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飛


摘要:本文選取82個國家1980-2017年的數據,并通過不同的資本賬戶開放測算方法實證檢驗資本賬戶開放與經濟增長之間的關系,結果表明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存在正向的促進作用,但作用的發揮與一國的配套制度的完善存在緊密的聯系。
關鍵詞:資本賬戶開放;經濟增長
1970年,隨著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全球掀起一股自由化的浪潮,各工業國國家大幅放松對跨境資本的管制,隨后這一浪潮開始逐漸蔓延至新興市場國家,而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發展的影響也引發學術界的廣泛爭論。不同學者甚至對此問題持有完全對立的觀點,支持者認為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一方面可以通過開放的金融市場豐富國內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從而促進資本積累的直接效應(Henry,2007;Kose,2009),另一方面有學者對資本賬戶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持反對意見。他們認為資本賬戶開放并沒有產生很大的效率,相反自由化引起了投機性熱錢的流動,增加了金融危機的可能性(Bhagwati,1998;Rodrik,1998;Stiglitz,2002)。因此在面對資本賬戶開放帶來的雙面效應以及我國金融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的背景下,通過研究和總結各國資本賬戶開放的經濟增長效應及其發揮的條件,為我國資本賬戶開放改革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對金融市場的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數據來源與模型設計
(一)數據來源與模型設計
參考現有文獻,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基準模型設定如下:
其中,Growthct,為t時期c國的GDP增長率,Dct為資本賬戶開放度指標,FOct為事實型資本賬戶開放度,KOct為法定型資本賬戶開放度,Zct為控制變量,ac代表個體固定效應,δt代表時間固定效應,εct為殘差項。
被解釋變量Growthit,為GDP增長率,核心解釋變量為資本賬戶開放,核算資本賬戶開放主要有事實型與法定型兩種方法。其中,法定測算方法是對一國資本賬戶開放的定性判斷,反映一國政府主觀上對該國資本流動的限制程度及限制范圍,該指標主要來源于IMF的AREAER所提供的信息,本文使用Chinn&Ito的Kaopen指數來對法定型資本賬戶開放度進行核算。事實型則是對一國資本流動的定量分析,對于事實型資本賬戶開放度的測量,通常有利率平價理論、儲蓄一投資相關性條件以及占比法三種測算方法。本文采用占比法,即Lane & Miles(2003,2007)提出的基于事實測度的資本存量法計算各個國家的資本賬戶,事實資本賬戶開放度=(對外總資產+對外總負債)/GDP。
控制變量選取了金融發展程度(FD)、貿易開放度(Trade)、投資率(capital)、政府支出(Gov)、人力資本(HI)、人口增長率(POP),其中金融發展程度采用IMF測算的金融發展指數來衡量;貿易開放度為進出口總額占GDP的比值;投資率為資本形成總額占GDP的比重;政府支出為政府每年支出占GDP的比重;人力資本采用平均受教育年限來表示;人口增長率采用人口年增長率來表示,以上數據來源于WDI數據庫、IMF的IIP數據庫、PWT數據庫以及UIS數據庫。
(二)數據及樣本選擇
本文依據GDP排名,結合數據可得性選取82個國家(地區)1980-2017年的跨國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此外本文主要考察中長期的經濟增長效應,借鑒Agenor et a1.(2000)、Aguiar以及Gopinath(2007),選取所有變量的5年均值進行回歸,便可以避免短期波動,同時也平滑了諸如資本流動等變量的年度之間的波動。
二、實證結果分析及結論
表1顯示固定效應模型下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影響的回歸結果。其中(1)-(3)為事實型資本賬戶開放度的回歸結果,(4)-(6)為法定型資本賬戶開放度的回歸結果,為考察不同發展程度經濟體的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本文按照世界銀行的劃分將樣本分為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進行異質性分析。如(1)、(4)所示,事實性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資本賬戶開放每提高1個百分點,產出增長率就增加1.7649個百分點,但法規型資本賬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在統計上并不顯著;在針對國別進行異質性分析的結果中,對于事實型資本賬戶,無論是發達國家或是發展中國家,其資本賬戶開放都會促進經濟增長,如(2)和(3)所示,發達國家資本賬戶開放變量估計系數為1.5164,而發展中國家為11.1711,可見發展中國家的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要遠大于發達國家,這與Kose(2011)的結論一致,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是非線性的,呈現倒U型,即資本賬戶對經濟增長的邊際效應會隨著經濟發展程度逐漸下降。雖然法規型資本賬戶整體上不顯著,但發達國家的回歸結果卻是顯著為負的,估計系數為-0.3340,而發展中國家的回歸結果顯著為正,估計系數為0.3938,即對于法規型資本賬戶開放,發達國家資本賬戶的開放會對經濟增長產生不利影響,而發展中國家的資本賬戶開放卻會對經濟增長產生顯著的正向影響,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法定資本賬戶開放并不能確切衡量一個經濟體參與國際金融市場的實際水平,如果法規型資本賬戶開放度比較低,而事實資本賬戶開放比較高,表明存在國際資本繞過資本管制流人一國的現象,這部分逃避監管的國際資本可能并不能對經濟增長產生正向促進作用,或者,如果法規型資本賬戶開放度比較高,而事實資本賬戶開放比較低,使得一國可能無法享受到資本賬戶開放帶來的收益。
對于控制變量,貿易開放度的回歸系數為正,表明經濟體的貿易開放度越高,越有利于其經濟增長率的提高;投資率對經濟增長呈現顯著的正向影響,即資本積累越多,越有利于經濟的發展;政府支出越高越不利于經濟的發展;人力資本變量均不顯著人口增長率越高越不利于經濟發展。
三、結論與啟示
通過實證分析再次印證了資本賬戶開放對經濟增長的促進作用,但資本賬戶開放能否對經濟增長起到正向的促進作用與一國(經濟體)的金融市場的發展程度、貿易開放度、匯率制度、國家治理水平等存在緊密的聯系,即資本賬戶開放與資本可獲得性的程度并不是經濟增長的充分條件,國際資本在國內的有效利用程度還要取決于國內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