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摘要:伴隨著我國總體經濟實力與綜合實力的不斷壯大,再加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無論是文化交流還是對外貿易,我們與世界的距離逐漸縮小,我們與世界聯系變得越來越緊密,漢語作為一項重要的交流工具其影響力正逐漸擴大,世界范圍內掀起了學習漢語的熱潮,近年來中韓兩國在政治經濟文化中交流密切,韓國范圍內也掀起了學習中文熱潮,以在菲律賓游學的韓國人為例,韓國的漢語學習者逐漸成為一個數量龐大的群體,因此本文擬在研究赴菲律賓游學韓國人學習漢語的目的和契機。
關鍵詞:漢語 韓國 菲律賓 教學
一.韓國人選擇到菲律賓游學分析
菲律賓游學的學員來自世界各地,主要以日本、韓國學生為主,還有越南、泰國、中國、俄羅斯,英語是菲律賓的官方語言,因此菲律賓是一個純英語環境,在多國學員組成的國際化交流環境中可以讓英語口語的表達能力迅速提升同時還可以認識來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擴大交際范圍,建立國際化朋友圈。
韓國人選擇來菲律賓游學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菲律賓學習英文或者中文是一個性價比非常高的選擇。低廉的消費是吸引韓國學院來菲律賓游學的主要原因,菲律賓生活成本較低,這給很多韓國年輕人提供了一定的機會,至少在菲律賓游學對于韓國學生來說會比去歐美發達國家的生活成本要小。
在菲律賓游學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對一的教學模式,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絕對是一種無可比擬的優勢,學生可以在課堂上和老師自由討論,對于知識點的記憶也會比較深刻,菲律賓游學更偏重于“學”,細分為語法、詞匯、口語、閱讀與寫作五大科目,一位老師負責一位學生的一個科目,依據每個人的英文水平制定對應的教材與課程,針對弱項進行強化,及時糾正錯誤,做到專人專科,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重點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來說是國內教學或者是歐美發達國家無法實現的。
二.韓國人學習漢語動機分析
韓國是一個典型的喜歡將外來文化結合自身特征演變為自身特長的國家,這算得上是一個學習上的優點,這與日本有許多相似之處,就好比豬排原是德國的事物,二戰之后傳入日本,日本輔以自己獨特的湯與清酒就變成了地道的日本料理。韓國也不例外,早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由于影視娛樂圈的發展,許多韓國人認識了一大批經典的香港電影明星,由于興趣所在便開始對臺灣和香港地區想要更深一步了解,而了解一個國家最好的方式就是學習其語言,這樣就形成了韓國第一波漢語學習熱潮。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我國國際地位與綜合實力也在不斷提升,成為國際舞臺上一支重要力量。越來越多的發達國家開重視與中國的合作與交流,世界越來越多的目光聚焦在中國身上。因此韓國韓國亦開始重視中文的學習。加上地理位置的影響,中韓自古以來貿易交流就較為頻繁,對漢語的熟悉程度相較其他國家語言來說較高,因此十分重視對漢語的學習,無論是公司職員還是在校學生,學習漢語已經成為一種風尚。
三.菲律賓英文學習優勢
菲律賓曾經是美國的殖民地,由于歷史遺留原因,菲律賓的官方語言為英語,據相關調查統計,93.5%的菲律賓人可以輕松地使用英語交流。正因如此,菲律賓被稱為“世界第三大英語國家”,菲律賓是一個英語使用率頻率非常高的國家,因此在這樣一種環境里學習英語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擇,隨著科技的發展,在線教育平臺也越來越多,韓國游學學員也可以通過各種網上教育平臺學習英語,良好的英語學習與教學環境可以讓韓國游學學員在短期內學到不少交流技巧,語言的學習多在于不斷練習,在英語語境國家生活在日常生活也會要求韓國游學學員不斷使用英語交流學習,在這樣的背景下就可以通過不斷練習來達到熟能生巧的過程。在菲律賓游學除了有本地老師教學以外,某些學校還是會提供歐美老師小組課程,以滿足學生學習英語的要求。
四.菲律賓中文學習目的分析
1.孔子學院的建立
目前,由于得到政府的支持,菲律賓擁有4所孔子學院。分別是 2006年雅典耀大學與中山大學合作成立的孔子學院、2009年與西北大學合作的布拉卡國立大學孔子學院、2010年與福建師范大學合作建立的紅溪禮示大學孔子學院以及2015年與廈門大學合作建立的菲律賓大學孔子學院。2016年,亞大孔院學員總人數為16169人,同比增長7%,其中本部注冊學生數為1376人,比2015年增長了8.3%,全年學時總量為51128小時,共舉辦了6次HSK和YCT考試。布大孔院注冊的學生數超過3000人,漢語教學和長期培訓班級數量達93個,全年共有589人參加了HSK漢語水平考試。紅大孔院共有93個教學點,1241個教學班, 學生29614人。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菲律賓有非常好的學習漢語與中國文化的平臺。韓國人在菲律賓游學的的時候除了可以一個良好的英文學習氛圍之外,也有一個相對良好的漢語學習氛圍。
