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堅 高建軍


摘 要: 受新冠疫情影響,我國外貿面臨嚴峻的壓力,國務院及相關部門多次強調商業銀行和中國出口信保公司要加強合作,積極發揮穩外貿的作用。但近年來由于信保融資不良,銀行辦理信保融資的積極性不高,信保融資量大幅下降。在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趨勢下,充分利用來自銀行、出口信保、海關、外匯管理局的大數據,可以有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為深化銀行與中國出口信保公司的數字化合作提供支撐和創新,有效解決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助力外貿企業穩訂單、促生產,助力外貿平穩發展。
關鍵詞: 銀行 出口信保 數字化 穩外貿
一、引言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在海外呈快速蔓延態勢,對全球經濟貿易增長帶來一定壓力。短期看,疫情對全球經濟和產業鏈的影響不可避免,全球經貿增長面臨一定壓力,我國外貿企業的復工復產和新訂單的獲取也將受到一定影響(沈國兵,00)。從全國今年前兩月的進出口來看,新冠疫情以及春節假期延長的因素對于全國外貿的進口和出口兩端均影響明顯,相比而言出口端的影響更為顯著。據海關統計,今年前個月我國外貿進出口4 1萬億元,下降9 6%。其中,出口 04萬億元,下降15 9%;進口 08萬億元,下降 4%。貿易逆差45 9億元,去年同期為順差934 8億元。我國對美國、日本、韓國、德國、法國、意大利等疫情較嚴重國家的出口總值增長下滑情況基本上與平均下滑水平相近,或者更為明顯。今年前兩個月對美國、日本和德國出口分別下降6 5%、3 3%和 9%,對韓國、意大利、法國和俄羅斯出口分別下降17 4%、17 %、14 3%和14 0%。
019年1月,銀保監會聯合商務部、外匯管理局印發了《關于完善外貿金融服務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發布了9條穩外貿的措施,提出了“積極開展保單融資。鼓勵銀行結合企業需求和自身風險管理要求,積極擴大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規模。開展其他外貿金融服務時,銀行可結合企業持有的出口信用保險保單綜合考慮授信風險。鼓勵銀保雙方深化互信合作、信息共享、系統對接,圍繞更好發揮出口信用保險風險緩釋作用和融資功能開展產品服務創新。今年月1日,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召開分析疫情防控工作會議,強調了“要支持外貿企業抓緊復工生產,加大貿易融資支持,充分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在當前我國外貿面臨嚴峻壓力的情況下,研究如何通過數字化優化銀保合作,解決信息不對稱問題,做好外貿企業的貿易融資服務,對于穩外貿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目前銀保合作存在的問題
1 出口信用保險并非第二還款來源,不能降低銀行的貸款風險。銀行辦理信保融資,其權益保障主要是通過與中信保、出口商簽訂三方協議,由出口商轉讓賠款收益權的方式實現,在出現進口商信用風險或者進口國政治風險時,能夠從中信保取得相應的保險賠款用于歸還貸款。因此,出口信保只能防范進口方信用風險或者進口國政治風險,不能防范出口方的信用風險和道德風險,保險公司的承保行為不能作為發放貸款的充分條件,銀行應自行盡職調查和審慎決定。
出口信保合同、免責條款,導致實際索賠困難。一是免賠條款,包括匯率損失、欺詐、出口商未繳納保費、出口方明知存在風險或進口方違約仍然出口、向關聯公司出口產生商業糾紛、出口方或買方未能及時獲得各種所需證件、未經同意擅自變更買賣合同、第三方引起的損失(如銀行擅自放單、貨運代理人或承運人擅自放貨引起的損失)等等(華宇,018)。二是扣除金額,包括進口商對出口方的任何付款、出口商通過其他途徑收回的款項等金額均要從保險賠款中扣除。三是索賠門檻,包括提交索賠文件時間要求嚴格、保險公司調查期限較長、在存在貿易糾紛時必須先取得進出口雙方的生效法院判決或者仲裁裁決并申請執行等。從近年信保融資不良情況看,有相當部分出險屬于出口信保公司的免賠范圍,從而導致銀行的損失(杜春雨,017)。
3 應收款監管缺失,貿易融資自償性難以實現。包括信保融資在內的貿易融資,區別于其他融資產品的根本特征是自償性,這是銀行愿意降低貿易融資門檻的最主要原因。目前,商業銀行與出口信保公司合作的難點主要在于貿易流程的閉環操作。在實際操作中,境外進口商存在不太愿意配合確認應收賬款或者更改回款賬戶的情況,因此,貿易融資的自償性很難實現。如果出口商通過他行賬戶回籠應收賬款,但并未歸還銀行融資,銀行無法獲得保單賠償。此時,銀行方面如嚴格按自償性控制風險,則業務做不大,但如果放開手腳做,又發現控制風險的能力不足。
4 銀行提高門檻,業務積極性不足。近年來,尤其是今年,由于信保融資不良,銀行紛紛提高信保融資業務準入門檻和監管力度。目前大部分銀行都對信保融資采取傳統信貸管理模式,要求企業提供足額的抵質押擔保。同時,信保融資業務的開展又受到行內更加嚴格地監管,有些銀行甚至將每一筆放款的審核權限上調至省分行。在這種情況下,對企業而言,仍舊要提供抵押擔保,信保融資放款耗時長、規模受制于每次應收賬款金額,貨款回收后又要立即還貸,除非實際融資成本足夠低,否則還不如做一年期流貸來得穩定和自由。傳統信貸管理模式的抵押擔保門檻,以及多環節人工操作的低效率,嚴重地束縛了信保融資業務的發展并且極大地增加了企業的融資難度。
