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彩艷
(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醫院,內蒙古 赤峰)
甲狀腺結節、甲狀腺腺瘤和彌漫性甲狀腺腫等均屬于甲狀腺疾病,目前我國的甲狀腺疾病患病人數仍處上升趨勢,不同的甲狀腺疾病具有不同的臨床癥狀,最明顯的便是脖子粗和眼球突出[1]。現目前對于甲狀腺疾病采用單側甲狀腺切除術和雙側甲狀腺切除術便可徹底治愈,但是因為甲狀腺的特殊性,周圍布滿諸多神經,倘若術后護理不當便很容易出現不良反應。此外甲狀腺患者一般年齡稍大,身體機能較差,在加上對疾病、手術相關知識的匱乏,手術過程中會給患者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因此需要采用科學有效的護理方式來幫助患者恢復[2]。基于此,本次研究特選取66例甲狀腺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探究綜合護理干預對患者的疼痛和切口恢復的情況,現報告如下。
選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進行甲狀腺手術的66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33例,其中對照組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0例,年齡35~61歲,平均(48.22±2.65)歲,手術類型:單側甲狀腺切除術18例,雙側甲狀腺切除術15例;觀察組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3例,年齡36~62歲,平均(48.58±2.49)歲,手術類型:單側甲狀腺切除術16例,雙側甲狀腺切除術17例。排除標準:①存在手術禁忌證者;②其他嚴重器質性病變者;③精神異常,無法配合護理者;④家屬未簽署知情同意書者。對比兩組患者性別、年齡和手術類型等基線資料差異不明顯,具有可比性(P>0.05)。
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包括嚴格監測生命體征,做好術前準備,解決患者心理疑惑,提高手術依從性以及做好術后換藥工作等。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基礎上采用綜合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對甲狀腺相關疾病知識及手術治療過程進行宣講,增加患者對疾病了解度,提高治愈自信心,針對術后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提前告知,降低患者焦慮感。(2)術后當天叮囑患者不可劇烈活動,適當給予患者水和流質食物,保持飲食清淡,隨后可根據患者實際恢復情況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在恢復期間切不可吸煙飲酒,以防出現其他意外事項,此外手術當天會出現較為劇烈的疼痛感,如若無法忍受可適當給予止痛藥物進行鎮痛。(3)手術3 d后可指導患者進行相關鍛煉和放松訓練,引導患者取后頸后傾體位,使用軟枕墊起肩胛部,保證肩胛部的舒適感,降低術后疼痛程度,指導患者正確的咳嗽方式,防止振痛。患者患處拆線后可使用浸泡過溫水后的毛巾輕輕擦拭,清洗手術區域壞死組織,保持正常皮膚的清潔度,另外還可對患者適當選用抗瘢痕藥物,降低切口感染率。(4)護理人員要對患者切口處檢查是否出現紅腫、疼痛的現象,保持切口清潔、干燥,可引導患者在切口位置使用手指輕輕滑動,一旦出現疼痛立即停止,預防二次創傷。當患者達到出院條件時,對其進行出院指導,外出時切不可直接暴露手術區域,囑咐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時間,避免過度勞累,注意日常飲食,保持營養均衡。
采用NRS(數字評價量表)對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的疼痛感進行評分,共11級,等級越高,疼痛感越高。
對比兩組患者手術切口恢復情況,其中,顯效:瘢痕組織不明顯,僅有少量色素,恢復情況好;有效:出現輕微瘢痕,恢復情況正常;無效:瘢痕組織增生明顯,恢復情況較差。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對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切口恢復情況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計數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疼痛程度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過護理后,兩組患者疼痛程度均得到改善,且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對比(±s)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前后疼痛程度對比(±s)
?
觀察組患者手術切口恢復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手術切口恢復總有效率,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手術切口恢復情況對比[n(%)]
甲狀腺是人體重要的內分泌器官,一旦甲狀腺出現任何問題,便會出現多種病癥,其中最為常見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臨床表現多為怕熱、多汗、食欲好的同時也容易消瘦,甲狀腺功能減退的病人,則主要表現為易冷、皮膚水腫、脫發嚴重[3]。甲狀腺腫瘤性疾病主要表現為頸部的腫塊,如若惡性腫瘤出現轉移,例如轉移到淋巴結,則可以發現頸部淋巴結的腫大;轉移至神經時則會出現聲音嘶啞;達到氣管時則可能導致呼吸困難,另外還會出現吞咽困難、頸前區的疼痛等癥狀[4]。甲狀腺疾病的局部癥狀和全身癥狀復雜多變,因此需要及時進行相關治療,甲狀腺手術雖然對甲狀腺具有顯著效果,但是術后的疼痛和切口恢復情況也不容易小覷[5]。
因此在進行甲狀腺手術后需采取正確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甲狀腺患者來說,由于自身對疾病、手術認知程度不夠,常常會出現激動、緊張等情緒,再加上手術過程中的麻醉等原因,會導致患者血壓、心率發生變化,尤其是在術后的短期疼痛最為明顯。通過綜合護理干預,在術前對患者講述疾病知識、手術原理、安全性及不良反應,排解患者內心疑惑,了解術后正常并發癥情況,消除其消極情緒,通過指導患者鍛煉、呼吸來降低患者術后疼痛感[6-7]。此外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切口恢復也是需重視的一個問題,護理人員指導患者在術后采用毛巾擦拭,保持切口處清潔干燥,并在切口位置使用手指輕輕滑動,有利于患者切口恢復和提高瘢痕修復效果,另外飲食、運動都可幫助患者切口恢復[8]。通過本次研究也可發現,觀察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前,疼痛程度差異較小,通過護理干預后,觀察組患者疼痛程度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而且切口恢復情況也更好(P<0.05),說明綜合護理干預對甲狀腺手術患者的疼痛和切口恢復情況的效果。
綜上所述,對甲狀腺手術患者實施綜合護理干預能有效緩解患者疼痛感,切口恢復情況好,術后瘢痕不明顯,患者護理滿意度較高,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