2.漢辦志愿者老師教學
現目前菲律賓的漢語教學中由中國派遣的教室總體上由中國境內高校教師與國家漢辦派遣的漢語教學志愿者組成。相對中國國高效的老師來說,漢語教學志愿者多為剛畢業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絕大多數的專業都是與漢語言教學相關,具有扎實的漢語功底與豐富法理論儲備,雖然相對高校專業教師來說可能會欠缺一些經驗,卻具有較先進的教學理論和理念,其學習能力與適應外界環境能力較強,加上漢辦志愿者老師的聘請費用相對來說較低,因此在整個市場上來說相對具有競爭優勢。因此也越來越多受到青睞。
3.當地華裔教師教學
對語言的教學工作來說,教師在這個過程中所發揮的作用十分巨大的。菲律賓漢語教學的本土化工作首先依賴于師資力量的本土化。對學習一門語言來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若是可以正確引導學生掌握語言知識,這就回給學生樹立一種正面的積極的形象,甚至可以發掘學生內心更深層次的學習欲望,讓其獲得學習上的自信也樂趣。
菲律賓當地華裔教師大都為中國閩南地區華人后裔,平時運用閩南話實現華社內部的交際,從事漢語教學工作時間較長,菲律賓這個國家的華文教育并不是一開始就得到政府支持,由于政治上的某些原因,華文教育在菲律賓也被叫停過,這些當地華僑,早在華文教育受到沖擊前就開始從事漢語教學,具有豐富的實踐教學經驗,當地華裔教師普通話相對標準流利,具有語言上的先天優勢,現目前來說是菲律賓從事漢語教學的主力軍。
五.菲律賓中文學習契機分析
1.政府相關政策支持
現如今來到菲律賓游學的韓國人會驚訝的發現菲律賓漢語教育如此迅速的發展是得益于政府相關政策大力支持。菲律賓教育部在2013年開始進行教育改革,將漢語列入外語選修語言之一,并且開始在社會主流中學大力推廣漢語教學,早在2009年菲律賓教育部便開始在全國主流中學開始推廣外語特別項目(SPFL),主要是為了拓展菲律賓中學生的語言學習能力,這個項目要是針對英語基礎較好,在課余之外具有第二語言學習能力的七至十二年級的學生。截止到2017年2月該項目學生人數已達10,526人,其中漢語班級學員人數達2280人,約占21.7%。
2.聯合教學項目的興起
近年來一帶一路戰略的發展,讓國際社會越來越重視與中國的合作,在這樣的背景下漢語教學在對外交流中的價值日益凸顯出來,菲律賓廣泛也就越來越重視漢語教學的推廣。菲律賓聯合教學項目的興起也是成為推動漢學教育發展的重要契機。據相關調查統計,早在2001年到2003年期間,菲律賓高等教育委員會就開始重視漢學教育的發展,為了在高等院校中推廣漢語教學簽署了一系列的全國高等教育備忘錄,隨后中國國家漢辦與菲律賓簽署了中菲高校漢語教學合作備忘錄以求將漢語列入大學與博士學位選修課程。菲律賓漢語教學聯合其他職業學院推出漢語及文化課程,以菲律賓大學孔子學院為例,2016年就與菲律賓城市聯盟簽署漢語教學備忘錄,目的在于將該聯盟中145個城市學院在孔子學院的幫助下積極開展漢語文化課程以豐富學生的漢學教育培訓。
3.華文機構的革新
除了政府大力支持以及聯合教學項目的推廣,漢學教育在菲律賓得以如此迅猛的發展也離不開華文教育機構自身的創新。菲律賓的華文機構主要方向是研究華語教學,其中包括教材的編寫以及建設師資隊伍兩個方面。學習一門新的語言與學習其他的社會科學知識有所區別,語言的學習對一個孩子來說越早越好,這其中存在一個適應過程,因此漢學教育低齡化的趨勢在菲律賓也越來越明顯。現目前各級學校成為了開展漢語教學工作的主要陣營。菲律賓主流社會的漢語教學覆蓋面正在不斷擴大。華文機構的創新主要體現在發展方向、資金投入使用以及人事制度改革等方面學校應尋求與當地教育體系的有效結合,吸引商務機構參與學校的建設,由中方提供漢語教學資源,負責具體的漢語教學組織及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陳艷藝,章石芳.菲律賓公立中學本土漢語師資培養模式研究[J].海外華文教育,2017(04):544-552.
[2]劉彩霞.談談赴國外漢語教師志愿者的素質——以赴菲律賓為例[J].學語文,2014(04):70-72.
[3]樸蓮福.論當今韓國人學習漢語的人群及教學方法[J].科技視界,2014(05):140.
[4]朱珠.略論菲律賓漢語教學的本地化[J].現代語文(學術綜合版),2013(11):84-86.
[5]吳和貞.韓國人學習漢語的綜合情況分析[J].語文學刊,2013(04):9-14.
[6]吳建平.菲律賓華文教育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沙洋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2,13(04):9-12.
[7]賴林冬.菲律賓孔子學院的發展現狀、問題和展望[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1(07):80+89.
(作者介紹:李雪銘,教育管理博士、黃岡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教育管理和教育語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