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企業財務戰略是企業整個戰略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業的發發展離不開財務戰略的實施,企業想要保持可持續的發展就要建構符合企業特點的財務戰略。本文基于戰略管理理論,對企業財務戰略實施后果進行研究,通過案例多角度分析企業實施財務戰略后果,希望能夠為企業實施財務戰略提供一些思路。
關鍵詞:財務戰略;實施后果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識別碼:A文章編號:
2096-3157(2020)17-0098-03
財務政策是企業戰略發展的決勝因素。對財務政策的重視能夠為企業打下后續良好的發展基礎。目前經濟全球化發展在進一步深化,網絡信息技術在不斷更新,深深影響各企業的競爭地位,同時也大大提高了財務戰略的地位,財務戰略支撐著總體戰略的實施。在當今形勢下,我國經濟產業進行著結構性的劇烈變革,第二產業開始進入企業轉型時期以適應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資本、知識密集型產業在很大程度上已經取代了勞動密集型產業,投資和創新驅動企業發展逐漸成為目前經濟驅動要素的關鍵所在。無論是在企業管理、組織構架的構建、生產效能的提升、產品技術的變革等方面,產業結構都受制于優質合理的財務戰略的制定。研究企業的財務戰略對企業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意義。
一、理論基礎
1.企業戰略理論
在企業發展當中地位最高,能夠為經營競爭帶來關鍵性因素的是總體戰略。總體戰略能夠指導企業對資源的分配進行合理化,并在主營業務和其他經營業務之間達到互相支撐的統一體系。在企業中處于間層次的戰略是指競爭戰略。它考量的是在市場環境當中與自身企業產生競合關系的其他公司。針對其所在的經營領域,解決在競爭關系中受到的挑戰。針對最高層次和中層次的戰略,為之提供輔助和支撐的是職能戰略。職能戰略的關鍵目的是在利用效能上充分挖掘企業內部資源的潛力,發揮出資源的最大潛力。
2.戰略轉型理論
市場外部環境和企業資源內部環境都是與戰略轉型息息相關的影響因素。對于環境的改變,企業通過戰略轉型,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企業危機發生之前有預警性質的轉型就是主動轉型。進行主動轉型的企業往往在發展的生命周期當中處于迅速增長的成長期或盈利水平較高的高峰期。此時進行主動轉型的目的是了解到在環境當中存在的威脅,從而把握未來形勢的機遇。采取主動轉型的企業還包括企業內外部的危機尚未發生,但是相應的預警機制指示了潛在的威脅的情況。而另一種轉型便是在企業陷入危機當中時的被動轉型。在這種情況下,企業往往會出現支出大于收入、盈利水平不佳或是發展陷入危機的情況。
二、企業財務戰略實施的理論分析
1.企業財務戰略實施動因
財務戰略為總體戰略和競爭戰略提供輔助和支撐,財務戰略的關鍵目的是在利用效能上充分挖掘企業內部資源的潛力,發揮出財務資源的最大潛力。財務戰略應該與總體戰略相適應,也要為總體戰略提供支撐,它是總體戰略能夠實施的有力支撐。通過資金流這一關鍵手段,把企業的財務職能和其他職能通過體系化的形式在戰略層面上緊緊相連,能夠起到相當的支撐效用,有效地保證了業務層面戰略的實施與進行。
2.企業財務戰略實施路徑
(1)籌資戰略
籌資戰略從定義上來看是指具體的規劃和設置籌資的途徑和目標,其基本依據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情況。一般情況下,資金需要的滿足是在考慮具體投資戰略時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在此基礎上才能對自身的基本資本進行結構化的整合。這一戰略目標是降低企業的風險,同時減少成本。科學合理的籌資戰略能夠幫助企業在籌集資金的過程中達到獲得成本和風險都較低的良好情況。另外,資金比例是否平衡對于企業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它關系到企業在資本結構上是否處于一個良好健康的狀態。只有在這一前提下所采取的資金籌集方式,才能夠有效的支撐企業內部財務系統穩定而又健康的運作,從而在競爭中取得優勢,在盈利中占據先機。
(2)投資戰略
投資戰略在定義上來看,是指企業在規劃投資活動時針對投資想要達到的目標、規模大小等方面進行宏觀策略制定的手段。企業的財務戰略中,投資戰略關系到企業對于內部資金的流動和資源的利用是否有較高的效率和科學合理的分配措施。其關鍵內容是資本的規模大小和具體的投資方向,與投資戰略相關的具體問題有著復雜而重要的實踐意義。
在產品開發上升級原有的產品和開發研究新產品之間的矛盾,以及在資金投放模式上與外資企業合伙經營與自主經營之間的矛盾等方面都是投資戰略需要解決的重要議題。當全新的投資機遇來臨時,如何考量這一投資項目在具體接收和運作時是否存在風險成為企業應該謹慎考慮的問題。風險的高低在投資活動中與企業未來的收益潛力有著緊密聯系,又很有可能威脅到企業的發展和正常運作。因此,衡量具體的比例以達到企業盈利的最大化是投資戰略需要考慮的關鍵。對于風險的分散是企業在考慮項目投放時要遵循的原則,應該制定科學的投資戰略。
(3)股利分配戰略
