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德芬
【摘? 要】我國教育事業主要重視青少年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高中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希望,國家發展需要青年一代來進行繼承和實現。正因為青少年一代擔負著建設國家和保衛國家的重大任務,因此傳統九年義務教育對青少年的基本素養塑造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所以國家對高等人才的選拔通常需要經過高中階段的學習來進行完成。對于此,本篇文章中將針對高中期間班主任德育工作效果的有效改善舉措展開分析和探討,首先闡述高中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之后針對實際踐行之中的問題提出有效的應對策略,希望可以為執教人員提供一定工作建議指導。
【關鍵詞】高中;九年義務教育;德育工作;改善舉措;班主任工作
當前我國實行的傳統教育主要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和高等教育四階段,其中小學、中學、高中期間的教育效果會對學生是否可以進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起到決定性的作用。青少年是國家未來的希望,我國的宏偉業績需要當代青少年來進行發揚和繼承。當前我國社會正處于經濟、科技高速發展的成熟階段,對于綜合型人才的需求日趨增加。因此不難看出,青年一代的成才會對國家發展起到積極的影響作用,但如何讓青少年成才是當今學校和班主任教師應該認真思索的問題。
一、高中班主任參與學生德育工作教育的重要性
高中班主任在學生日常學習和生活中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班主任對全體學生的認真負責,可以保障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綜合性人才。高中班主任是整個班級的靈魂所在,其業務水平、工作能力、綜合素質都會直接影響到全體學生的日常行為和意識。除此之外,高中班主任在學生在校期間是和高中生共處時間最長的一個人,因此作為班主任要時刻關注并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和思想動態,規范學生的學習并正確引導學生的思想觀念;及時幫助學生克服學習問題和思想困難,擺脫思想壓力,與學生時常進行面對面、心與心的溝通和交流,由此一來就可在極大程度上促進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全面實施。
二、高中班主任實際開展德育教育期間的不合理之處
(一)傳統德育教育工作過于片面化,忽略學生個體差異
當前國民經濟體系的不斷發展對人才和人才素質提出更嚴格的要求。傳統落后的教育模式和教學思維忽略學生發展期間的個體差異,與當前新時代人才培育需求不相符?,F階段高中班主任依舊延續填鴨式教學方法,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強制灌輸。這種教師講、學生聽的被動學習方法直接阻礙當前信息化時代下正常教育發展的腳步。特別是對于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當前青少年的思維方式越來越活躍和復雜,也許有一些傳統教學模式可以有效幫助學生的學習和德智體美全方面的發展,但很有可能會直接阻礙到學生的學習和成長,因此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間重視學生個體化發展差異。
(二)傳統德育教育工作較為單一,無法與實際有效結合
當代,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互聯網的普及促進了信息的傳播,為學生提供了和信息接觸與學習的機會,而傳統紙質教材無法跟上時代發展的進程,無法與學生之間產生共鳴。當前高中的德育教育與實際生活和學生思想產生緊密聯系,所以高中班主任要結合學生熟知的實時新聞和實時案例,同時再結合德育教育核心思想內容才可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效果。
除此之外,傳統德育教育中主要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但時代的發展就賦予了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新的意義,不但要求學生要做有理想、有文化、有能力的學生,還要求學生具有集體主義思想觀念、義務勞動觀念、自覺遵守紀律觀念,因此只有緊跟時代發展步伐,不斷優化和健全德育教育內容,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才可以真正落到實處。
(三)傳統德育教育工作中班主任和學生缺乏交流與溝通
高中班主任要想保障德育教育工作的效果,就要保障和學生之間有效的溝通與交流。大量實踐研究表明,我國很多高中學校的班主任和學生之間除了課本知識的交流之外,很少再有任何課外的互動與溝通。在學校期間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地位有很大的界限分明,學生看到班主任就會產生畏懼感,并且很多班主任在開展德育教育工作期間對學生采取“命令式”教學方法,因此學生只能被動接受,而學生內心真正的思想活動班主任卻無法感知。這樣的德育教育工作就無法正確掌握并抓住學生的思想規律,因此強化班主任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與交流是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核心所在。
