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峰



【摘 要】目的:研究經產婦難產危險因素和病理妊娠情況分析。方法:本研究對象為收治時間在2018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經產婦,總例數(選取對象)100例作為觀察組,再同期選取100例初產婦作為對照組,分析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難產情況、妊娠合并癥。結果:觀察組分娩方式(自然生產、產鉗、剖宮產)和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胎位異常率10.00%、子宮收縮乏力率12.00%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妊娠合并癥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經產婦與初產婦相比,難產危險因素較多,應在產婦分娩期進行高度重視,能顯著降低妊娠期合并癥。
【關鍵詞】經產婦難產危險因素;病理妊娠;分析
【中圖分類號]R714.2【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086-01
隨著我國計劃生育工作不斷開展,初產婦和胎兒健康以及受到廣泛關注,但是對于經產婦未給予重視,導致形成臨床上和學術上的研究空洞[1]。根據實際情況來看,經產婦由于多種因素影響,產后并發癥以及妊娠期合并癥均高于初產婦。因此本次研究對經產婦難產危險因素和病理妊娠情況進行分析,見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研究對象為收治時間在2018年度1月-2019年度1月的經產婦,總例數(選取對象)100例作為觀察組,同期選取100例初產婦作為對照組,分析兩組產婦的分娩方式、難產情況、妊娠合并癥。
觀察組:年齡范圍21歲-34歲內,100例產婦平均年齡(27.01±1.07)歲。
對照組:年齡范圍20歲-34歲內,100例產婦平均年齡(27.17±1.07)歲。
二者各項資料無差異,P>0.05。
1.2方法
首先對兩組產婦各項基本資料進行核對,并分析其難產危險因素和病理妊娠情況。
1.3觀察指標
兩組各項指標進行對比,包括分娩方式、難產情況、妊娠合并癥指標。
1.4統計學處理
SPSS26.0統計軟件分析,對于患者研究中各項指標,計數資料卡方檢驗,計量資料t檢驗,兩組各項指標中(分娩方式、難產情況、妊娠合并癥指標)存在差異,則P<0.05表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對比分娩方式
觀察組分娩方式(自然生產、產鉗、剖宮產)和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見表1所示。
2.2對比難產情況
觀察組胎位異常率10.00%、子宮收縮乏力率12.00%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所示。
2.3對比妊娠合并癥
觀察組妊娠合并癥均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所示。
3 討論
據相關研究顯示,初產婦主要是指第一次進行分娩的女性,初產婦在進行生產過程中,整個身體擴張程度與經產婦相比、十分慢、其時間應用也十分多,而經產婦身體擴張則較短、分娩較為順利,例如已經具有分娩經驗的可以稱作為經產婦、或者懷孕過但是在懷孕28周以后發生流產,再次懷孕也可以稱之為經產婦;若在28周之間流產、則可以稱作為初產婦[2-3]。
產婦若伴有陰道分娩史,在一般情況下經產婦軟產道和骨產道異常發生率相對較小,絕大多數產婦均能實現陰道分娩,但是從各個方面研究資料來看,經產婦剖宮產的發生率明顯高于經產婦,通過分析認為原因主要有幾個方面,①經婦隨著年齡的增加,妊娠期高血壓疾病、前置胎盤等妊娠并發癥的發生率也不斷增加,也是經產婦實施剖宮產的主要因素[4-5]。②從研究來看,大多數經產婦再次妊娠的因素具有多種,其中較為常見的就是第一胎夭折、再婚或者受到相關疾病的影響,與初產婦相比,對于胎兒有著急盼之心,認為自己年齡大會出現分娩的困難進而會對胎兒造成影響,會主動要求選擇剖宮產。③掌握剖宮產指征,作為處理高危妊娠的主要手段,剖宮產確實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6]。
經研究表明,觀察組分娩方式(自然生產、產鉗、剖宮產)和對照組具有顯著差異(P<0.05)。觀察組胎位異常率10.00%、子宮收縮乏力率12.00%均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妊娠合并癥均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臨床醫師需要對經產婦發生難產的危險因素以及病理妊娠情況進行準確判斷和分析,產前詳細詢問產婦情況,做好各項產前檢查工作,對于難產的高危人群進行篩查,并采取積極的控制和干預措施,從而降低難產發生率,保證分娩過程順利進行,確保母嬰安全。
參考文獻
[1] 王尹瑜,劉曄,劉含等.經產婦發生妊娠期糖尿病的危險因素研究[J].上海交通大學學報(醫學版),2018,38(6).
[2] 史寒颯.經產婦難產危險因素和病理妊娠情況分析[J].檢驗醫學與臨床,2019,16(24).
[3] 周旋,劉菲菲,滿冬梅等.經產婦妊娠期糖尿病危險因素分析[J].濟寧醫學院學報,2017,40(6).
[4] 鄭映雪,張娟.初產婦及經產婦抑郁調查及相關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9,34(13).
[5] 秦江霞,許碧秋,岳玉煥等.經產婦陰道分娩后大出血的危險因素及干預措施[J].中國婦幼保健,2018,33(7).
[6] 谷雨.淺析導致產科患者發生出血性休克的危險因素[J].當代醫藥論叢,2017,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