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偉新
《思想政治課程標準》提出,思想政治是一門活動型綜合性課程,意味著這門課程在教與學的方式方法及組織形式上、在課程的呈現形態上與其它的學科課程根本不同。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果,在教學過程中,建立有效的課堂評價體系,能夠調動學生們的學習熱情,發展其核心素養。
一、評價在高中政治課堂中的作用與意義
(一)能夠提高學生學習動力
著名教育家夸美紐斯說:“教師的嘴,就是一個源泉,從那里可以發出知識的溪流。”這從一個側面充分說明教師評價的重要性。在高中政治教學過程中,教師使用恰當的評價語言對學生們學習的方方面面進行點評,能夠有效使學生們看到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幫助學生們獲得正確的自我認知。當學生們對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有一個更加全面的了解后,就能夠找到恰當的方式,樹立準確目標,突出自己的優點,改善自己的缺點,從而提升學習動力。
(二)能夠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語言也是一種藝術,教師語言也能夠充分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評價在教學活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對學生們的評價過程中,教師如果能夠將語言運用地恰到好處,就能夠幫助學生們快速高效地達到相應目標,反之,如果教師不顧及評價語言的藝術性,很可能會傷害到孩子們的自尊心,打擊到他們參與政治課堂的積極性。因此,在高中課堂上對學生們提供準確的評價,能夠使教師不斷積累教學經驗,提升教學能力。
(三)能夠培養學生學習自信
自信心的建立對于學生們的政治學習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當學生們獲得了充足的自信,就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在面對學習上的問題時,也會變得游刃有余,采取積極的措施去應對,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教師的鼓勵式評價表明教師是以發展的眼光在看待學生,并能夠及時捕捉學生們身上的閃光點,這能夠使學生們有一種被認可的感覺,教師相信和肯定學生,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和成功的喜悅,從而獲得學習的信心。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
(一)堅持學生主體地位
所謂“主體”,在教育上,學生的主體作用即教師“以生為本”,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進其發展的過程。這種“以生為本”的教育理念不僅僅要在課堂授課中體現出來,在對學生們的評價過程中也要能夠得到凸顯。當教師能夠真正做到立足學生發展,從學生們的學習需求出發,就能夠使課堂評價效果更加明顯。
比如在學習到《政府的職能:管理與服務》一課時,可以開展議題式教學,引導學生圍繞“如何處理與政府之間的關系”這一議題展開學習和探討。在這過程中,學生投入反思式學習中,獨立思考,又相互辯論,在檢驗學生學習成果后,教師要對學生們的表現和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行科學評價,明確指出學生們所表達觀點中的正確部分和不足之處,使學生們切實了解到自身學習狀況,從而幫助學生們通過對我國政府職能的學習,進一步升華對我國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的認同。當教師能夠將學生們視為學習的主體,著眼于學生們的知識掌握程度對其進行科學評價,能夠有效幫助他們提升政治學習效率。
(二)堅持多元發展策略
新課標指出“實施評價,應注意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我評價與學生間互相評價相結合。”教師應對教學活動進行多樣化評價,多元評價模式能夠促使學生們獲得全面發展。這種多元化的評價體系在三個方面,一是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在高中政治課堂上,除了使用鼓勵性語言對學生們的成長和進步加以贊許,還可以用眼神、肢體語言等無聲的形式對學生們進行鼓舞。二是評價模式的多元化,這種評價不僅僅是發生在教師和學生之間,還可以發生在學生和學生之間,讓學生們通過互評,達到相應的評價效果。三是評價的標準要多元化,在傳統課堂評價過程中,教師大多把學生們對知識的吸收程度作為唯一標準,其實更要看學生們在政治學習過程中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學習耐心,以及付出的努力和是否具有應對學習上困難的勇氣等等。只有堅持多元發展策略,才能夠使教師的課堂評價活動發揮最好的效果。
(三)堅持評價反思同行
對于學生們來說,他們始終在意教師的評價,肯定性的評價能夠使他們獲得積極向上的學習動力,批評性的評價會有助于他們改善自己的錯誤。無論是哪種形式的評價,都需要掌握好一個度,并堅持評價與反思同行。教師要時常反思自己對學生們所做的評價是否為其帶來積極效果,是否讓其樹立了學習的信心或改善了政治學習過程中的錯誤方式等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教師更好地把握課堂教學評價的度。另外,學生們也要善于反思,要能夠對教師所做的評價有及時響應或反饋,對教師的鼓勵,要將其轉化為學習的動力和信心,對教師的指正,要快速吸收并做出相應調整。總之,只有教師和學生們共同開展反思活動,才能夠使高中政治課堂的教學質量不斷得以提升。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新課堂通過新評價讓學生看到自己政治學習過程中前進的足跡,進而享受成功的喜悅,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力量。隨著新課程改革方案的不斷落實,教師要能夠保持先進的教育理念和與時俱進的心態,選擇有效的方式,對學生們進行課堂評價,要能夠真正做到以學生為本,著眼于學生們的知識、能力需求,并發揮好評價語言的藝術性,促使學生們切實感受到來自教師的關注和認可,加強師生的溝通和理解,進行心與心的撞擊。
【參考文獻】
[1]侯建明.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政治課堂教學有效評價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
[2]沈順清.基于發展性教學評價的高中政治高效課堂建設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6
(浙江省蘭溪市第三中學,浙江 金華 32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