金”科目余額轉入新賬的“累計盈余”科目。
3.預算會計科目的銜接處理。新制度沒置了“資金結存”“非財政撥款結余”“專用結余”科目。銜接處理時,單位應當按照原賬的“事業基金”科目余額轉入“非財政撥款結余”科目。按照原賬的“專用基金”科目余額轉入“專用結余”科目。
根據中心科目銜接經驗總結,按照調整前科目余額先進行逐一對接,再在對往來款項影響預算結余類科目金額進行調整,銜接過程比較清晰。調整前“資金結存”等于調整前“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非財政撥款轉+非財政撥款結余+專用結余”。
(二)調整往來款項影響結轉結余工作底稿
按照銜接規定“單位存在2018年12月31日需要按照新制度預算會計核算基礎調整預算會計科目余額的其他事項的,應當比照本規定調整新賬的相應預算會計科目期初余額”“單位對預算會計科目的期初余額登記和調整,應當編制記賬憑證,并將期初余額登記和調整的依據作為原始憑證”。
在對預付款項和應收款項所對應的往來項會計科目進行分析時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應當區分其中財政補助資金金額和非財政補助資金金額;二是劃分屬于基本支出或項目支出。基本支出要區分人員經費還是日常公用經費、項目支出的要注明原項目名稱;三是按照財務軟件記賬需求對應登記預算功能科目。
1.調整“其他應收款”等資產類往來科目對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轉的影響
銜接處理時,應該對原制度下“其他應收款”等科目進行分析,對于預付款項在2018年及以前年度已有現金流出但未列支的,應當調減上年結轉資金。
例如:中心在2018年用財政補助資金(基本支出)預付公務用車充值ETC費用2000元,由于司機未拿發票報銷因此并未在2018年列支。新舊銜接時應當調減財政補助結轉,編制記賬憑證如下:
借:財政補助結轉一基本支出一公用經費2000
貸:資金結存一貨幣資金2000
2.調整“其他應付款”等負債類往來科目對財政補助結轉、非財政補助結轉的影響
銜接處理時,應該對原制度下“其他應付款”等科目進行分析,對于應付款項在2018年及以前年度未有現金流出但卻已經列支的,應當調增財政補助結轉。
例如:中心在2018年由財政廳統一代發工資并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12月財政廳預扣了2019年1月個人應繳所得稅部分500元,中心會計記賬時將此部分資金進行列支,并在往來科目“其他應交稅費一個人所得稅”核算。新舊銜接時應當調減財政補助結轉,編制記賬憑證如下:
借:資金結存一貨幣資金500
貸:財政補助結轉-基本支出-人員經費500
3.建立預算結余類科目期初及調整后期初余額表
按照往來科目對預算結余類科目期初余額的影響,按照功能科目相應調整“資金結存”“財政撥款結轉”“財政撥款結余”“非財政撥款結轉”等科目期初余額。
(三)建立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賬、登記新賬科目對照表
按照新制度科目與原制度科目調整后的余額按照資產類、負債類、凈資產類、預算結余類進行逐一轉賬、登記,形成事業單位新舊會計制度轉賬、登記新賬科目對照表。根據2019年新賬的財務會計科目期初余額,編制2019年1月1日資產負債表。
四、新舊制度銜接的經驗和做法
(一)提高認識,切實加強組織領導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直接影響到事業單位會計管理工作,因此要充分認識到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爸行摹毙屡f制度銜接的順利開展正是由于領導高度重視,統籌安排部署有關工作,將政府會計準則制度規范與單位的管理相結合,制定切實有效的措施與策略,為制度銜接做好準備工作。
(二)努力提升會計人員綜合能力素質
政府會計制度改革需要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具有更高的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斷豐富與完善自身的知識體系,才能夠更快、更全面的執行新會計制度?!爸行摹鳖I導及時為全體財務人員購買財政部編印的政府會計準則、政府會計制度詳解與實務等書籍,保證學習內容的權威和正確;派出財務人員參加國家會計學院舉辦的“政府會計制度解讀與實務”等培訓;邀請用友軟件公司高級講師為中心財務人員解讀銜接處理規定及政府會計準則制度中與我單位結合緊密的重難點內容;組織開展部門內部集中研討、鼓勵督促財務人員進行學習鉆研。
(三)向有經驗的企事業單位學習、總結經驗
政府財務制度改革切實的對財務管理方式進行優化、完善處理,使我國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更具規范性與先進性。事業單位可以向一般企業單位和有經驗的事業單位學習,借鑒經驗,總結企業與事業單位的運作差異,總結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前后賬務處理差異,從實際需求出發,建立更有效的管理模式與流程,以適應當前經濟形勢與時代發展的需求,改革勢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