股利分配戰略是指企業在對于利潤的處理在具體操作時,如何規劃保存在企業內部和分配給其他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比例。企業應該以科學客觀的原則對利潤進行具體的分配,才能夠有助于企業發展的穩定以及資金來源的保障。所以在策劃具體的股利分配戰略時,應該采取謹慎的原則。一般來說,股利分配戰略的具體內容包括利潤分配的數量和詳細的途徑。股票股利、現金股利這兩種是一般企業會應用的股利分配途徑。無論是使用單一的方法還是把兩種途徑相組合,都是股利分配的手段。
三、案例分析
1.美的集團簡介
美的集團成立于1968年,具有一些企業歷史,目前是一家綜合性的科學技術集團,其產品具有多元化的特點,在消費電器業務上囊括了洗衣機、冰箱以及其他各種類型的小型家電。在自動化系列的業務旗下涵蓋了美的機器人公司、庫卡集團等子公司。美的集團目前業務覆蓋范圍已經囊括全球。
從2012年起,美的集團開始轉型。集團讓資金的利用更為合理和科學化,發揮成本低的競爭優勢。從總體上看,堅持“效率驅動、全球運作、產品優先”三個主要戰略,另外在產業并購機會增加的全球形勢下,通過全投資戰略的深入,把產業布局更為有效化。對市場覆蓋面進行拓展,挖掘全新的盈利途徑和發展機遇。
美的集團在2013年整體上市,家電行業的產品結構在集團當中更為體系化。在此之后一系列的投資并購行為都遵循著集中化的基本原則。而在2015年,面對三個最為主要的國際產業信用評級體系的考核,美的集團成功成為首家達到這一目標的中國家電企業。這一成績無論是在國內企業中還是全球范圍內都是屬于佼佼者。2016年美的集團的成績更為顯著,在全國500強企業的排行榜當中,美的集團成功保持前40。從行業統計數據來看,根據歐睿咨詢公司的統計,超過4.5%的世界市場份額使得美的集團在2016年全世界的家電企業當中高居前列。
2.美的集團財務戰略實施
⑴償債能力
數據來源:美的集團2009年~2018年年報。
為了評價企業能否在短期內對于其債務進行清理和賠償,流動比例是一個關鍵的指標。根據表1中展現出的數據,自從2012年起的6年期間,流動比率呈現上升的趨勢,這意味著美的集團在不斷加強其短期償還債務的水平,對流動資產的變現是快速解決企業短期債務的手段之一。在速動比率的計算中,需要把存貨數據進行去除,這是因為在應收賬款等方面會影響其資金流動比率的變化。通過表1的數據可以看到,美的集團的速動比率從2012年的0.83一直上升到2018年的1.18,這也有效證明了集團短期債務償還能力確實在不斷升高。
而資產負債率作為體現長期償還債務水平的數據,在美的集團戰略轉型前和實施轉型策略之后沒有呈現出突出的改變。這一指標意味著目前的償還債務水平對于企業的發展是能發揮正面效果的,能夠把企業的價值發揮出最大效能。對于家電企業來說,其資金負債及資產負債率的合理范圍在50%上下,美的集團61.55%的水平并不算高,償還債務壓力也不算大。另外,美的集團摒棄了過去規模擴張的策略,通過投資戰略的實施,技術開發與研究所需資金的比例升高,產出效益得到了有效落實。在企業自身經營當中運作效率也得到了改善。企業內部已經能夠穩定地為資金提供來源,籌集資金的手段不再依賴于負債的增加。
⑵營運能力
資料來源:美的官網。
企業資產流動程度的高低和其利用周轉效率的優劣取決于企業的營運能力。通過對營運能力的剖析和總結,能夠得出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企業盈利的速度與其營運能力息息相關。
由于在2012年總體家電行業形勢不佳,在經營業務的收入上有所降低,因此在同年的應收賬款周轉效率降低至12以下,但是在往后的兩年都回升到了16以上。根據績效評價體系,對美的集團來說其應收賬款水準一直能夠達到良好的評級。但這不意味著戰略轉型對于提高應收賬款水平沒有幫助,因為在轉型之前,應收賬款的主要組成是保持時間較長的部分。但是經歷了總體戰略的轉型,賬齡較短的應收賬款占據了絕大多數,遠遠超過95%。應收賬款的質量不斷提高。
在實現戰略轉型以來,美的集團在營業成本的投入上不斷壓縮,但總體盈利依然在穩定狀態下有所提高,這說明企業的存貨金額有著大幅度的降低。從數據上來看,存貨周轉率自從2011年起在5年的時間里提升了2.24次,這樣的結果導致了其占用金額同年比例達到了企業經營以來的最低水準。這些具體數據的優化說明了美的集團在總體戰略下所實施的新型產品營銷模式是極為有效的,直接的結果是企業的資金流動情況不斷變好,對于存貨的管理水平提高上也有幫助。
四、研究結論
通過案例分析本文的研究結論認為,美的集團對企業內外部環境的變化具有前瞻性,積極主動實行了總體戰略轉型,提出明確的戰略方向,設計了配套的財務戰略,不再是規模指導,而是升級成為價值主導方向,并通過實行差異化戰略獲得企業價值增長。本文認為,隨著形勢的變化及企業需求及時做出優質合理的財務戰略,往往能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企業在總體戰略發展的實施效果和在企業相應的生命周期中所發揮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效應。
參考文獻:
[1]周朝琦.企業財務戰略管理[M].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
[2]劉文霞.論企業集團財務戰略的選擇與實施[J].天津商業大學學報,2008,(05):46~49.
[3]郭曉梅,袁利群,李悅.“互聯網+”的多維價值網絡模型研究——以美的集團為例[J].會計之友,2018,(03):82~89.
作者簡介:余萍萍,供職于杭州市設備安裝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