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潤麗 潘紅蕾


【摘 要】目的:于ICU重癥患者的護理中心理護理的效果進行臨床分析。方法:選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ICU治療的72例重癥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乙組同甲組,各36例。乙組以常規護理為主,甲組是在乙組的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對比兩組的依從性以及負性情緒程度等。結果: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甲組總依從性大于乙組(P<0.05);甲組抑郁評分小于乙組(P<0.05);甲組焦慮評分小于乙組(P<0.05)。結論:于ICU重癥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并可提高患者依從性。
【關鍵詞】ICU;重癥患者;心理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4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17-01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ICU. Methods: from April018 to January020,2 severe patients in ICU of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for study. Double blind method was divided into group B and group A,6 cases in each group. In group B, routine nursing was the main method, while in group A, psychological nurs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e basis of group B. Results: After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total compliance of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 <.05); the depression score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 <.05); the anxiety score of group A was lower than that of group B (P <.05). Conclusion: in the nursing of ICU patients with severe illness,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can alleviate the negative emotions of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ir compliance.
【Key words】 ICU; Sever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care; Effect
醫院的ICU主要是對重癥患者進行搶救的場所,患者疾病均為危急重癥,存在病情重、發展快等特點,對患者生命安全產生嚴重的威脅[1]。在疾病、治療費用、陌生環境、限制探視等因素影響下,患者極易出現焦慮、恐懼、抑郁等情緒,影響到治療效果。基于此,就要給予患者有效的心理護理,使心率、血壓等維持穩定,緩解不良情緒,控制病情進一步的發展,提高療效,促進恢復。
1 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選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來我院ICU治療的72例重癥患者開展研究,雙盲法分為乙組同甲組,各36例。女性32例、男性40例。20-73歲,均值48.69歲。通過統計分析患者基線資料,兩組P>0.05,所以可開展本課題研究。
1.2方法
乙組以常規護理為主,為:對患者的病情進行詳細的了解,掌握患者治療、搶救等需要的設備的使用方法。全天后的監控患者的血氧飽和度、血壓和心率等,詳細記錄患者生命體征,病床維持整潔,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為其選擇舒適體位,嚴格遵醫囑開展護理工作。甲組是在乙組的基礎上開展心理護理,為:詳細向患者介紹ICU的環境以及相關規定,消除患者的陌生感。同患者有效溝通,構建良好關系,減輕其焦慮、恐懼等心理。向患者告知疾病相關知識、治療措施以及預后等,提高患者認識度,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囑家屬在探視時,給予患者鼓勵、支持和安慰,減少患者孤獨感、陌生感,使其正確、積極面對疾病和治療。無法言語溝通的患者,可經動作、文字等同患者進行交流,減輕不良心理。護理人員對患者一視同仁,盡心盡力為其服務,經轉移注意力方法或(和)鎮痛藥物等緩解患者疼痛,給予患者支持、鼓勵,使患者信任護理人員,而提高配合度、依從性。了解患者心理變化,觀察其肢體語言、言行舉止,評估其心理狀態,實施針對性疏導,確保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對存在較多負面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同其主動溝通,并可讓家屬參與到護理工作中來。重視老年患者,護理人員要耐心同其溝通,解答其心理疑惑,消除其顧慮。
1.3觀察指標
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以抑郁自評量表以及焦慮自評量表評估患者的抑郁程度、焦慮程度,分值越低則負性情緒程度越輕;以自制調查表評估患者的依從性,滿分是100分,分三個等級(不依從/0-60分、基本依從/61-90分、完全依從/91-100分)[2]。
1.4統計學分析
本課題數據統計分析使用SPSS23.0軟件,(-x±s)表示,開展t檢驗,(%)表示,開展x2檢驗,當P<0.05,則存在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2.1比較甲乙兩組的依從性
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甲組總依從性大于乙組(x2=5.0625,P=0.0244)。見表1。
2.2比較甲乙兩組的負性情緒程度
實施不同護理干預后,甲組抑郁評分小于乙組(t=57.0005,P=0.0000);甲組焦慮評分小于乙組(t=56.4781,P=0.0000)。見表2。
3 討論
在臨床中,ICU是比較特殊的一個部門,主要收治大型手術術后、全身器官衰竭等重癥患者。ICU有全面系統的搶救設備,能節省患者的搶救時間,而提高其存活率。但是因ICU重癥患者的疾病都比較復雜,且病情中以及治療周期長,患者可能對于治療失去信心[3]。而且ICU是隔離、封閉的,家屬無法隨意的進出,在缺乏家屬的陪伴下,患者易發生不良情緒。再加上患者對于自身疾病的了解程度低,甚至是不了解,而易出現焦慮、抑郁、恐慌等情緒[4]。ICU重癥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緒會對治療、病情康復、身體康復等產生較大的影響[5]。所以,要給予ICU重癥患者有效的心理干預措施,幫助其調節心理狀態[6]。減少負面情緒產生。而且,向患者普及醫療知識,良好溝通,構建良好醫患關系,而提高患者依從性,最終提高療效,促進康復[7]。
總之,于ICU重癥患者的護理中,實施心理護理可緩解患者的負性情緒,并可提高患者依從性。
參考文獻
[1] 趙叢叢.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效果的臨床觀察[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9,8(4):202-203.
[2] 石艷平.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養生保健指南,2019,16(52):111.
[3] 張虎.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質量的影響[J].科學養生,2019,14(11):159.
[4] 何莎.心理護理對ICU重癥患者護理質量的影響[J].醫學美學美容,2019,28(22):82.
[5] 金雅梅.心理護理在ICU重癥護理中的效果觀察及護理滿意度分析[J].健康大視野,
2019,30(24):162.
[6] 王永吉.心理護理干預實施在ICU重癥護理護理中的效果探討[J].飲食保健,2019,6(51):129-130.
[7] 儲劍杰.心理護理對ICU重癥護理效果的臨床價值體會[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
2019,8(4):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