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為章,趙 帥,陳冬杰,趙子聰,郭永寧,陳伯鈞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飲食結構的變化,人口老齡化日益加重,心血管疾病的發病率急速上升,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已逐漸成為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1]。依靠現代醫學治療,冠心病病人死亡率有一定下降,但臨床上仍存急性心血管事件發生率高的情況。中醫學認為,穩定型心絞痛屬于中醫學“胸痹”和“心痛”范疇,氣滯血瘀貫穿于胸痹心痛始終。速效救心丸是運用中醫學理論,結合現代醫學研究進展,采用以川芎、冰片為主的中藥組方研制而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氣止痛的功效。本研究采用隨機對照研究方法,從血清內皮素-1(ET-1)、一氧化氮(NO)角度探討速效救心丸對穩定型心絞痛病人內皮功能的改善情況,并評價速效救心丸對穩定型心絞痛中醫證候評分的影響,為速效救心丸干預穩定型心絞痛提供臨床依據。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在廣東省中醫院心臟專科門診就診及住院部住院治療的80例穩定型心絞痛病人,應用隨機字數表法分為常規治療組與聯合治療組。本研究已通過廣東省中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件號:B2015-123-01。聯合治療組40例,男28例,女12例;常規治療組40例,男30例,女10例;聯合治療組年齡(60.23±6.15)歲,常規治療組年齡(58.43±6.80)歲。兩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根據《慢性穩定性心絞痛診斷與治療指南》[2],具備以下第1項,且伴有第2、3、4項中的其中兩項,或第5項者,即為穩定型心絞痛:①病史,在活動、勞作等導致心肌耗氧量升高的情況下,突發的短暫性胸痛發作,經休息或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癥狀可迅速改善,且病程穩定超過1個月;②心血管病危險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壓病等病史及年齡、吸煙史、肥胖等;③胸痛發作時,心電圖有心肌缺血改變,數分鐘內可逐漸恢復;④負荷試驗陽性者;⑤行造影檢查提示至少一個冠狀動脈的主支或者大分支的狹窄率高于50%。
1.3 治療方法 常規治療組給予β受體阻滯劑、阿司匹林、硝酸酯類藥物等西藥常規抗心絞痛治療;聯合治療組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速效救心丸(天津中新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5粒,每日3次,口服;必要時可給予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治療時間為12周,治療期間不再予以中藥湯劑或其他中成藥治療。
1.4 觀察指標 分別于病人入組當天及第12周干預結束時,空腹12 h狀態下,經肘靜脈采集靜脈血6 mL,離心,分離血清,并立即凍存于-80 ℃冰箱中備測。采用酶聯免疫吸附實驗(ELISA)檢測血清ET-1、NO水平。
1.5 中醫證候療效評價 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3]制定中醫證候評分量表和療效評定標準。中醫證候計分標準:無癥狀計0分;癥狀輕,偶爾發作,不影響生活和工作計1分;癥狀時重時輕,間斷發作,不影響生活和工作計2分;癥狀明顯,經常發作,不影響生活和工作計3分;癥狀持續,影響工作和生活計4分。中醫證候療效判定標準,顯效:臨床癥狀和體征改善明顯,證候評分下降>70%;有效:臨床癥狀和體征好轉,證候評分下降30%~70%;無效:癥狀改善不明顯甚至加重,證候評分下降<30%。
1.6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8.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及樣本率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多組均數間比較采用重復測量的方差分析。所有的統計檢驗均采用雙側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清NO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NO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治療組NO水平較常規治療組明顯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血清NO水平比較(±s)
2.2 兩組血清ET-1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ET-1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聯合治療組ET-1水平較常規治療組明顯下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血清ET-1水平比較(±s)
2.3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聯合治療組中醫證候療效優于常規治療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3。
表3 兩組中醫證候療效比較
有研究表明,內皮功能在循環系統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改善內皮功能、保護內皮細胞和維持內皮組織穩態已成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關鍵[4]。當炎癥反應等危險因素損傷血管內皮時,內皮細胞會減少NO合成或釋放,增加內皮素(ET)的合成或釋放,導致內皮依賴性血管舒張和收縮功能障礙[5]。本研究納入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經速效救心丸治療12周,發現速效救心丸能通過增加血清NO水平,減少血清ET-1水平,達到保護穩定型心絞痛病人內皮功能的作用。
速效救心丸主要由川芎、冰片組方而成。有研究發現,川芎能擴張冠狀動脈血管、抗脂質的過氧化改變、減少平滑肌細胞遷移和增殖、抑制血小板附壁和聚集,對血管內皮功能有良好的保護作用[6-7]。王景尚[8]研究發現川芎嗪能顯著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的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抑制高血糖狀態下血小板的過度活化,達到保護內皮功能的作用。天然冰片的化學成分主要是左旋龍腦和右旋龍腦,合成冰片的化學成分除龍腦外,還含有大量異龍腦。趙虹等[9]研究報道,異龍腦可提高細胞內的抗氧化系統活性,減低活性氧簇形成,具有較強的促增殖和抗凋亡作用,這可能是異龍腦保護受損內皮細胞的作用機制。有研究顯示,冰片改善內皮功能的機制還可能是通過降低腦凍傷大鼠的梗死面積,保護組織和神經細胞,刺激膠質神經細胞的發育,從而減少神經細胞和組織釋放損傷因子,達到調節受損內皮細胞生成和釋放ET、NO含量的目的[10]。炎癥反應是血管內皮受損的主要機制[11],因此,速效救心丸改善內皮功能的機制可能與抑制炎癥反應有關。
本研究還發現,在西藥常規抗心絞痛治療基礎上加用速效救心丸,能進一步提高中醫證候療效。《本草綱目》中記載,川芎為“血中之氣藥”,《本草正義》則記載,川芎具有“血之行氣,為之疏通”的功用,臨床上常用于治療由氣滯血瘀引起的心腦血管疾病。鄭昆等[12]運用關聯規則和熵聚類算法對985首當前我國名老中醫治療冠心病的處方進行分析,發現高頻藥物中川芎進入了前3位,說明川芎對冠心病的治療作用已獲得當代大多數醫家的肯定。冰片具有清熱止痛、開竅醒神的作用,應用藥理學方法對其分析,發現冰片能促進機體對川芎的吸收,提高川芎的生物利用度[13]。
綜上所述,速效救心丸聯合常規抗心絞痛治療能提高穩定型心絞痛病人血清NO水平,降低血清ET-1水平,能更好地改善穩定型心絞痛病人的內皮功能,提高中醫證候療效,對穩定型心絞痛的治療有重要臨床指導作用。