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強
隨著新時代國企改革逐步深化,重慶建設汽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建設股份”)調結構、轉方式、換動能,堅定走高質量發展道路;一面聚焦“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趨勢,布局“硬實力”,一面打造“競爭、創新、協作、效率”“四位一體”新價值理念,鍛造企業“軟實力”。引導全體員工增強信心、堅定決心,助力兵裝集團質量提升“365”登高行動,推動公司高質量發展、實現“1363”戰略目標。
競爭是良性循環、正向增值的原動力。建設股份從內外兩個方面打造競爭理念,內部競爭有序開放、公平公正;外部競爭靈活多變、合法合規。堅持以“六個著力”為抓手,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著力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打造投入產出效率和經濟效益最大化的產品競爭力;著力提升快速高效的客戶體驗感和滿意度,打造市場拓展的營銷競爭力;著力完善精益生產體系,打造星級生產現場的制造競爭力;著力攻關瓶頸工序工藝,打造關鍵點位和核心指標的品質競爭力;著力優化配套供應體系,打造質優價低準時供應的成本競爭力;著力優化組織結構和人員編制,打造駕馭復雜局面和處理復雜問題的復合型人才競爭力。
創新是基業長青、永續發展的驅動力。建設股份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創新理念,面向未來。堅持多措并舉,大力倡導“五小”改革,廣泛收集“金點子”合理化建議。大膽推廣“四新”應用,探索運用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與人工智能等技術,推進戰略文化、組織結構、人力資源、生產運營、采購物流、市場營銷、財務管理、信息化等持續創新。不斷強化現代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推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深度融合”的技術創新體系,著力培養和造就一大批具有國際水平的戰略科技人才、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協作是精誠團結、互惠共贏的推動力。建設股份打造協作理念從產業鏈上下游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員工與員工之間“三個維度”形成合力,即在產業鏈上下游之間,建設股份主動向上延伸,積極參與到主機廠的初期設計當中,圍繞持續降本、降噪、降低振動進行科研攻關,圍繞汽車消費終端客戶對車內空氣質量和溫度調節的要求提升技術和質量標準;在新產品研發項目、體系標準建設、科學管理方法等方面與供應商共建共享,指導幫助供應商實現同頻共振;在部門與部門之間,基層黨支部牽手共建,以“黨建+”項目為牽引打通流程、打破壁壘;在員工與員工之間,黨員領導干部在跨部門溝通協作上率先垂范,黨員發揮“三高兩帶”作用,帶動群眾齊心協力投入工作;普通員工不斷樹立并強化主人翁意識,最終形成良好的團隊精神。
效率是對標對表、精益求精的拉動力。建設股份致力于“產供銷”全流程效率提升,以觀念變革推進效率變革,借力“第四次科技革命”,充分發揮產業集中度和行業集中度高的優勢,通過資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掃除各部門、各崗位功能目標不明確和分類監管不到位的盲區。在生產效率上,深入推進精益制造體系建設,完善生產管理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提升現場管理和生產制造柔性化;在設備效率上,科學管理設備綜合效率(OEE),嚴格執行專業保全和自主保全計劃,提升TPM(全員生產維修)改善水平,推行設備自動化、智能化全面改造;在供給效率上,動態設定安全庫存標準,優化不同周期內流動庫存的周轉率,保證市場供應充足、生產供應穩定;在研發效率上,加大基礎研發投入,加速市場項目量產,加快人才培養和團隊建設;在營銷效率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客戶至上為原則,創建信息共享、協同聯動機制,分級分類匹配資源,集中優勢做細做實大客戶全部工作;在能源效率上,細化水電氣等資源能源的預算和實績對比分析,尋找生產量、工作日、能源消耗的平衡點降本控費;在管理效率上,引進推廣高效運營制度,培育一專多能的干部職工隊伍,與時俱進修訂工作流程,高效低頻召開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