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比耶·阿布都熱西提 努斯來提·吾拉依木
【摘 要】護理安全是護理質量管理中的首要內容,因此也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同時,護理安全也是保障病患生命安全的重要基礎,所以,減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升護理水平與護理質量一直以來都是各大醫療機構所要達成的目標,特別是對于精神科病患的護理而言,更應注重其在開展過程中的護理安全。因此,本文以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與防范措施為探究話題進行了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
【中圖分類號】R473.74【文獻識別碼】B 【文章編號】1002-8714(2020)08-0216-01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工作的節奏也在不斷的加快,所要承受的壓力也越來越多,因此就導致了精神障礙人群的數量在不斷的上漲,目前已經發展成為了常見疾病之一,這一現狀也為精神科中的護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與沖擊。由于精神護理與其他護理相比有著較大的區別,常常會出現一些醫療糾紛、患護關系差、危險事件等等,所以為了能夠有效的降低精神科中護理工作的安全隱患,對其進行分析,并制定一些具有針對性的防范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1 精神科護理中常見的安全隱患
1.1 醫院設備因素
關于精神護理中常見的安全因素,首先是醫院方面的設備因素。精神疾病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患者無法以自身的思想來對自己產生的行為進行控制,所以,假如精神科室中存在著安全隱患,那勢必就會引發危險事件,比如,大門沒有及時關好、繩子、剪刀、打火機沒有放好等等,都就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逃跑、傷人、自傷等事故[1]。
1.2 醫院制度因素
精神科中的護理人員每天需要面對繁重的醫療工作,也要背負著巨大的工作壓力,久而久之工作熱情自然大打折扣。在加上醫院在這方面也沒有一個完善、健全的規章制度,長時間之后就會出現松懈,不重視等工作問題,直接導致病人出現一些逃跑、受傷等現象,在加上一些醫院監控設備出現損壞,并沒有及時的加以更換和修理,導致醫院內部有較多的監控盲區,不能夠對患者進行及時的監控,大大的增加了危險事故的發生幾率。
1.3 護理人員因素
在護理人員方面主要有三個原因比較容易導致危險事故的發生,第一是醫療人員自身的職業素質較低,沒有對精神護理工作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在護理知識、護理技巧方面也存在著嚴重的不足,所以經常無法滿足患者的實際需求,就導致病人出現一些過激行為。第二是醫療人員嚴重的缺乏責任心,在護理工作的開展中并沒有秉持著以患者為本的原則,因此積極性、主動性極差,在發現異常現象時也不能及時的匯報處理,大大的增加了危險事故的出現幾率。第三是護理人員缺少足夠的耐心,所以不能夠傾聽患者真實的感受與想法,無法體會患者的所需所想,導致患者不能夠依賴和信任工作人員,從而產生一些逃跑、違反的想法。
2 有效減少安全隱患的防范措施
2.1 增強醫院方面的安全措施
醫院方面應完善目前的硬件設施,根據以往經驗,很多時候導致危險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和醫院的設備設施有著非常大的關系,所以也應注重對醫院設備、設施的完善與管理,從而有效的減少安全隱患。比如添加圍墻,提升水池墻面的高度,將地面不平整的部分進行修整等等。另外,也要全面的加強巡視工作,醫院在這一方面應排列出一個專門的排班表,并增添巡查次數,在巡查過程中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匯報,以保證可以在發現問題的第一時間進行處理[2]。
精神科護理安全隱患防范措施畢業論文題目相關
2.2 加強醫院方面的管理制度
醫院也應對制度不斷的加以完善,以使相關的護理人員能夠按照一定的制度來為病患提供一些模式化的護理。要想更好的完善醫院的規章制度,主要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第一,嚴格的執行換班查房制度,在出現異常現象時要及時的進行溝通和處理。第二、嚴格的遵守醫囑進行單獨護理,對待一些較為特殊的病患應將其安置在安全的相應病房內。第三、合理的進行人力資源的調配,嚴格的把控護理質量,以減少一些危險事故發生的概率。第二,增強對于藥品的管理,在開展護理工作的過程中應將藥品放置在安全的地方,并要保證仔細的核對患者信息與藥品信息,病患也應在監督下服藥,這樣不僅有利于患者的精神康復,也能有效的減少一些不安全事故的發生。第五、應認真的實施告知制度,護士在操作之前,應向家屬詳細的講解一下操作目的,家屬要帶病人外出時也要及時的簽署相關的同意書,并要耐心的交代家屬一些相關的注意事項,這樣不僅尊重了病人所具有的權利,也是護理人員自我保護的一種行為,同時還是構建良好醫患關系,減少安全隱患的一條重要途徑。
2.3 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素養
護理人員所具有的職業素養是護理安全與護理質量的決定性因素,所以、有目的、有意識的提升護理人員的職業素質對于精神護理工作的開展來說具有著十分積極的作用。
其次,也應提升護理人員的心理治療能力,要求其主動、積極的與患者進行溝通和交流,學會傾聽精神患者的心理需求,并要最大程度的給予滿足,這樣可以使護患之間建立信任與依賴的友好關系。
最后,也應對法制教育引起必要的重視,以全面的加強護理人員的法律意識,并要定期的對護理人員進行相關知識的教育與培訓。另外,護理人員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也應注意情緒的把控,要維護好心理平衡,并用樂觀、積極的狀態去更好的面對病患,開展工作。
3 結論
綜上所述,隨著人們生活壓力、工作壓力的不斷增加,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也越來越多。在開展治療的過程中,由于精神疾病具有較強的特殊性,所以在精神護理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危險事件,導致這一現狀的主要原因有醫療環境、醫院規章、醫療人員職業素質等多個方面的不足與缺陷。因此要想有效的減少精神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就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并加強與患者之間的交流溝通、心理疏導等,以建立和諧、良好的護患關系,只有這樣才能夠全面的保證護理工作得以安全、有效的開展。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精神科分會編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M].第3版.濟南:山東科學技術出版社,2001:75—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