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維彥 吳昊
〔摘 要〕在數字信息時代的背景下,BIM為建筑乃至室內裝飾行業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變革,不僅提升了效率和質量,更改變了工程項目的流程與管理模式。本文以實際項目作為案例,從建筑信息模型和流程信息管理兩個方面對BIM在建筑內裝工程中的應用進行總結和研究,以期為將來室內裝飾行業中BIM技術的進一步推進和發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路。
〔關鍵詞〕 BIM;信息模型;信息管理;室內設計
一、引言
從20世紀末開始,由于建筑業的不斷發展和升級,BIM作為一項新興技術應運而生。在高速發展的信息時代中,這項技術在短短的幾十年間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如今,BIM應用在國外已經相當普及,因其“工程信息連續化、節能分析虛擬化、建造過程可視化”等特點在各類建筑工程建設中展現出極大的優勢。中國作為全球最重要的建筑市場之一,BIM的應用在近幾年也逐步興起。隨著基于BIM的建筑項目越來越多,室內裝飾工程中的BIM技術也隨之得以廣泛應用。本文試圖由具體的建筑內裝項目入手,分析BIM在工程各個環節的應用現狀,從建筑信息模型和流程信息管理兩個方面分別進行探討和總結,為BIM技術更好應用于未來建設項目提供些許思路。
二、BIM建筑信息模型的建筑內裝應用
如果說傳統的計算機輔助軟件僅僅是幫助設計師“甩開了圖板”,那么BIM技術的應用則是實現了結構性的升級換代。BIM繪圖軟件不是簡單的二維繪圖工具,而是采用三維模型創建并搭載了大量數據信息,是提供整個項目所有環節中所需數據的平臺。更重要的是,所有數據之間的關聯性從BIM建模初期就已建立起來。這意味著,設計師可以從繁重的繪圖工作中解脫,根據項目需要建好模型,即可實現各種視圖及數據的導出。基于BIM項目的建筑內裝設計,可以在建筑二結構的BIM模型中直接建立室內模型,不但節約時間,還大大提高了準確性。在項目進行過程中,任何一方進行變更修改,都能夠輕松實現整體聯動,不僅圖紙同步修改,連明細表、材料算量等所有數據都同步修正,從而保證項目中所有信息都是可靠、協調且保持一致的。
由成都萬花投資有限責任公司開發的麓湖生態城建設項目的內裝工程中由于采用了BIM模型進行設計和施工,非常有效地解決了很多傳統二維軟件極易出現的問題。例如該項目某戶型的一個空間,其立面造型與頂面造型存在對應關系,如果采用傳統的二維制圖,很容易出現平面調整后忽略立面相應位置的同步調整,從而在后期施工時產生問題。而在BIM模型的檢查中,這樣的錯位問題很快就被暴露出來,在方案調整的同期,所有圖紙中相應的修改就得以修正,避免了后期施工的麻煩。
BIM建筑信息模型將各方數據信息統一整合在同一個模型的數據庫中,除了有利于各方協同聯動,同步變更數據之外,也能夠在前期設計時對整個項目的施工用料用量有精準的預估,對之后的施工方案中需要的配件種類價格等提前進行整理和估算,自動統計工程量,從而可以對不同方案裝修成本進行比對,以及進行施工前的工程量預算和施工完成后的決算。這樣的工作流程大大減少了煩瑣的人工操作,有效降低錯誤率,合理控制成本的同時也使整個項目各階段的運作更為高效。
三、BIM在室內項目流程信息管理方面的應用
基于BIM搭建的信息管理平臺,不僅是整個建筑工程項目也是室內裝飾工程項目中各個單位進行同步高效交流的平臺。包括業主、各專業設計團隊、顧問公司、施工總包及各分包單位、材料供應商等在內的多個部門,在同一個項目中如何進行溝通協調管理,往往是傳統項目實施過程中非常頭疼的問題。各專業之間的鏈式合作,很容易出現工作界限劃分不清、圖紙版本混亂、信息傳遞不及時、責任互相推諉、矛盾激化導致進度拖延等問題,這些問題在BIM平臺的管理模式下是完全可以避免的。BIM在項目各環節參與者之間架起了一個信息交流的平臺,改變了傳統的鏈式合作方式,讓部門間實現協同合作,既減少了溝通成本,也提高了溝通效率。完整而龐大的信息數據庫將項目過程中的所有工作內容記錄下來并與各部門共享,任何一個參數的調整在全局都會有同步反應,極大減少了因施工中返工而帶來的不必要的浪費。
上海中心大廈的地下交通空間——B2公共大街室內裝飾工程是一個位置特殊且空間形態獨特的項目,該項目由蘇州金螳螂上海設計公司承擔設計與施工。根據設計方的構想,方案中需要結合原有建筑空間呈現未知和可探索的未來感,因此主體空間多為異形的有機形態,如果用傳統設計和施工方式將非常困難。
該項目從概念設計階段就在Rhinoceros軟件中進行,基礎模型采用建筑二結構BIM模型,基于這個模型平臺之上,所有的建筑結構、隔墻、開洞等都與現場有極高的匹配度,使方案設計在前期就節約大量核對時間,并利用平臺所提供的機電模型確定了空間的標高,進行了機電碰撞檢測,對設計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有所預判。后續的設計分析階段,通過BIM所實現的可視化界面,設計方非常直觀地對空間布局、材料選擇、細節調整進行處理,通過多專業碰撞檢測回避了與機電設計部門的沖突,高效地嘗試不同空間效果,把控能力大大提升。
完成初步方案之后,借助BIM的信息平臺,業主和設計方可以以最直觀的方式了解整套方案的全貌,共同決定采納何種方案。通過建筑模型中所體現的實時視圖,各方也可以了解包括流線、燈光、聲學、室溫、氣流以及消防疏散等分析結果,進而得以完成下一步的方案優化。
結 語
BIM技術在數字信息時代為室內裝飾行業帶來了全新的技術和理念,其所建立的信息模型突破了傳統繪圖軟件的局限,實現真正可視化的同時還成為信息數據的集成體,并以其實時性和一致性服務于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基于BIM平臺上的內裝項目可以擺脫以往各專業的鏈式合作模式,實現各工種各專業各部門之間的高效溝通和協同合作。通過近年來各類大型建筑內裝項目的實踐,BIM在室內裝飾設計中的應用越來越得到認可,在行業內的普及率也日益提高,這同時也對室內行業的從業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未來的建設領域中,BIM必然會在優秀的設計團隊中為建設者提供更大的發揮空間,發揮更大的作用。
(責任編輯:張貴志)
參考文獻:
[1]許蓁.BIM設計·應用[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16
[2]王宇.常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BIM實踐案例及經驗體會[J].建筑學報,2011,(06):101-104.
[3]馬智亮.BIM技術及其在我國的應用問題和對策[J].中國建設信息,2010,(04):12-15.
[4]劉雪寧,黃圣游.符號學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9,(01):100-101.
[5]宋健.個性化需求下的產品參數化設計方法理論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5):18-19.
[6]郝鴻睿,管雪松.新形勢下“一帶一路”發展戰略對設計領域的影響[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08):14-15.
[7]孫遲,趙鈺昇.藝術設計的圖形思維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1):24-25.
[8]楊茹元,袁權,孫友富.全息虛擬技術在現代展示設計中的應用[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1):52-54.
[9]吳曼,張群.虛擬現實技術在室內空間設計中的應用[J].家具與室內裝飾,2018,(10):106-108.
基金項目:江蘇省教育廳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金資助項目“基于BIM技術下的室內環境設計策略研究”(2016SJB76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