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摘 要】目的:分析家庭醫生式服務對社區慢性病聯合達標及生活質量的影響。方法:選定本社區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診的200例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組(每組樣本容量100例),參照組采納傳統社區衛生健康管理,實驗組采納家庭醫生式服務,對比兩組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GQOLI-74評分。結果:實驗組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28.00%)明顯比參照組(10.00%)高,實驗組干預4w后GQOLI-74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家庭醫生式服務可顯著提高社區慢性病患者血糖、血脂、血壓達標率,改善生活質量,值得借鑒。
【關鍵詞】家庭醫生式服務;社區;慢性病;聯合達標;生活質量
The effect of family doctor-style service o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Zhang Qing
General practice clinic,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Luoma street, Zhenhai District,Ningbo City,NingBo ZheJiang,315202,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impact of family doctor-style services on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 compliance and quality of life. Methods: 200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who were admitted to the community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100 sampl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adopted traditional community health management and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dopted family doctor-style services. , Compare the combined achievement rate of 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blood glucose, GQOLI-74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combined rate of blood pressure, blood lipid and blood glucose (28.00%)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10.00%). After 4 weeks of interven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GQOLI-74 sco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 <0.05 (all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Family doctor-style servi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blood pressure compliance rate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diseases in the community,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it is worth learning.
Keywords family doctor service; community; chronic diseases; joint compliance; quality of life
【中圖分類號】R6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20)06-18--01
慢性病包括高脂血癥、糖尿病以及高血壓等,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需要長期用藥、易反復按發作等特征[1-2]。大部分慢性病患者對自身疾病認知度較低,存在諸多不良生活習慣,導致血糖、血壓、血脂控制不穩定,病情反復發作,極大的降低了患者生活質量[3-4]。家庭醫生式服務是指通過契約的形式,讓居民在就近的鄉鎮衛生院、社區服務中心獲得及時、有效、安全、連續的綜合醫療服務。基于此,本研究選定本社區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診的200例慢性病患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基線資料
選定本社區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接診的200例慢性病患者,隨機分組(每組樣本容量100例)。實驗組:女性35例、男性65例;年齡在48-80歲,平均(64.52±3.47)歲;病程在4-15年,平均(9.52±1.14)年;文化程度:28例小學(及以下)、32例初中、30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參照組:女性39例、男性61例;年齡在49-79歲,平均(64.51±3.54)歲;病程在5-14年,平均(9.55±1.12)年;文化程度:22例小學(及以下)、37例初中、31例高中、10例大專(及以上)。兩組相比P>0.05,可比較。醫院倫理委員會已批準本項研究。
納入標準:①臨床資料齊全、完整。②意識清醒,具備正常溝通、交流能力。③均已簽署與本項研究有關的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中途從本研究退出者。②合并惡性腫瘤者。③存在嚴重系統、器官、組織病變者。④合并癲癇、帕金森等疾病者。⑤處于哺乳期、妊娠期女性。
1.2 方法