三、銀保數字化合作的建議
近年,外匯管理局努力貫徹“互聯網+政務服務要求,加快電子化管理步伐,適應通關無紙化改革,協調海關向銀行開放進口報關電子信息,便利銀行運用大數據進行貿易付匯真實性審核(張鐵成,019)。銀保雙方加強數字化合作,利用稅務、關單、發票、保單、資金等大數據,實現信息的交換,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可以有效解決目前信保融資的問題,從而緩解外貿小微企業融資難題。
(一)銀保+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合作創新
通過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商業銀行+出口信保的系統對接,小微企業在投保中國信保“小微信保易保單后,即可在“單一窗口線上申請出口融資,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企業少跑腿,實現三方聯網提供在線保單融資的創新模式。企業完成報關出口后,在“單一窗口根據報關單據金額即可支用貸款。可以有效緩解小微企業面臨的上述困境。
(二)利用大數據加強客戶準入和貿易背景審查
一方面,要加強對客戶日常生產經營、資信狀況、資產狀況及現金流情況的調查,掌握客戶真實的還款能力,通過工商、海關、稅務、供水供電單位等第三方渠道的數據,多方收集反映客戶實際經營狀況信息;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單一窗口的大數據。“單一窗口對接了海關、質檢、稅務、出入境、海事、港務、信保等機構,整合了運輸工具動態信息、集裝箱信息、貨物進出港和裝卸等信息,各類電子化信息真實可靠。通過與“單一窗口系統連接,外貿企業授權銀行可從“單一窗口查詢其歷史報關和稅務數據。同時,在做客戶調查時,要求客戶提交其與境外交易對手的交易流水,將交易流水與報關數據進行匹配,保證客戶與境外交易對手有穩定的供銷關系,避免通過境外關聯公司或代理人交易而出現信保免賠的情況。
在單筆貿易融資背景審查時,外貿企業授權銀行可從“單一窗口查詢單筆業務的關單、合同、發票等信息,同時通過外匯管理局單證公示平臺確認關單的真實性和進行關單公示,避免客戶關單到其他銀行進行重復融資。通過單一窗口、外匯管理局的數據互聯,有利于銀行審核客戶貿易背景的真實性,實現風險防控的科技支撐,降低操作、信用風險。
(三)研究利用企業收付匯數據監控回款
貿易融資區別于流動資金貸款的最大特點是其自償性,即通常所說的一筆融資對應一筆回款。在辦理信保融資時,在與借款人簽訂的相關協議中約定,必須通過銀行指定賬戶或指定路線收款(收匯),未經銀行同意,不得更改收款賬戶和匯路。若客戶與境外買家已約定收匯至他行的,要在一定時期內(最長不超過一年)更改收匯路徑至融資銀行或在收匯到他行后劃轉到融資銀行賬戶上。同時,外匯管理局研究在“單證公示平? [LL]臺增加回款提醒功能。在企業從境外收回貨款進行涉外收入申報后,能夠將相關涉外收入信息中的收款人、付款人信息與單證公示平臺中的相關信息進行匹配,如為信保融資項下應收款對應付款人的話,則發送匯款提醒給融資銀行。融資銀行在收到提醒后,如該款項已回到融資行賬戶,則要求客戶歸還融資款或進行監控,資金使用必須經融資行同意;如款項回到他行賬戶,則應要求客戶將資金劃轉到融資行,并進行還款或資金監控。還應充分發揮各地外匯自律機制的作用,對信保融資回款監控形成共識,建立黑名單機制,對于辦理信保融資未能配合回款監控的企業列入黑名單,以建立良好的信保融資環境。
(四)研究構建貿易融資監管考核長效機制
受貿易摩擦及疫情等因素影響,今年外貿環境更加復雜。外貿企業復工后,人力成本、原材料成本、衛生防護、運輸、檢疫等成本可能增加(蔡春林,00)。同時,由于運輸、通關、檢疫等時間拉長,企業資金周轉期也會拉長。外貿企業的經營壓力加大,對銀行要平衡客戶服務和風險防控提出了更大的挑戰。監管部門應構建貿易融資監管考核長效機制,適度提高對銀行外貿企業貸款不良率的容忍度,研究制定外貿企業金融服務監管考核評價體系,對銀行服務外貿企業的工作進行綜合全面評價,形成系統化、制度化、規范化的考核評估機制。銀行也要研究落實盡職免責要求,建立健全貿易融資業務的盡職免責和容錯糾錯機制,重點明確對分支機構和營銷人員的盡職免責認定標準和認定條件,對于已盡職但出現風險的貿易融資,可免除相關人員全部和部分責任。
參考文獻
[1]沈國兵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外貿和就業的沖擊及紓困舉措[J].上海對外經貿大學學報,00,(0):16-5。
[]華宇,如何規避出口信保融資風險[J].中國對外貿易,018,(5):44-45。
[3]杜春雨 淺談銀行出口信用保險項下融資業務的風險防控[J].商業經濟,017,(1):114-115。
[4].[J].中國外匯,019,(4):39-40。
[5]蔡春林,張霜 新冠肺炎疫情過后廣東外貿企業復工穩產的建議[J].廣東經濟,00,(3):14-1。
〔陳志堅,中信銀行廣州分行國際業務部;高建軍,華南農業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