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麗
摘要:企業稅務籌劃的本質不僅屬于一種“節稅”的行為,其在當代企業財務管理活動之中也屬于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根本情況出發,我們應該把稅務籌劃劃分到企業財務管理的范圍之中,其目標也是依托于企業財務管理所制定出來的。雖然我國的財務籌劃仍然處在一個雛形階段之中,受到社會各界關注程度也有所不足,不過伴隨生產社會化和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以及稅務越發復雜的情況,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重視稅務籌劃工作。
關鍵詞:財務管理;稅務籌劃;應用方法
一、關于企業稅務籌劃原則的概述
單純從表面分析的話可以認為企業稅務籌劃屬于一種“節稅”的行為,深層分析則可以發現其也屬于企業財務管理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這樣從深層分析,我們應該把稅務籌劃劃分到企業財務管理的范圍之中,其目標也是依托于企業財務管理所制定出來的。這也就說明,在相關人員對稅務籌劃的方案進行確定期間不可以一味追求降低稅收成本的效果,而對籌劃方案在實際應用過程中所增加的其他費用和降低收入的情況不夠重視,一定要充分結合所有因素再確定稅務籌劃的方案能夠為企業制造出來的具體收益。也就是說,為了在現代企業財務管理工作開展過程之中將稅務籌劃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更好推動企業財務管理目標實現就需要決策者在對稅務籌劃方案進行選擇期間始終堅持下述原則:
(一)保證稅務籌劃方案具有合法性
所體現的內容具體有三個方面:第一適合現行法律規范要求相符,也就是保證所實施的稅務籌劃方案一定要有相應的法律依據作為支撐,并且只能在稅收法允許的范圍之內進行實施,保證方案內容在落實過程不會與稅收法規定內容相悖。另外,需要企業充分保證稅務籌劃的開展始終是在經濟法規和會計現行法規允許的范圍之內。最后,一定要對我國稅法最新的變化予以關注。雖然我國稅法一直以來在大方向上比較穩定,不過也會結合經濟形勢變化進行一定的微調,偶爾會有一些補充性的規定出臺。雖然分析近些年來我國稅種改革的情況,稅法框架并沒有發生太大變化,可是因為一些這樣或者那樣的因素一直有微調的情況存在,這就使稅法的內容每年都會發生一定程度的變化。這就要求企業稅務籌劃進行期間一定要始終關注稅法的變化情況,并且結合變化情況對稅務籌劃方案做出一定的修正和完善。
(二)始終堅持成本效益原則
稅務籌劃的主要目標是要使企業獲得效益。在有新費用發生或者出現損失的費用小于所取得利益額度的時候,這項實施的籌劃方案便是合理的,如果超過所取得利益額度的話,便可以認定是失敗的。任何一種成功的稅務籌劃方案一定是從多種方案之中選擇出來的最佳方案。不可以以稅負降低多少當成唯一選擇方案的標準。如果單純追求稅負降低的效果常常會使企業總體利益受到影響。一方面,企業稅務籌劃方案制定期間需要以企業受益穩定作為著眼點,而不是單純將個別稅種的稅負降低,企業要想將稅負整體降下來必須充分結合各種稅務的實際情況,努力使財務收益運營期間達到最佳的裝填。企業需要對所得稅和流轉稅進行重點籌劃,針對一些其它的稅種只要保證計算的結果正確便可以,這樣能夠使稅務籌劃與成本效益相匹配。另外,企業稅務籌劃并不僅僅是指一種簡單比較稅收負擔的內容,一定要對資金所擁有的時間價值進行充分考慮,因為一個能使目前稅收負擔得到降低的納稅方法很有可能帶來企業未來稅收負擔的提升,這種情況就需要負責企業財務管理的人員在對納稅方案進行評估階段充分考慮時間價值觀念,將納稅方案在各個不同時期所需承擔的稅務負擔計算出來,并且與正常稅負情況進行比較。
(三)始終堅持事先籌劃原則
事先籌劃原則需要企業在制定稅務籌劃方案期間事先安排好企業投資等方面的活動,努力使企業稅收方面的負擔得到降低,進而也就有助于稅務籌劃目的的實現。一旦企業已經形成了投資、經營等方面的活動,已經產生了納稅義務的話,納稅人如果使用虛列成本或者隱瞞收入等手段去改變稅務負擔較重的結果,那么便會將這種方法演變成偷稅漏稅的舉動,這樣便必然會受到法律相應的制裁,這也就并非稅務籌劃最初的意義。
(四)始終堅持風險防范的原則
稅務籌劃有很多操作都是在稅收法律規定內容的邊緣上進行的,這也就表明在實際操作期間有很多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一旦不能正視這些風險因素而進行盲目籌劃的話,所達成的結果很有可能會出現事與愿違的效果,基于這個情況就需要在進行稅務籌劃期間將所有可能遇到的風險因素考慮在內。
二、關于財務管理之中應用稅務籌劃的方法
(一)采取延期納稅手段,提升財務收益
延期納稅的本質就是處在法律的允許范圍之內,通過讓納稅人延期進行繳稅而實現節稅的效果。雖然延期納稅的方法并不能直接降低所需繳納稅款的金額,不過因為時間滯延之后企業暫時可以使用的資金不會減少,這樣就相當于爭取到了一筆無息的貸款,這樣就能從稅務的角度獲取到一定的經濟收益。結合會計準則之中的相關規定,企業一定要盡可能提升會計政策實施前后所具有的一致性效果,而且還要避免政策在后期有隨意改動的情況發生。比如確定存貨成本與提取折舊等行為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企業的所得稅,如果使用的存貨計價方法有所差異,必然會對企業盈虧情況和財務狀況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另外,納稅人的納稅權本身便可以在允許范圍之內延期,這樣便能直接應用延期納稅的方法從中獲取到一定的財務收益。如果企業發生一些無法預料事項的時候,如果能夠對可能發生的財務困難有所預測,那么便可以結合稅收征管的方法提前經由相關部門辦理延期納稅的申請,甚至可以選擇在經濟情況允許的情況之下用交滯納金的方法來留下一定的周轉資金,這樣能使企業遇到的窘境得到改善和緩解。
(二)采用減稅手段,促使財務收益得以實現
減稅方法所指的是使納稅人可以在法律所允許的范圍之內降低所需繳納的稅務,通過這樣使節稅的目的得以實現。對減稅方法進行應用期間需要注意下面兩點:第一點是要將減稅期盡可能最大化。這主要是由于,如果能夠盡可能延長減稅的時間,那么企業所能夠真正得到節減的稅務金額也就越多,這樣也能使企業在減稅完成之后所能得到的經濟利潤也越多;第二點是要使減稅項目盡可能達到最多化的效果,如果減稅項目的數量越多,那么企業所能實際獲得的收益也就越大。
三、結語
因為我國財務管理之中應用稅務籌劃的時間相對較短,我國企業在稅務籌劃方面還有很多不成熟之處,我國企業管理人員一直探討著如何在財務管理的過程之中合理合法使用稅務籌劃手段,這一問題一直以來都是人們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國企業需要學會如何在現行法律許可的范疇之內,或者在不會違反我國稅法規定內容的情況之下,合理進行繳納稅務的規劃,通過這樣使企業能夠達成減輕稅負的效果,由此還能使他們的合法權益得到充分保障,最終也能實現企業財務最大化的效果。在我國,稅務籌劃層面的研究仍然還處在初步摸索的階段之中,仍然需要業內人員加大理論和實踐等方面的研究。筆者簡要論述了企業稅務籌劃原則與應用方法,希望能為從事企業財會管理的人員提供一些經驗層面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