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秀冬
摘 要:網絡資源與初中歷史學科相結合進行教學,既能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幫助教師營造更具歷史背景的教學氛圍,又能夠引導學生沉浸在頗具歷史色彩的氛圍中高效學習,有效提升歷史文化素養。初中歷史教師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求知欲望,奠定學生歷史學習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進行主動積極的自主學習與探究,讓學生們對歷史有更完整與清晰地整體認知。教師在運用過程中注意應用既有可信度又有實效性的歷史資源,具有價值性的史料素材,豐富學生歷史學習的內容,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的思考,提升學生的歷史學習水平。本文結合初中學生歷史學習的實際情況,對網絡資源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希望對各位同仁在策略研究上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網絡資源;初中歷史;應用策略
引 言
教師在進行初中歷史教學中,可以選取符合教材內容并適合初中學生的網絡資源進行教授,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體驗到歷史文化的內涵和所賦予的教育意義,引導學生學會用辯證思維與角度看待歷史問題,分析歷史問題,并能夠用自己的觀點進行闡述。
1、利用網絡資源,創設有效歷史教學環境
初中歷史教師可以利用網絡歷史資料,結合教材內容,營造能夠引導學生深度思考的歷史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發揮想象,學習歷史知識內容,并通過形象生動的情境加深對知識點的記憶。通過網絡資源的教學,最大限度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能夠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節省導入的時間,在沉浸的教學氛圍中,引導學生對歷史現象進行思考。例如,在進行《青銅器與甲骨文》青銅器的學習時,教師可以先利用一些在網絡上找到的關于古代青銅時期一些精美的圖片或者資料,尤其是青銅器在當時社會的象征、作用、用途,經過歷史長河的渲染所賦予的意義等等,展示給學生們進行觀看,甚至可以在網上網購一些精美的小仿品,讓學生們可以觸摸到,感受其材質,引起學生們探究的興趣。這樣在提出問題,同學們對這些青銅器皿的第一感覺是什么?有哪位同學了解這種青銅器皿屬于什么材質?是純銅(紫銅)中加入錫或鉛的合金。那這種合金在當時社會有什么價值意義呢?通過問題,引導學學們進行思考,教師可以進一步進行展示,幫助學生們解答這些問題,之后結合課本的內容,進行視頻的展示,引導學生們進行學習,體會當時青銅器在當時的價值,作用,所賦予的社會地位,以及在現今社會,這種合金的美學價值,觀賞價值。而且青銅器為研究當時社會,當時的民俗提供了參考,提供了研究依據,是科學的驗證,教師可以幫助學生尊重并且愛護這種文物。
2、利用網絡資源,完成歷史重難點知識學習
在初中歷史實際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除了正常完成教學任務,還可以幫助學生進行重難點知識的深入學習,充分理解歷史知識中比較難消化的內容,引導學生理順難點重點內容,突破重難點,并能夠通過引導完成對知識體系的架構,對重難點知識的理解與應用。例如,在對“一國兩制”、祖國統一大業的進行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搜集與之相關的內容,制作能有圖片,有視頻,有足夠資料支撐的PPT或者其他課件資料。用詳細有依據的內容引導學生對港、澳、臺的歷史,背景,名稱的沿襲,自古以來的發展與中國大陸密不可分的關系,驗證是中國密不可分的一部分,有著血濃于水的關系。教師可以用視頻資料展示香港、澳門回歸的經過,尤其是國家外交談判、回歸儀式等,增強學生的愛國精神與對國家統一的儀式感。教師可以重點引導學生了解“一國兩制”對兩岸三地發展的指導意義和實踐價值。之后教師可以通過網絡資源進行教學的拓展,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思考與探究,發表自己對“一國兩制”這種治國方針的看法,對這種治國方式的理解,并進行合作探討,有自己鮮明的立場,有客觀公正的見解。通過這種深入的探究與學習,學生們對歷史知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與認識,對重難點內容能夠進行應用,從而提升歷史課堂的教學效率。
3、利用網絡資源,培養學生正確辯證思維
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內容就是在歷史學習中,幫助學生學會辯證地分析、觀察歷史和現實問題,形成正確的歷史辯證思維,利用網絡資源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學會辯證思考,培養一定的歷史想象力和對知識遷移的能力。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習從各種表象的歷史知識內容中挖掘深刻的歷史價值,并能夠尋找到解決方式。例如,進行“科舉制”的教學時,教師在制定導學案的內容中特別強調學生自己利用網絡資源搜集有關科舉制的資料,并制作成PPT,經過小組討論和修改,在課堂上進行展示。重點展示出科舉制的形成、完善、尤其是對世界的影響,其實是通過調查研究形成自己對科舉制的看法,利用所搜集到的資料支持自己的觀點,并能夠學會辯證的分析科舉制的利與弊。科舉制度是中國古代通過考試選拔官吏的制度,改善了之前的用人制度,徹底打破了血緣世襲關系和世族的壟斷,但在后期發展中存在一些弊端。甚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科舉制與高考進行對比研究,發現共同點與不同之處,加深學生對科舉制的認識,能夠對科舉制度進行客觀理性的分析,提高學生的歷史邏輯和推理能力,并在分析過程中學會辯證的思考與探究,拓展學生的歷史學習維度,從而培養學生的辯證思維。
結 語
綜上,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絡資源的優勢,利用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創設能夠激發學生歷史學習興趣的教學環境,突破學生學習的瓶頸,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歷史價值觀,學會辯證地看待歷史問題。因此,教師可以在提升自身歷史素養的基礎上合理應用網絡資源,豐富歷史教學資源,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理性分析,培養歷史邏輯思維與辯證思維,促進初中歷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 韓銳. 試論網絡和新媒體時代的初中歷史教學[J]. 記者觀察:下, 2018, 000(006):66-66.
[2] 王曉秋, 楊達志. 如何利用網絡資源進行初中歷史探究性教學[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8, 000(011):58.
[3] 藍卉. 探析初中歷史教學中網絡資源的拓展與應用[J]. 明日, 2019(2):0144-0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