參照組: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在公告欄宣傳慢性病健康知識,舉辦義診活動,告知患者定期復查,戒煙戒酒,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實驗組:①簽約:慢性病患者與家庭醫生首先需要相互了解,而后簽訂家庭醫生服務協議,以“戶”為單位,患者可以自由的選擇家庭醫生進行簽約,協議的內容包括服務期限、方式、內容、雙方承擔的責任、義務以及權力等。②建立檔案:協議簽訂后,醫生要對患者展開有效的健康宣教,了解患者健康狀況、基本資料,進行健康測評。③制定方案:醫生根據患者健康測評結果可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詳細告知患者相關藥物的具體用法、用量、用時、不良反應以及嚴格遵醫囑用藥的重要性。飲食以低脂、低鹽、低糖等為主,多吃水果、蔬菜以及粗糧等,及時補充膳食纖維和蛋白質,戒煙戒酒,加強運動鍛煉,可根據自身機體耐受性選擇適合自己的有氧運動,例如跑步、散步、打太極、廣場舞、五禽戲等,遵循循序漸進的運動原則。④追蹤管理:工作人員應保留患者及其家屬的聯系方式,通過微信、電話等方式對患者展開健康教育,可定期上門訪視或電話隨訪,及時解決患者遇到的問題和困難。
1.3 觀察指標與判定標準
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GQOLI-74評分。(1)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HbA1c(糖化血紅蛋白)小于7%可判定血糖達標。LDL-C(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于2.6mmol/L可判定血脂達標。血壓低于130/80mmHg可判定血壓達標。三者均達標即可判定聯合達標[5]。(2)GQOLI-74(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包括心理功能、軀體功能、物質功能、社會功能,每個維度總分均為100分,生活質量與分值呈正比[6]。
1.4 統計學方法
以SPSS26.0進行統計學進行數據分析,配對或獨立樣本t檢驗計量資料(GQOLI-74評分),以“”表示,X2檢驗計數資料(聯合達標率),以“[n/(%)]”表示,P<0.05,表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對比結果
實驗組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28.00%)明顯比參照組(10.00%)高,P<0.05,見表1。
2.2 GQOLI-74評分對比結果
干預前GQOLI-74評分兩組對比P>0.05;干預4w后實驗組均明顯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3 討論
近年來,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推進以及生活環境的惡化,慢性病發生率明顯增高[7]。據不完全統計[8]:在我國國家疾病總負擔中慢性病占68.6%。慢性病病程較長,治愈難度較大,通過改變其生活方式,給予控制干預措施,可防止疾病進展,改善其預后[9-10]。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由公衛醫師、社區護士以及家庭醫生等組成,收集、整理患者個人、家庭信息,以便社區醫務工作者更直觀的了解患者狀態,根據居民的健康需求、健康狀況,制定個性化的簽約服務,為患者提供及時、有效的醫療服務,將慢性病患者及老年人作為重點簽約的人群,督促其養成良好、健康的生活習慣、衛生習慣、飲食習慣,盡可能減少誘發疾病復發或加重疾病的危險因素。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的費用一般較低,大部分是由政府出資,可確保高危患者獲得全年的簽約室針對性服務,從長遠角度來看,降低了患者家庭醫療支出,減少了平時診療費用,減輕了患者經濟負擔和心理壓力,具有傳統社區健康管理不可比擬的優勢。本研究示:實驗組血壓、血脂、血糖聯合達標率(28.00%)明顯比參照組(10.00%)高,實驗組干預4w后GQOLI-74評分明顯比參照組高,P<0.05。表明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在社區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中應用效果顯著。
綜上所述:慢性病患者采納家庭醫生簽約式服務,可有效提高血糖、血脂、血壓聯合達標率,改善生活質量及預后,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將該健康管理模式進一步推廣。
參考文獻
曾蕾蕾,鐘文娟,魏小龍,等.家庭醫生式服務與社區居家養老現狀[J].齊魯護理雜志,2017,23(15):78-80.
劉仕方,余昌胤,陳玲麗,等.基于SERVQUAL量表的農村家庭醫生團隊模式服務質量評價[J].安徽醫學,2017,38(1):93-97.
張立恒,鄭玲,陳素文,等.家庭醫生責任制服務對高血壓病管理效果評價[J].中國醫學創新,2016,13(15):145-148.
錢芳,戴文蕓,謝文倩.杭州市四季青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精準式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效果評價[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17(6):434-436.
陳星艷,葉瑞歡,陳靜怡,等.家庭醫生服務模式對孕產期系統管理干預的效果研究[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23):3566-3568.
蘇彰,梁雪歡,林娟娟.家庭醫生式簽約服務在社區高血壓患者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17):183-184.
涂英,程蕾,歐麗萍,等.家庭醫生式綜合干預在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8,24(17):2593-2596.
李玉玲,雷蕾,禹靜,等.全科醫生團隊簽約管理社區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的效果分析[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17(12):976-981.
王榮華,李云濤,趙曉敏,等.南京市鼓樓區居民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個性化需求及影響因素[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18,17(12):987-991.
陳麗,馮印球.家庭醫生服務團隊提高肺結核病患者居家服藥依從性的效果分析[J].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19,5(6):12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