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莉莉
摘 要:“說話”是一門學問,我們和從一個人的交流中能看出來一個人的品行,有時候,投契無需多言,一個人說話的方式與內容都是重點,而從細節來看,一個人說話的語氣、語速以及常用的口頭語可以看出來一個人一定的性格特征,所以,小學語文的口語交際課堂是必不可少的一個教學環節,學生在口語能力的的提升和學習中,可以不斷增強自己的思維表達能力和邏輯分析能力,可以把枯燥無味的話語打磨的生動有趣。因此,本文以小學語文為載體,并結合筆者自身實踐,對探索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的教學方法的這一問題進行一番詳細的個人觀點說明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教師問題;教學方法
小學語文教師應該秉承“以生為本”的要義,優化教學模式,指導學生扎實學科基礎,不斷創設生動的課文閱讀情境,積極鼓勵學生說話的勇氣,進行口頭實踐的作文教學,開展小組合作化教學課堂以及構建實踐性質的豐富活動,從多層面、多角度、多思路的訓練方法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一、小學生在語文口語交際課堂上出現的一些問題:
小學生在口語表達與交際上需要教師認真對待,因為,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是打基礎的階段,學生的口語能力的培養也需要一個良好的基礎。在語文課上,教師一般都會在講授的過程中提出問題,并鼓勵學生來回答,然而一些學生由于性格過于膽小,面對老師的提問不敢發言,不敢提出自己的疑惑和想法,從而影響了自己的口語表達能力。究其原因,這可能是因為學生之前的回答錯誤遭到了老師的批評,因此喪失了信心,也可能是父母對學生過于嚴厲,導致學生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挫傷了孩子的自信。
而對于另一部分敢于表達的同學,我們發現,一些學生在口語表達的時候存在著極大的問題,很多學生回答問題文不對題,對于這類學生,教師要積極鼓勵,但也應指出學生的錯誤,要更準確的進行表達,還有一部分學生表達時候不流暢,想法已然成熟,但是表達時候常有語病,邏輯不清晰,有口頭禪,對于字音的掌握不好,發音不標椎,一些地方的鄉村學校的學生還會有方言的摻雜,這些都是學生在口語表達中出現的問題。而從教師的教學方式上來講,一些教師的口語交際可課堂比較單一,學生缺少學習的興趣,比如脫離實際的口語交流,除此,還有一部分教師可能缺少對口語教學的重視,在分布課時上出現了問題。總之,這些是教師在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問題。
二、探索小學語文口語交際課堂的教學方法
(一)積極鼓勵學生說話的勇氣,培養學生敢于說話的自信
說是寫的開端,一個學生要敢于開口說話,增強自己與他人的溝通能力。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和課堂下都要積極的鼓勵學生,讓學生多說話,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張開嘴,只要學生敢于發言,教師就要鼓勵,可以暫時先不評價對錯,這樣學生就不會得失心那么重了,一些學生不敢說話可能是怕自己說的不對,同學會嘲笑,對待這樣的學生,教師一定要堅持自己的態度,積極多鼓勵學生,真誠的贊揚學生,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學生的發言。
在具體的實施中,教師要注意對于學生鼓勵的用語,在鼓勵學生的時候不要用過于籠統的教學評價,而應該針對每一位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點評,且要具體真誠,比如,筆者就會說“你知道的真多,這個成語老師都不知道呢!”,比如“你的聲音特別響亮”,“你的回答讓人耳目一新,這是其他同學沒有想到的,真棒!”小學語文教師一定要在學生表達時認真聆聽,對學生做出肯定,還可以為表達流暢的同學頒發一些小獎勵,比如文具、書籍,主要是要保持學生積極的態度,讓學生產生表達后愉悅感。
(二)進行口頭實踐的作文教學,提升學生的文字組織能力
在小學生的作文教學中,口語表達也是一個重要的點,許多學生無所下筆,覺得寫作困難時,教師就可以先引導學生進行口頭作文的實踐,讓學生先說出來,既增強了膽量,也提升了自己的信心。
例如,在設計作文題目“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作文訓練中,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進行口頭敘述,及小組討論來表達自己最喜歡的傳統節日,與前后桌交流說出自己喜歡這個節日的原因,學生在與同學交流的時候不會有畏懼感,他們可以更大方地講給同學聽,在不斷的表達中提升自己的語言能力,而一些教師在寫作教學時思維上存在問題,會有教師認為口頭訓練是一個浪費時間的過程,因為寫作應該落實在紙面上,而不只是口頭的表達,但是,口頭敘述更加放松,學生在開心愉悅的氛圍中完成自己的口頭表述,這不僅是口語交際能力的提升,還是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
(三)開展小組合作化教學課堂,培養學生團隊中表達能力
為了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不斷的實踐,教師可以在語文課堂中開展開展小組合作化教學,學生之間連接成不同的小組,對于問題在小組內進行討論,這是一個提升學生口語溝通能力的途徑。在研究文章的結構時,教師拋出問題,每一位同學都可以說出自己對主題的想法,提升人文修養。在表達之后,同組的學生還可以為其補充,對其進行評價,這些都可以增強學生的表達欲望以及表達能力。
例如,在講解《記金華雙龍洞》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就開展了小組合作化教學課堂。筆者開展了“我當小導游”的口語交際活動,我以這篇課文的地點“金華雙龍洞”為虛擬的旅游地點,要求學學生變成導游,以導游的身份來向大家介紹雙龍洞,要注意旅游地方的位置,游玩的路線,景點的安排,這些都需要在口語交際的課堂中表現出來,還要提醒學生注意措辭,導游的一些專業術語,教師要引導學生怎樣表達更具吸引性,怎樣說更能讓游客得到簡單又清楚的信息。因此,口語交際的課程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連接學生的實際,讓學生更真實的體驗的這些交流和表達。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示范的方式調動學生的朗讀興趣,還可以參與到其中。
(四)構建實踐性質的豐富活動,增強學生課堂外的溝通力
實踐性的口語教學是一種升華式的教學,為了從多個方面來增強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教師要在課堂內外多準備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機會,比如,在每堂課開始之前,教師可以讓學生來進行十分鐘的“即興演講”,一周一次,學生隨心所欲,內容沒有要求,只要可以充分表達自己想要表達的就好,學生的積極性會被這樣的活動調動起來,也是為那些稍顯內向的一個讓自己發光的機會。教師還可以在班級開展辯論賽,提升學生口語表達力,開展朗誦會,提升學生在抑揚頓挫的掌控力。
在家庭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回家后給爸爸,媽媽講自己每天的見聞,班級的趣事,回家路上見到的事,當天閱讀的書籍,這些都可以說,父母可以為孩子進行錄音,這樣的過程是非常有必要的,家長可以從中找到孩子自身還存在的語言不足處,對孩子進行一個指導,同時,教師還可以在班級播放學生口語表達的小視頻或音頻,評出班級的“交際能手”。
綜上所述,口語交際的能力提升過程不是一朝一夕的,小學語文的教師要提升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讓學生可以有興趣去說話,有勇氣去多說話,有技巧的說話,真正的提升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以及個人素養。
參考文獻
[1] 潘江艷.高師小學語文教法課程與小學語文協同策略探究[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6(06):76-78.
[2] 劉建軍.解析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對策[J].學周刊,2015(19):57-58.
[3] 李遠.小學口語交際教學實踐中的三重困境及其策略——從何捷老師執教的《商量》反觀小學語文口語教學實踐中的不足[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06):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