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藝陽
(啟東市人民醫院(南通大學附屬啟東醫院),江蘇 啟東)
肝硬化(Cirrhosis of the Liver)是臨床常見的一種慢性肝病,發生率較高,患者以肝功能損傷為主要病理表現,病情持續發展可導致肝功能衰竭,甚至對患者機體免疫機制造成影響,繼而誘發一系列并發癥,如上消化道出血、細菌感染等。研究顯示,肝硬化門脈高壓患者容易出現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增加細菌感染的風險[1-2]。因細菌感染導致死亡的肝硬化患者占10%左右,而伴有上消化道出血的肝硬化患者,容易出現細菌感染,而細菌感染也是導致出血病癥的主要因素,對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造成了生命影響。因此我院就肝硬化患者伴上消化道出血與細菌感染之間的相關性進行探討,報道如下。
此次研究所納入的肝硬化伴上消化道出血細菌感染患者均自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份收治患者中選擇,抽選量為40例,設為觀察組;同時取40例無細菌感染肝硬化患者設為參照組,抽選對象均通過研究歸入、掃除標準。觀察組內,男27例,女13例,年齡24~77歲,平均(48.24±0.19)歲。其中病毒性肝炎占17例,乙醇性肝硬化占8例,膽汁淤積肝硬化占8例,乙型肝炎合并乙醇肝占7例。其中有13例患者為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有11例患者為消化性潰瘍出血,有8例患者為門脈高壓性胃病出血,8例患者為不明原因出血。參照組內,男28例,女12例,年齡23~76歲,平均(47.12±0.21)歲。其中病毒性肝炎占15例,乙醇性肝硬化占7例,膽汁淤積肝硬化占9例,乙型肝炎合并乙醇肝占9例。納入對象的信息材料經上傳處理,計算結果顯示P>0.05,符合研究公平性。
患者入院后均予以常規治療,予以吸氧,對患者血容量予以糾正,并應用冰鹽水洗胃。入院6 h內結合實際情況予以胃鏡治療,存在食道靜脈曲張破裂或胃底靜脈曲張破裂患者,應用三腔二囊管予以填塞,遵醫囑予以奧曲肽等藥物治療。存在感染患者予以藥敏試驗,依據試驗結果選擇合適的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對觀察組患者血樣、腹水、尿液、咽拭子樣本進行采集,予以細菌培養,經細菌性檢測對患者細菌感染情況進行檢測,并記錄細菌感染部位。
應用Child-Pugh分級標準評估患者肝功能,并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特征進行觀察,組間數據予以統計學分析。
記錄兩組患者再出血率、4周內病死率,并對組間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
統計工作使用SPSS 15.0軟件,合理挑選數據集剖析整體效果。一切假設檢驗均采用雙側查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計數數據參照χ2檢驗,以率(%)的形式表述;計量資料參照t檢驗,以均數±標準差(±s)的形式表述。
觀察組40例患者經檢測,顯示病原菌株共45株,細菌菌株占30株,占66.7%。細菌感染部位分布顯示,有7例患者為肺炎,占17.5%;有14例患者為菌血癥,占35.0%;有10例患者為尿路感染,占25.0%;有9例患者為自發性腹膜炎,占22.5%,感染分布情況顯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觀察組的Child分級平均積分為(11.34±0.21)分,參照組的Child分級平均積分為(9.21±0.19)分。觀察組的Child分級平均積分較參照組有更高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臨床特征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特征比較[n(%)]
觀察組再出血率、4周內病死率較參照組有更高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再出血率、4周內病死率比較[n(%)]
上消化道出血是肝硬化常見并發癥,可導致患者肝功能進一步受損,治療不及時可導致患者出現肝性腦病、腹水、水電解質紊亂、肝腎綜合征等,對患者預后造成影響[3-4]。門靜脈高壓是肝硬化患者的常見病理生理改變,且肝硬化患者中伴有食道胃底靜脈曲張的患者占半數左右,而出現破裂出血的患者占31%左右。研究指出,肝硬化患者伴消化道出血、細菌感染的幾率為66.1%左右,其中以菌血癥、呼吸道感染為常見病癥。我院研究得出,觀察組40例患者經檢測,顯示病原菌株共45株,細菌菌株占30株,占66.7%。細菌感染分布情況無顯著差異,但菌血癥占比相對偏高,這與上述說法相符。
肝硬化患者因機體存在低血容量的情況,因此可對網狀內皮細胞功能造成抑制,導致機體腸粘膜屏障對細胞通透性增加,若出現細菌感染,即可影響患者血流動力學,還可導致凝血功能紊亂,繼而引起上消化道出血[5-6]。此時若對患者實施侵入性操作,則可導致患者腸粘膜缺血壞死、腸道血管痙攣等,導致患者病情加重而死亡[7-8]。因此,針對肝硬化患者,醫護人員需要應用抗菌藥物進行預防治療,降低上消化道出血的發生風險。我院研究得出,觀察組的Child分級平均積分較參照組有更高數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的臨床特征相當,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再出血率、4周內病死率較參照組有更高占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可見,觀察組的肝損害情況相對嚴重,預后相對較差。
綜上所述,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若出現細菌感染,則可導致肝損害加重,對患者生存質量造成影響,臨床上需要盡早實施感染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