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丹
【摘 要】目前的學前教育已經開始向文藝化方向發展,鋼琴教學已經成為學前教育的重點,本文對當前學前教育鋼琴課程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方法,讓學前教育鋼琴課程質量得到提升。
【關鍵詞】學前教育;鋼琴培養;課程改革
中圖分類號:G61?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20)23-0179-01
學前教育鋼琴課程能夠刺激幼兒的藝術細胞,增強其藝術感。但是這需要采用科學的培養方法,讓幼兒在接受課程教育過程中不產生抵觸情緒,因此需要教師全面解決當前鋼琴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學前教育鋼琴課程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重點存在偏差
有些鋼琴教師認為,學前教育鋼琴課程需要讓幼兒掌握各類高深的鋼琴知識,甚至一些教師和家長將幼兒當作“神童”培養,認為幼兒能夠在規定的時間之內掌握各類鋼琴知識。問題在于,幼兒的注意力不夠集中,容易被外界所干擾,傳統的鋼琴教育需要進行大量的練習,這和幼兒的天性不相符,降低了幼兒對于鋼琴練習的興趣。另外,學前教育鋼琴課程主要是讓幼兒獲得藝術感,而目前的教學方式恰恰忽視了這一點。
(二)教學方法存在偏差
目前,學前教育鋼琴課程的教學方法存在偏差。有家長和教師認為,學前教育鋼琴課程的教學目的是要讓幼兒掌握鋼琴專業知識,或者能夠使用專業的指法完成鋼琴演奏,雖然說這種想法不存在明顯缺陷,但是后續采用的實際教學方案主要是枯燥的訓練以及大量的重復性練習。由于幼兒對于新事物的接受程度相對更高,所以導致他們在長期練習的過程中容易出現抵觸情緒,不利于后續的鋼琴課程學習[1]。
(三)教學思路存在偏差
一方面,家長以及課程教師認為,幼兒要能夠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就要按部就班完成各類練習任務;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采用了不合理的教學方法,與幼兒的生理以及心理特點相悖。這兩個問題會導致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降低,甚至出現一些生理問題,對幼兒的后續發育和成長造成了負面影響。
二、學前教育中鋼琴課程的改革方向
(一)教學重點研究
對教學重點的研究事實上非常重要,本文認為,學前教育鋼琴課程的教學重點是讓幼兒具備藝術感,并且具備音樂學習中的專業化思想,比如有幼兒聽到某些鋼琴曲目時,能夠自主描繪出故事情節和畫面,達到移情的效果。鋼琴課程教師要能夠意識到這一點,從而研究如何提高幼兒的藝術素養。常規的講解無法達到培養的目的,教師可采用情景教學法,讓兒童在后續的學習中能夠主動學會構造場景,這有利于幼兒的情緒表達,以及自身素質的提升,同時教師也要和家長做好這方面的講解工作,讓家長能夠了解到學前教育鋼琴課程的教學重點。
(二)教學方法升級
本文認為,場景規劃、教學方法以及教育形式要全面升級。對于場景規劃來說,幼兒需要處于特定的區域中,在聽到鋼琴曲之后能夠聯想到相關情景,提高對于音樂的理解能力,之后讓其參與到具體的學習中。對于教學方法來說,可采用奧爾夫音樂教學法,讓幼兒了解音樂學習中的節奏、音樂節奏的來源等,從而主動和鋼琴曲中的相關旋律進行對接。對于教育形式來說,教師和家長不可站到幼兒的對立面,而是要能夠和幼兒保持緊密的關系,比如教師要主動鼓勵幼兒,家長在幼兒練琴的過程中也不要過度干擾,并且要主動詢問其是否感覺疲勞,讓幼兒在練習的過程中適當放松。
(三)教學思路修正
在幼兒初次接觸課程、中期練習過程,以及后續的技能培養上,都要采用新的教學方案和教學方法,提高幼童對于鋼琴知識的掌握程度。
幼兒剛開始接觸鋼琴時,教師不要采用理論講解的方法讓其了解各類鋼琴基礎知識,而是要通過講故事、播放視頻等方法吸引幼童注意[2]。中期練習不要求幼兒能夠完成大篇幅作品的演奏,只要能演奏出相關節奏即可,在幼兒掌握了多個節奏之后,可以讓其把這些節奏連接起來,甚至可以讓其自主改進。在技能培養方面,教師要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打造新鮮感,采取鼓勵的方法提高幼兒的鋼琴技能。
三、結語
綜上所述,學前教育鋼琴課程存在的問題包括教學重點存在偏差、教學方法存在偏差、教學思路存在偏差,導致幼兒需要掌握的鋼琴知識未能掌握,降低了對鋼琴的學習熱情。解決問題的辦法包括主動修正對幼童的培養思路、采用奧爾夫等新型教學方法、合理規劃教學重點等,從而提高幼兒對于鋼琴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劉全,金偉.改革傳統鋼琴教學模式? 探索高專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學新方向[J].藝術教育,2019,(11):48-49.
[2]王佩.學前教育專業鋼琴教學課程改革探索[J].北方音樂,2019,39(05):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