三、高中班主任有效開展德育教育工作的舉措
新課程的全面實行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教學期間要重視學生主體的發展,重視學生的思想規律和差異之處。高中班主任作為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要做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化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樣教育理念的引導下,德育工作的開展要重視學生基本道德和三觀的培養,并跟上時代發展進程,為培養出有知識、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才而不斷努力。
(一)高中班主任要樹立正確的德育教育理念
高中班主任在實際進行德育教育期間,要緊跟社會發展潮流,按照社會發展不同階段的需求制定完善優化的德育教育體系。其中德育教育的內容要堅持以人為本,樹立以學生為教育中心的指導思想,并形成正確的德育教育思維。與此同時,高中班主任要真正做到關心學生、愛護學生,并按照學生不同階段的發展需求和具體情況制定相應有效的德育教育工作方案,保障學生全方面能力的發展。
(二)高中班主任要制定人性化管理機制
我們都知道無規矩無成方圓,宏觀角度的國家乃至一個小小的集體團隊管理都離不開人性化管理規章制度的建立。因此,高中班主任要通過制定人性化、有針對性的班級規章管理體系來對學生的言行進行正確引導和規范,這對于學生全方位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意義。在實際制定德育教育工作管理體系期間,班主任要綜合考慮學生主體,按“人無完人、知錯能改善莫大焉”的原則,在人性化角度來制定班級的管理體系。以班集體量化考核為例,在學生扣分之后班主任可制定相應輔助措施,如某一學生逃學后被扣分,可通過對該學生一周之內的表現進行酌情處理。如果學生在規定時間內沒有出現類似的錯誤,則可不予追究;或是如果學生做了一些好人好事可與這些過錯進行抵消。如此一來,學生雖然會犯錯,但也可以有改正和彌補的機會,就會極大地增強學習積極性。
(三)高中班主任要提升“后進生”轉化的速率
很多高中班級當中都會有一定數量的“后進生”,但不管是因何種原因而形成的“后進生”,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對德育教育工作的有效開展產生阻礙,這就要求班主任在具體開展德育教育時要重視“后進生”的發展。首先,班主任要適當增加后進生的學習時間,可以在“先進生”和“后進生”之中設立學習小組,在班級里創設出一種積極的學習氛圍,通過提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幫助“后進生”學習。其次,班主任要作為“后進生”的傾訴對象,拉近和“后進生”之間的距離;在日常學習中要多鼓勵、贊美他們,實現提升他們學習自信心的目的。很多學生當自己的努力得到肯定之后,就會極大地增強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高中班主任要強化自身工作責任感
新時期高中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的關鍵所在就是班主任的自身工作責任感,上文中提到班主任是高中班級的靈魂所在,是學生前進道路的領航者和引導者。因此就要求高中班主任首先要樹立自身工作責任感,并具備強烈的責任意識,這是現代高中班主任所具備的首要條件之一,這不僅是對自己的一種負責,也是對國家、學生和學校的負責。在德育教育期間可以多鼓勵學生,并組織學生參觀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讓學生具有強烈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以后的學習生活和成為社會主義建設者奠定良好基礎。
四、結束語
綜合上述所言,可以看出當今高中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具有長期性和復雜性的特征,是一項系統的工程,無法在短時間內就可以達到理想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當前我國社會、學校、家庭普遍重視學生的德育教育工作開展情況,因其和多方因素產生密切聯系,所以高中班主任在實際踐行德育教育期間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在工作期間真正做到得心應手,樹立以生為本的思想,強化個人工作責任意識,由此一來才可以在以學生為中心的核心觀念指引下,更好開展高中德育教育工作,達到預期的德育教育效果。
【參考文獻】
[1]趙永峰.高中班主任管理實踐中融入德育教育[J].中國農村教育,2018(18):13-14
[2]張紅.探究中學班主任開展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74
[3]賴德輝.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芻議[J].課程教育研究,2018(34):74-75
[4]溫雄輝.淺析高中班主任工作德育實效性問題[J].課程教育研究,2018(33):198-199
(廣西北海市北海中學,廣西 北海 53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