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訓建
【摘 要】近年來,隨著流動人口的增加、耐藥結核病的出現、艾滋病患者的不斷增加,結核病仍是全球重要的公共衛生問題,造成了巨大的疾病負擔。結核病是全球第十大死因,也是因單一病原體感染造成死亡的主要原因。我國2017年約有結核病新發病例88.9萬人,是全球結核病流行嚴重、高疾病負擔的國家之一。鑒于此,本文將對影響結核病疫情的社會決定因素研究進展進行深入探討,以期為從業人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結核病;疫情;社會;界定因素
【中圖分類號】P52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09-01
引 言
針對于結核病的發病的流行特點來說,在我國的發病有一定比例,其感染率十分高,目前為止并沒有相關疫苗可以控制結核病的發病,另外其中的卡介苗也僅僅只對兒童產生效果。在我國很多地方,防治結核病的能力嚴重不足,尤其各大定點醫院中的相關診斷技術并沒有得到有效提升,實際臨床中依然有很多不規范之處尚未解決,患者的治療和管理等相關模式并不是十分健全。因此面對這種情況,需要對防控力度加大并不斷對新技術進行推進。
1 結核病概述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機體各個器官均可受累。肺結核主要是由人型結核桿菌侵入肺臟后引起的一種具有強烈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結核病是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慢性傳染病,已成為全球重大的公共衛生問題和社會問題。據報道結核病曾奪走了14/歐洲人的生命人類曾一度對這種傳染病束手無策。但隨著1882年結核分枝桿菌被德國科學家Koch發現,-些特效藥物加鏈霉素、異煙脫應用于臨床使結核病的患病率和病死率大幅度下降。然而,這種頑固的“痛病”再一次向人類發起了新的挑戰。
2 影響結核病疫情的社會因素分析
2.1 社會經濟水平
社會經濟水平及地位是結核病發病的重要社會決定因素,大量證據顯示,地區或家庭的貧困程度和結核病疫情存在正相關。Janssens和Rieder分析了171個國家和地區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和結核病發病率的關系,結果顯示,人均GDP與結核病發病率呈線性關系,GDP每增加1倍,結核病發病率將下降38.5%。Dye等發現,國家的人類發展指數是結核病發病率隨時間變化的重要預測因素。Oxlade和Murray在印度進行了一項貧困程度與結核病患病風險的研究,將住宅情況、飲水來源、廁所設施、是否擁有電視和汽車等指標作為衡量家庭社會經濟地位的指標,顯示貧窮者的結核病風險比生活富足者高了5.5倍,研究者同時發現,貧困與結核病發病的風險因素如低教育程度、吸煙和酗酒、營養不良等是相關的。我國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也反映了類似的結論,調查報告顯示,所有肺結核患者家庭年人均收入的中位數僅為1980元,其中82.8%的患者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當地水平。
2.2 流動人口與移民
結核病的流行與人類的旅行或遷徙密切相關,隨著交通的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國際間旅游、移民、經濟貿易等的增加及活動范圍的擴大,增加了結核病的傳播機會。一項來自西班牙馬德里的研究對1155名結核病患者進行分析,顯示在移民人群的結核病發病率是西班牙本地居民的3~4倍,且移民結核病發病率呈現逐年升高的趨勢。2010年歐盟/歐洲經濟區報告的73996例結核病患者中,25%為移民。來自結核病高負擔國家的移民抵達低負擔國家后一年內有較高的結核病發病率,結核病發病高風險至少持續十年以上。大多數患者在移民前已經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存在潛伏性感染,在抵達遷入地后,由于居住環境的變化、未及時取得醫療指導等原因,導致體內結核分枝桿菌“復燃”,引起結核病的擴散與傳播。人口的流動,無論是人類遷徙帶來的移民還是城市化進程中的流動人口,相對于一般群體具有更大的結核病傳播威脅,導致更高的疫情風險。
2.3 衛生方面因素
無論是在經費上還是在人力上,阿壩州的衛生資源都嚴重不足,這樣的情況直接導致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時嚴重缺乏相應資源。當地一些定點醫院實際治療和診斷結核病時,其技術水平和內地市州之間存在著一定差異。④疾控知識和疾控意識。對于阿壩州來說,其教育水平并不是十分高,很多患者從患病開始直到整個治療過程結束都沒有正確的認識結核病,而且很多患者的自我防控意識也十分差,這些情況也使很多人在患病之后沒有及時就醫也沒有得到重視的重要因素。
2.4 教育水平
我國2010年全國第五次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報告顯示,結核病患者中,文盲或半文盲者占32.3%。巴西一項納入1452例結核病確診患者的病例對照研究顯示,文盲將提高患結核病的風險(OR=1.88,95%CI:1.56~2.28)。Shetty等通過對印度189例結核病患者進行匹配病例對照研究,結果顯示,具有較高文化程度(中學或大學)者不易患結核病(OR=0.24,95%CI:0.11~0.51)。何英俊采用1∶1病例對照研究,選取200例10~85歲的肺結核病患者作為病例組進行調查研究,多因素分析發現文化程度高是結核病患病的保護因素(OR=0.471,95%犆CI:0.241~0.645)。
教育有助于使人們認識到健康保健和健康行為的知識,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對健康有更深入的理解和重視,自我保健與家庭保健意識越高,越傾向于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吸煙、酗酒等增加結核病發病風險的行為生活方式。同時受教育程度高有助于掌握更多的技能,獲取更好的工作,提高收入水平和社會地位。
3 結核病防治工作措施
在真正開展結核病的防治工作時,可以從以下幾點來進行實施。①組織領導進行加強,并將十三五規劃有效落實。政府的領導需要更進一步加強,同時也要重視各個部門之間的合作,相關費用的投入力度進行加大的同時,還要對物力資源以及人力資源進行保障,讓整個地區結核病的服務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升。②體系質量健全的同時不斷提升。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和疾病預防控制機構以及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相關職責需要進一步落實,同時這三者之間的配合與協調也要進一步強化,患者在實際治療時將規范的綜合管理服務有效展開。③新型診斷技術的應用積極展開。財政經費需要積極爭取,將分子生物學檢測設備和痰培養設備等配備于地區的各個定點醫院中,以此將這個地區的病原學陽性率進行提高。④學校的結核防控工作要做好。教育部門和衛生部門之間的協調與溝通需要加強,同時對新生入學的檢查工作有效落實,并在此基礎上將學生的疫情報告進行加強,科學合理的使用直報預警機制,對主動檢測進行強化。
4 結束語
總而言之,想要更好的防治結核病,首先必須要明確結核病會長期危害人體健康,同時它也屬于一種慢性的傳染病。因為這種疾病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傳染,所以每個人都可能會被傳染。如果患者連續咳嗽兩周以上,那么這時就應該考慮其是不是患有結核病,另外還要及時去醫院就診。同時還要避免隨地吐痰等行為,咳嗽和打噴嚏時戴口罩或是掩口鼻,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防止結核病的傳播。
參考文獻
[1] 張哲,符劍,郭曉君.學校結核病聚集性疫情危險因素的病例對比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電子雜志,2019,6(28):134-135.
[2] 王微.基于結核病的流行趨勢與防控[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9,19(70):215+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